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教師對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追求,促使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誕生,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文章在分析教師在線共同體學習特征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該類共同體中驅動學習的六項因素,通過分析兩個比較成功的學習共同體案例對模型進行了實例論證。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驅動機制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08)05-0095-05
引言
隨著對人的認知機制的研究不斷發(fā)展,及建構主義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習本質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學習是個體知識的獲得過程”,而是逐漸轉變?yōu)椤皩W習是知識的社會協(xié)商,是社會性知識的建構”。因此人們對“學習共同體”這一概念的研究越來越多,關注建立學習共同體這樣一種學習型組織,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集體協(xié)商、共享經驗的機會?;ヂ?lián)網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xiàn)跨地域的聯(lián)通,為建構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提供了技術支持。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之一,如何實現(xiàn)多途徑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在網絡環(huán)境中建構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新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是將網絡技術以及新的教學和學習理念相結合的產物。本文在分析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學習的基礎上,就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保證學習有效進行的因素做了理論探討和實踐分析。
一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分析
1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概念界定
“學習共同體”是由英文Learning Community翻譯而來,一般理解為“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lián)系?!薄霸诰€”即所有的交流活動都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中進行,由網絡聯(lián)通各個分散的學習者,構成一個虛擬的學習組織。從這個意義上將,本文討論的“在線學習共同體”與學術刊物上出現(xiàn)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和“虛擬學習共同體”都是指以網絡技術作為共同體存在的基礎,本質上應該是相同的,本文不做區(qū)分。
本研究將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界定為:以廣大教師為參與主體,以網絡為交流平臺,以合作交流為目的,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最終目標而建立的虛擬共同體。教師在這個團體中擁有共同目標,可以共同討論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享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創(chuàng)造和諧共進的學習環(huán)境。
2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特征
美國成人教育家諾爾斯(Knowles,M)的成人教育思想是西方成人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他認為成人學習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隨著個體的不斷成熟。其自我概念將從依賴型人格向獨立型人格轉化;二是成人在社會生活中積累的經驗為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三是成人學習計劃、學習目的、內容、方法等與其社會角色任務密切相關;四是隨著個體的不斷成熟,學習目的逐漸從為將來工作準備知識向直接應用知識轉變。
教師群體是成人的典型代表,教師學習應該具備成人學習的特征。結合成人學習的特征分析,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具有以下特征:
(1)學習的非正式性
教師在線共同體中的學習是在非正式的學習時間和場所發(fā)生的,主要依靠非教學性質的社會交往傳遞和滲透知識。在線學習共同體不是受外界壓力組織而成的,而是由教師自覺自愿的參與。
(2)知識的內隱性
隱性知識是高度個人化的知識,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述的,可以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目的不是僅為教師傳遞結構化的知識,而是通過非正式的組織以及成員之間的主動交流溝通,使教師獲得更多經驗技能等方面的隱性知識,學會如何將這些隱性知識落實于實踐中。
(3)學習的實踐性
教師在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是以實際教學工作為基礎的,學習的動機源于工作,討論的主題圍繞工作展開,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最終還是要回歸實際工作中檢驗其效果。
(4)學習聯(lián)系的暫時性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建立是以學習目標和研究任務來凝聚的。目標和任務一經實現(xiàn)或完成,共同體內部成員的社會性聯(lián)系大部分就逐漸地中斷,新的學習目標和研究任務會帶來新成員間的社會性聯(lián)系。在線學習共同體的開放性就決定了共同體成員間的學習聯(lián)系多為暫時的,不同的學習任務中參與的成員會有所改變。
二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驅動機制
網絡技術為教師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教學參考資源,同時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課堂中走出來,進入互聯(lián)網這樣一個虛擬的大課堂中學習,此時的學習和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結合新環(huán)境下的學習特征,研究當前情況下如何有效促進教師在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圖1是研究提出的在線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驅動機制模型,是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具備的內外動力因素,所有的因素共同促進教師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潛能參與學習活動,保證學習達到最佳狀態(tài)。
1 需求驅動
這里的需求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有尋求幫助的需要,有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新教學方法的動力,他們會主動向外界求助,渴望找到滿意的問題解決方案;二是教師作為當代社會的個體,有接受繼續(xù)教育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愿望,在網絡技術環(huán)境下,他們會主動借助網絡尋找新資源充實自己的知識庫。這兩種需求都是來自教師自身,屬于個體內部需求,會自然的推動教師在在線學習共同體中投入精力,積極參與共同體活動。
2 實踐驅動
默會知識的學習是發(fā)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的,與學習者所處的社會生活實踐密切關聯(lián)。只有參與實踐及共享實踐,才是默會知識獲得的根本條件。因此,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要習得有意義的隱性知識,并通過網絡環(huán)境將其共享,學習活動就需要與教師實踐相結合。在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應用在線學習共同體中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要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學有所用,教師會有興趣繼續(xù)參與共同體活動,期望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知識。教師的“線上”和“線下”活動的有機結合是在線學習共同體維持和發(fā)展的保證。
3 目標驅動
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活動是以共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為中心的,只有參與和實踐共同的項目,有統(tǒng)一的目標,才標志著真正建立了學習共同體。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比較適合任務探究型的學習方式,有了確定的目標后他們會愿意付出努力逐步達成目標。
4 專家引領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參與者不僅僅包含廣大的一線教師,專家應該是共同體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專家的知識相對比較系統(tǒng),在教師討論過程中可以根據討論主題和討論熱點準確把握討論的方向和焦點,引導教師向有可能得出合理結論的方向進行。一線教師所關注、研究的問題由專家給予必要的引領,教師與專家之間構成研究協(xié)作共同體,從而促進一線教師理論研究水平的實質性提升。
5 反饋一評價驅動
網絡環(huán)境中,參與者之間很難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彼此感覺到對方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在線交流。在線學習活動的指導者以及專家要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學習結果給予及時的反饋信息。并做出相應的評價,這樣會激發(fā)教師繼續(xù)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及時的反饋還能減少參與者之間的距離感和陌生感,讓他們在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中能感受到同伴的關注和集體的力量。在反饋的同時要給參與者以適當?shù)脑u價,評價的結果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產生相應的激勵作用。
6 領導及政策支持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及教師專業(yè)成長都離不開領導和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首先,各個學校的領導要鼓勵一線教師參與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修活動,在硬件和軟件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也可以在校內出臺相應獎勵政策激勵教師參與在線共同體的活動。其次,國家教育相關部門的有關政策要將在線學習共同體納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序軌道,利用大眾傳媒等手段使廣大一線教師深入理解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實質和意義。
三 共同體案例分析
我們選擇了兩個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中國教師研修網”和“思摩特網”,利用學習驅動機制模型對它們進行分析,用實踐論證模型。
1 中國教師研修網
中國教師研修網是由全國教師教育學會主辦的,面向廣大中小學教師和教師教育工作者的網絡研修平臺,建成以來已經吸引了很多一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研修網的主要特色是為教師提供“個人工作室”,為興趣小組提供“協(xié)作組”,還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例如網絡辯論賽、專題討論、同步資源征集等,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性為教師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和機會。
作為比較成熟的網絡學習型組織,驅動機制肯定是多方面的,下面用學習驅動機制模型來分析中國教師研修網的學習驅動方式,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
2 思摩特網
思摩特網(SCTNet)是臺灣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教師專業(yè)社群,也是專業(yè)教師知識管理、經驗分享的網絡社群。SCTNet意指“Smart,Creative Teachers”,目的是借此專業(yè)學習社群,讓教師成為活潑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專業(yè)教師。思摩特網站在一個輔導者的角色,提供一個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幫助教師能自發(fā)的學習成長,設計了豐富的活動,教師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識、經驗、心得,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思摩特網還機理教師發(fā)表教學與研究成果,是教師更專業(yè)自主化。
下表是利用學習驅動機制對思摩特專業(yè)社群的分析。
四 總結
中國教師研修網和思摩特網是目前創(chuàng)建的比較成功的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通過對兩者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學習共同體應該從學習驅動模型中的六個驅動因素出發(fā),將其融入共同體的活動當中,內在因素和外在刺激相結合充分調動參與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師的知識共享和創(chuàng)新。
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是借助網絡技術支持的新型學習組織,是當前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隨著教師觀念的轉變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將會不斷深入人心,成為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對教師在線學習共同體的研究尚未成熟,其支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方式和機制仍然值得做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