攝影 奚志農·野性中國
普氏原羚又叫灘原羚,是我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少的物種,目前僅生活在青海湖地區(qū),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列為極危級動物。
普氏原羚體形較小,嘴唇黑色,頜下白色,尾巴較短。雄羚長有一對具有環(huán)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內彎,一旦受到驚嚇,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會豎起外翻,在綠色和黃色草地的反襯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險臨近。普氏原羚視覺和聽覺非常發(fā)達,但嗅覺較差,生性機警,行動迅敏,能夠在大范圍內活動覓食。
普氏原羚奔跑時像離弦的箭,前后肢分別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體躍入空中,著地時用力后撐,這種跳躍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線,分外優(yōu)美。
由于環(huán)湖地區(qū)的生態(tài)狀況日益惡化,普氏原羚承受著來自人類和天敵的雙重壓力,目前僅存300余只。專家估計,在目前壓力下,如不加強保護,普氏原羚將在50~100年內滅絕。那時,曾經伴隨我們的湖畔舞者將永遠從中國舞臺上消失,也將永遠從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