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唱片公司會把以前的模擬錄音時代的CD用更高的取樣率重制后再版成CD、SACD甚至DVDAudio。而且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比較高端的CD機中,幾乎沒有不強調內部升頻處理技術的。所謂升頻,是指在接收到CD的44.1KHz/16bit訊號后,立即升頻成96KHz/24bit甚至192KHz/24bit的訊號,然后在內部處理時(內部的A/D,D/A過程),全段都用同一頻率的訊號,即讓訊號都保持同一頻率,而不要再做任何升降。通過升頻可以讓音樂更貼近個人的喜好等等。但是一臺硬件升頻器可要花上數萬元,實際上用免費的Foobar2000就可以作為軟件升頻器,還可以換resample模塊(硬件的作法可是要換芯片),這是不是很幸福的事。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實例來講解如何使用Foobar2000將44.1KHz/16bit的CDAudio升頻成96KHz/24bit的WAV,然后刻錄成DVDAudio。
1.用EasyCD-DAExtractor將CD中的音樂抓成WAV文檔,抓取音頻的操作很簡單,這里就不多說了,完成后,再用Foobar2000將CDImage.wav打開。如果不想自己制作的話,也可以在網上下載高音質的音樂文件來用。
2.啟動Foobar2000后,在主窗口用鼠標右擊CDImage.wav文件,并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轉換/轉換到”,打開“轉換器設置”對話框,選擇輸出類型為WAV,方便以后再處理。其實也就是方便刻錄。
3.單擊“更多設置”,在彈出對話框的“輸入位深”中選擇“24”,取消“保持無損音源在原始位深”,然后單擊“關閉”。
4.接下來,在轉換設置對話框中勾選“DSP處理”,單擊“…”按鈕,隨后彈出“DSP設置”對話框,啟用“重采樣器”(PPHS),然后單擊“配置所選項”,設定目標采樣率為96000Hz。
5.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選擇要輸入的路徑和文件,開始轉換。
轉換完成以后放到Foobar2000的播放列表中,把重新采樣取消后,播放一下試試,聲卡顯示現(xiàn)在輸出的訊號是貨真價實的96KHz訊號,是不是很不錯。
在刻錄的時候由于CUE中限定只接受44.1KHz/16bit的WAV文件,所以用EAC生成的那個CDImage.cue是用不到了。因此建議先把CDimage.cue分割成單獨曲目的WAV,再一一升頻轉換,就可以用NeroBurning之類的工具刻錄DVD-Audio。
教你刻出完美光盤 正太心
筆者最近刻盤收藏,發(fā)現(xiàn)直接用Nero刻出的光盤,好多張MD5值都與原鏡像文件不符,很是不爽。經過一番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將原鏡像文件用UltraISO轉換成NRG格式,再用Nero刻錄出來即可。
打開UltralSO,選擇“工具/格式轉換”,在“輸入鏡像文件”、“輸出ISO文件目錄”處設置好源文件的位置和輸出文件要存放的位置,然后在下方的“輸出格式”處選擇“Nero(.NRG)格式”,點擊轉換,開始轉換格式。
文件轉換完成后,運行Nero Burning ROM,點“取消”跳過“新編輯”向導,選擇“刻錄器/刻錄映像文件”開始刻錄即可,如果是刻錄CD,速度最好是選擇24以下。
用此方法刻錄出來的光盤可以保證原汁原味,特別適合喜歡收藏的網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