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MD和ATi合并之前,NVIDIA的C51和C61芯片組可以說是打遍整合市場無敵手。但自從去年那場令人矚目的并購案之后,NVIDIA和AMD這兩個曾經的最佳拍檔已經漸行漸遠。1月8日,AMD向中國區(qū)搶先發(fā)布了首款整合平臺芯片產品——AMD 690G。為了保住市場份額,NVIDIA也快速反應,僅3個月后,針鋒相對的MCP68芯片出爐,暗戰(zhàn)演化成了一場面對面的死磕。
MCP68如期而至
MCP68系列曝光于今年的CeBIT上,也有人根據過去C51、C61的慣例,把它叫做C68。當時NVIDIA聯合主板廠商展示了多款基于AMD平臺的MCP68主板產品。MCP68系列依舊采用單芯片設計,整合核心還是與MCP61一樣的Geforce 6200,帶有兩條Pixel Shader流水線、1個Vertex Shader引擎及一個ROP,因此在3D游戲性能上不會有提升。它的改變集中在對內建HDMI和DVI的支持,另外產品還提供了HDCP解碼能力,支持720p PureVideo HD解碼,從而在視頻解碼方面趕上AMD的690G。MCP68芯片可以支持多達4個SATA2接口,并強化磁盤性能,它支持RAID,可以實現RAID 0、1、0+1、5和JBOD。此外C68芯片能夠提供多達12個USB2.O接口,并且提供了符合WindowsVista操作系統(tǒng)需求的8聲道HD高保真音頻特效。
MCP68仍然細分得非常細致,目前確定會有C68PV、C68PV-NT和C68S三款,其中C68PV和C68PV-NT的定位比較相近,兩者之間主要的差別在于是否支持TV-OUT功能。而C68S在功能上相對儉省,面向的是預算較低的初級用戶。
誰抄了誰的后路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AMD和NVIDIA不愧曾是盟友,彼此知根知底,“對打”起來也是出招準確,絕不肯多浪費半分體力。690G這款曾經歷經磨難,推延近一年才面市的芯片組,絕非完美,但它很有針對性,抓住了C51的弱點。第一,C51、C61不支持HDMIl第二,690G采用對特效支持相對落后的X1250顯示核心,但卻啟用4組Pixel Shader(像素渲染)管線、2-q-Vertex Shader(頂點著色)引擎以及2個ROP(光柵化操作處理單元)。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在處理規(guī)格上通過翻倍處理單元來超越對手,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付出太多。于是最終我們看到了雖然不完美,卻選不出更完美的A690G。NVIDIA此次顯然也洞悉了對手的意圖,它在補齊對HDMI和DVl支持的同時,并沒有立刻將集成顯卡的核心向前推進,這樣做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沒有采用更先進制造工藝之前,唯有保持現狀,維持C61的單一芯片組的最佳方法,這樣就能讓MCP68系列比AMD 690G有成本優(yōu)勢,價格也能更低。整合芯片組本來追求的就是性價比,在性能并沒有決定性優(yōu)勢的時候,更低的價格,一定能抓住更多的用戶。
市場讓數字說話
在690G主板全面上市之后,C61開始鎖定499元價位,而690G現在仍在499元到599元徘徊,C68的到來則將形成對690G的夾擊之勢,上有C68拼性能,下有C61拼價格,因此690G想要一騎絕塵顯然不可能。由于ATi的南橋sB600不如NVIDIA的成熟,因此可以肯定,市場中NVIDIA的“勢力”仍然具有相當的統(tǒng)治力。當然了,考慮到這只是AMD整合ATi后出的第一招,就已經逼得NVIDIA不得不兩廂夾擊,可見AA合作后的實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