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顯卡新品頻出,A/N陣營都有不少新品推出,其中最受關(guān)注的就是AMD一直延期的R600以及NVIDlA G80顯示核心的衍生產(chǎn)品。本次CeBIT 2007展會上各廠商紛紛展出了即將上市的GeForce8600系列和GeForce 8500的顯卡,更勾起了玩家們無窮的遐想。
NVIDlA陣 營——G80全面衍生G90蓄勢待發(fā)
G80系列近期將誕生一款類似GeForoe 7950GX2的雙核產(chǎn)品。GeForoe 8950GX2將采用兩顆GF8800GTS核心,兩顆核心都將運行在550MHz,每顆擁有96個流處理單元,但將會使用2×512MB 256bit GDDR4顯存,頻率2000M Hz,預(yù)計定價為599美元。當(dāng)然發(fā)熱和功耗問題對于這款產(chǎn)品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雖然規(guī)格驚人,但我們不會太看好這種顯得有些華而不實的產(chǎn)品。G84和G86這兩款面對主流市場的DirectX 10核心反而顯得更為搶眼。16×全屏抗鋸齒、128bit全真HDR以及HDCP功能都將在G84和G86上得以實現(xiàn)。
G84將命名為GeForce 8600。它屬于G80的精簡版本,在內(nèi)存、流處理器等硬件規(guī)格上有所縮減,市場定位類似于當(dāng)前的GeForce 7600系列。GeForce 8600共有GeForce8600GTS、GeForce 8600GT兩個型號。GeForce 8600GTS和GeForce 8600GT均采用80nm制造工藝,前者的核心頻率為675MH z,顯存采用128bit 1.0ns的GDDR3顆粒,頻率達到2GHz。公版為全高型(18.3×11.1厘米)8層PCB板,核心工作電壓為1.375V,最大功耗估計7lW,需要外接一個6針輔助供電。而GeForce 8600GT的核心/顯存頻率為540M/1400M Hz。標配128bit 1.4nsGDDR3顯存顆粒,搭配17.5×11.1厘米的6層PCB板,核心工作電壓為1.325V,最大功耗43W左右,無須外接供電。根據(jù)我們第一時間測試出的結(jié)果來看,GeForce 8600GTS的實際性能已經(jīng)高于GeForce 7900GS,但是它的預(yù)計上市售價折合人民幣不過1599~1999元,顯得非常有競爭力。GeForce 8600GT初期上市售價預(yù)計為1199~1399元,性能則已經(jīng)凌駕于目前的GeFo rce7600GT。
至于代號為G86的GeForce 8500GT將針對中低端顯卡市場,預(yù)計售價在800元附近。它同樣基于80nm制程,支持DirectX lO和ShaderM0del 4.0,也是采用熱門的統(tǒng)一著色架構(gòu),不過它的流處理器被進一步精簡到了46個,核心頻率為450MHz,配備256MB DDR2顯存顆粒,頻率為800MHz。GeForce 8500GT的性能也會略高于7600GS。
綜觀G84和G86這一系列面向主流市場的產(chǎn)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在設(shè)計用料上更為精簡,產(chǎn)品也更加偏重效能化。相信這樣的發(fā)展趨勢更有利于產(chǎn)品的全面普及。而在廣大廠商的跟進下,G84和G86也肯定不會僅僅局限于上述幾個版本,針對玩家的超頻版、性價比更好的縮減版產(chǎn)品將會進一步幫助NVIDIA細分市場,同時加速產(chǎn)品的普及。
隨著R600發(fā)布日期越來越近,NVIDIA也在積極籌備新款的超頻版G80 G90。G90應(yīng)該看作是前代G80的工藝改進型產(chǎn)品,它將有可能采用80nm或是更為先進的65nm生產(chǎn)工藝。這意味著G90在頻率提升的同時,功耗上也將進一步被合理控制。一些高端游戲?qū)⒃诟咧黝l的GeForce 8900GTX下獲益,另外用于科學(xué)計算的通用GPU(GPGPU)項目也會讓GeForce 8900GTX英雄有用武之地。不過要想直接從90nm過渡到65nm的話,相信NVIDIA在良品率和產(chǎn)能上都會面臨很大挑戰(zhàn)?;蛟S成熟的80nm將是更為理性的選擇。
NVIDIA歷來以龐大而細分的產(chǎn)品線著稱,因而近期在低端入門級市場上NVIDIA也同樣會有大動作。采用65nm制程的G78將可能作為最后一代DirectX 9顯卡產(chǎn)品在低端市場上亮相,以替代GeForce 7300系列產(chǎn)品。同時,我們也將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個月中看到GeForce 8300、GeForce8100等DirectX 10的入門級產(chǎn)品的問世。
AMD ATi陣營——R600比肩G80 RV630/RV610直指主流
Radeon X1950Pro/Radeon X1650XT在起初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取得了不錯的主流市場占有率,但要在高端市場上與NVIDIA叫勁,ATi還得倚仗R600。與當(dāng)前最高端的R5XX系列相比,R600將直接采用最新的65nm工藝(這也是AMD第一次直接在頂級GPU產(chǎn)品中采用最新工藝)。除了擁有統(tǒng)一渲染架構(gòu)外,R600核心將具備64條完整的渲染管線,以及32個紋理映射單元和32個ROP光柵操作處理器,每個時鐘周期能夠完成128次渲染操作。值得注意的是,R600的顯存控制器規(guī)格相當(dāng)驚人,512bit顯存位置在搭配DDR3和DDR4顯存之后,顯存數(shù)據(jù)帶寬將會達到恐怖的115GB/s和140GB/s,遠高于GF8800GTX。顯存位寬和顯存數(shù)據(jù)帶寬的提升,估計會使得R600在3DMARK這樣的基準性能測試當(dāng)中,分數(shù)非常非常高。
除了保留目前Radeon X1000系列的FPl6 HDR+MSAA特效之外,R600還可以很好地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O及支持三卡Crossfire并行方案。同時據(jù)說R600將會是首個整合HDMI接口的GPU,并且還會整合符合HD Audio規(guī)范的音效芯片,以實現(xiàn)影音混合處理。因此R600的核心晶體管數(shù)目將可能達到7億個,這也恐怕是它不得不采用65nm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消息說,R600除了完全兼容DirectX 10,填補了SM4.O這個重要特性空白之外,還支持目前尚在草案階段的DX1O.1。同時由于R600具備硬件支持GPU集群的功能,可以對應(yīng)單卡2×R600、4×R600甚至更多GPU互連的設(shè)計。
R600的正式命名為Radeon X2900系列,共有三個版本:最高端的依舊命名為XTX,搭載1GB GDDR4顯存,顯存位寬512位,顯存帶寬153.6GB/s,大大超過NVIDIAGeForce 8800GTX的86.4GB/s;版本略低的XT版,同樣搭載了lGB的GDDR4顯存(將會出現(xiàn)一個512MB的版本),頻率略低于XTX產(chǎn)品;而為官方正式承認的XL版將主要針對OEM市場,規(guī)格可能被進一步縮減。
由于晶體管暴增,即便是采用65nm制程,R600的功耗也會相當(dāng)驚人,據(jù)了解Radeon X2900XTX單卡最大功耗240W,交火功耗是450W,因此顯卡將配備一個6針和一個8針電源接口。而良品率上,相信倉促更換65nmT藝的R600也遇到了比較棘手的問題,這也是R600不斷延期的主要原因。不過根據(jù)一些透露的測試數(shù)據(jù),R600的實際測試成績會高出G80不少。在AMD ATi解決好功耗和良品率問題后,R600在高端市場上相信也會有一番作為。
雖然R600性能強過G80。但它將是一款完全不計成本的產(chǎn)品,恐怕高端玩家才能享受到。不過,A卡發(fā)燒友們也不必沮喪,AMD ATi未來還將推出售價更低的R600的簡化版本——RV630、RV6lO。兩款產(chǎn)品將在R600之后與大家見面,所以有關(guān)它們的資料也比較少。目前我們了解到,RV630將基于65nm制程,支持DirectX lO,SM4.0,整合128位顯存控制器。集成雙HDCP引擎也是這款產(chǎn)品的亮點之一。此外,RV630將會提供三個不同的版本以分別搭配GDDR4、GDDR3和GDDR2內(nèi)存,分別被暫時命名為Konhinoor、Orlooff和Sefadu。其中Konhinoor和Orlooff支持原生交火以及PCI Express 2.O,但由于功耗過大,需要額外的2×3針外接輔助供電支持。而sefadu不支持原生交火,因此只需要傳統(tǒng)供電方式就可以了。RV630雖然是面向主流中端,但性能也相當(dāng)強勁。有消息稱,RV630XT顯卡在3DMark05下可以達到12000左右的高分,性能將超過上一代旗艦X1900XTX。而RV610有LE和PR0兩個版本,共有Antelope FH、Antelope LP、Falcon FH和Falcon LP四種參考樣板,性能與Radeon X1600系列相當(dāng),而它所面向的也是未來的入門級中低端市場。
2007年將是顯卡產(chǎn)品向DirectX 10全面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一年,A/N兩家肯定都會圍繞DirectX 10做足文章,更多的先進技術(shù)將被融入新產(chǎn)品中,而全新制造工藝的使用也會在保證產(chǎn)品性能的同時進一步控制好產(chǎn)品的發(fā)熱量以及使用功耗。隨著Windows Vista系統(tǒng)的日漸普及,軟件對硬件的篩選淘汰將更為明顯。隨之而來的將會是A/N兩大陣營新的激烈對搏,我們也將在“廝殺”聲中走向DirectX1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