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東南亞四國聯(lián)合舉辦的第14屆亞洲杯賽,于7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落下了帷幕。經過了32場激烈廝殺后,新的亞洲冠軍宣告誕生,憑借著尤尼斯在決賽中的頭球破門,伊拉克以1∶0力克此前三次奪得亞洲杯冠軍的沙特阿拉伯隊,歷史上首次問鼎該項賽事的冠軍。
伊拉克隊成為了新科亞洲冠軍,亞洲杯的其他單項獎也各歸其主:決賽中打入制勝球的尤尼斯獲得了最佳球員獎,他還以4個進球與沙特球員亞西爾、日本球員高原直泰分享了亞洲杯金靴獎。亞洲杯的硝煙已經散去,但那些特點鮮明的球隊、表現(xiàn)出色的球員和精彩的比賽場景依然令人記憶猶新,讓我們當一回“事后諸葛亮”,力爭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對本屆亞洲杯進行一番評價和總結。
三足鼎立格局初定
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會師亞洲杯決賽,他們淘汰的又恰恰是同來自東亞的韓國和日本,如果單從比賽的結果來看,無疑是西亞人取得了勝利。事實上,在本屆亞洲杯賽中,西亞球隊的確發(fā)揮得非常出色,闖入決賽的兩支隊伍,都是擊敗了強大的對手,一路過關斬將,才走到了最后。
除了成績上的亮點,西亞球隊在本屆杯賽中還頗有些洗心革面的味道。眾所周知,西亞足球以技術見長,可一旦遭遇對手的強勢沖擊,球風偏軟的西亞球員往往會陷入顧此失彼的慌亂之中,在2002年世界杯小組賽中,沙特隊0∶8慘敗于德國隊的結果驗證了這一事實。但是在本屆亞洲杯賽上,我們卻看到了一支拼搶兇狠、作風頑強的沙特隊。在與日本隊的半決賽中,整場比賽都陷入被動的沙特隊曾兩度領先,又兩次被對手扳平比分。然而憑借著永不屈服的斗志,沙特隊耐心地與對手周旋,最終憑借著馬列克在第56分鐘的入球再次將比分超出,淘汰了強大的對手。伊拉克隊的表現(xiàn)更是有目共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球員們的意志品質和拼搏精神,幫助球隊贏得了冠軍獎杯。
東亞球隊在本屆杯賽上成績欠佳,中國隊在小組賽中即被淘汰,日本和韓國隊也止步于半決賽,但這并不能說明東亞足球在退步。在兩場半決賽中,韓國人遺憾地輸?shù)袅它c球大戰(zhàn),日本隊則是在整場占優(yōu)的情況下輸給了沙特隊。從整體實力上來看,東亞球隊依然在亞洲處于領先地位,日韓兩隊球員個人能力也非常出色。由于種種原因,日本和韓國都未派出最強陣容參加亞洲杯,但兩隊依然攜手殺入了半決賽。如果不是韓國隊時運不濟,日本隊的進攻太依賴中村俊輔,這兩支東亞球隊應該會走得更遠。
除了東亞和西亞兩大陣營,還有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那就是澳大利亞隊。本屆亞洲杯是澳大利亞隊加入亞足聯(lián)后參加的第一屆大賽,賽前袋鼠軍團也喊出了志在奪冠的豪言壯語。以歐洲五大聯(lián)賽球員為班底組建的澳大利亞隊絕對有問鼎亞洲杯的實力,但趾高氣昂的袋鼠們卻差點小組都未出線。當然,我們并不能就此小瞧袋鼠,澳大利亞人本屆杯賽發(fā)揮失常,并非實力問題,而是與澳洲人過于看輕亞洲對手、球員不適應東南亞濕熱的天氣、對裁判執(zhí)法尺度不太了解等諸多因素有關。一旦澳大利亞真正“入鄉(xiāng)隨俗”,亞洲球隊就將真正見識到袋鼠的強大。
東西亞勢均力敵,澳大利亞來者不善,通過本屆亞洲杯我們不難看出,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亞洲足球都會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黑馬當?shù)腊遵R依舊
本屆亞洲杯并沒有出現(xiàn)顛覆亞洲勢力版圖的新生力量。雖然此前幾支普遍被看好的“白馬”球隊最終未能殺出重圍,但是他們基本發(fā)揮了正常實力。日本,韓國和沙特阿拉伯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伊朗和澳大利亞依然是亞洲勁旅。盡管本屆亞洲杯依然被傳統(tǒng)勢力主宰,但除了春風得意的“白馬”,還是有一些黑馬球隊令人刮目相看。
在亞洲足球的勢力版圖上,東南亞球隊是名副其實的“矮騾子”,他們經常成為強隊肆意凌辱的對象。但在本屆亞洲杯上,東南亞球隊流暢的地面配合及小快靈的打法令人賞心悅目,借助天時、地利、人和,東南亞各隊將他們最精彩的一面展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
除了和中國隊同組的馬來西亞隊在小組賽中3戰(zhàn)皆負表現(xiàn)糟糕外,其他三個東道主的發(fā)揮都相當不錯。印尼隊和泰國隊都在積4分的情況下最終無緣8強,距離小組出線僅一步之遙。越南隊第一次參加亞洲杯決賽階段的比賽便創(chuàng)造了歷史,1勝1平1負的成績擠掉卡塔爾和阿聯(lián)酋晉級8強。雖然在1/4決賽中越南0∶2負于伊拉克隊,但該隊的表現(xiàn)已經超出了球迷的想象。
伊拉克隊無疑是本屆杯賽的最大黑馬。在國內環(huán)境非常惡劣的情況下,伊拉克隊以亞洲排名第9的身份染指冠軍,著實令人吃驚不小。但是通過近年來伊拉克隊的國際大賽表現(xiàn)我們不難看出,該隊首次捧得亞洲杯應該看作一次自我救贖,而非新勢力的崛起。伊拉克人憑借他們的表現(xiàn)感動了世界,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但東南亞球隊(馬來西亞除外)在本屆杯賽中的表現(xiàn),也賺足了眼球和掌聲。
“平民教練”受青睞
由于亞洲足球水平有限,各支球隊都試圖通過引入外籍大牌教練來提高球隊的水平,所以亞洲足球曾經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教練,希丁克、米盧、特魯西埃、艾德沃卡特、布拉澤維奇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本屆亞洲杯上,16支參賽球隊中有半數(shù)以上聘請了外籍教練,其中進入4強的球隊教頭,都是會念經的“洋和尚”。
盡管亞洲足球的“洋務運動”方興未艾,但在外籍教練的選擇上,各隊還是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此前亞洲各隊對自身水平不自信,因此他們往往盲目迷信大牌教練。在選擇外籍教練時,亞洲各隊更多是看重教練的名氣,而不是考慮其執(zhí)教風格是否適合球隊。無須贅言,那些大牌教練的確在一定時間內提高了亞洲球隊的水平,將韓國隊帶入2002年世界杯四強的希丁克,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由于足球理念不同、未能因材施教等原因,更多教練在亞洲遭遇了“滑鐵盧”,科埃略和濟科就是其中的代表。
正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鑒,亞洲球隊開始痛定思痛,總結經驗,作出改變。在本屆亞洲杯賽中,球迷們難見那些名頭響亮的教練,而維埃拉、奧西姆等不為人所知的人物,紛紛開始執(zhí)掌亞洲球隊的教鞭。這些“平民教練”雖然名頭不大,但他們畢竟在亞非足球圈摸爬滾打多年,對亞洲足球的水平及其現(xiàn)狀都有著清楚的認識。接手球隊之后,那些深諳亞洲足球的教練能夠根據(jù)球隊的特點和水平,制定出適合球隊的技戰(zhàn)術打法。正是因為這類教練善于為球隊量體裁衣,因此他們能夠率隊取得不錯的成績。伊拉克主帥維埃拉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他只與伊拉克足協(xié)簽了兩個月合同,卻將伊拉克隊帶到了亞洲之巔。維埃拉的成功事例說明,教練能力的大小并不是完全和名氣掛鉤的,只要能找到適合球隊的教練,那么他就能夠率領球隊取得成功,這對中國隊的選帥工作也有一定啟示。
組織工作難如人意
一項賽事的成功與否,與主辦方的組織能力密不可分。今年亞洲杯或許是一屆“錯誤”的亞洲杯,四國聯(lián)合主辦這種荒謬的提議,也只有在亞洲這片足球土壤貧瘠的大陸上才能得到實現(xiàn)。如果說兩國聯(lián)合主辦洲際比賽的難度已經大于單國主辦,那么四國聯(lián)合主辦大賽,很容易在溝通、協(xié)調、合作等方面產生問題和分歧。盡管東南亞四國盡了他們的最大努力以保障比賽的順利進行,但從總體上的情況來看,本屆杯賽還是出現(xiàn)了瑕疵。
韓國和沙特的小組賽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格羅拉蓬卡諾體育場進行,這塊場地也是本屆杯賽的決賽場地。本場比賽進行到下半時中段,體育場突然出現(xiàn)電力故障,整個場地頓時一片黑暗,比賽也被迫中斷。在工作人員的積極搶修下,比賽在近半個鐘頭后終于得以繼續(xù)進行,但此次停電事故卻是亞洲杯賽上的頭一回。如果在決賽中再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亞洲杯的主辦方一定讓全世界笑掉大牙。
如果說球場設施是硬件問題,那么比賽中裁判的執(zhí)法則是軟件問題了。亞洲足球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但亞洲裁判的執(zhí)法水平卻沒能與時俱進。對于本屆杯賽的裁判問題,亞足聯(lián)非常重視。亞洲杯舉行之前,亞足聯(lián)還特地組織裁判們進行了業(yè)務培訓,但在本屆杯賽中,昏哨、偏哨、黑哨的情況還是時有發(fā)生。亞洲杯的季軍爭奪戰(zhàn)本來是一場精彩的比賽,然而當值主裁的能力卻令人不敢恭維。第57分鐘,姜敏壽在防守高原直泰時犯規(guī),他領到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張黃牌,從而被紅牌罰下。不過通過慢鏡頭回放,姜敏壽的犯規(guī)動作并不大。由于對主裁判的判罰提出抗議,韓國主帥維爾貝克和他的助手遭到驅逐,助理教練、前韓國著名球星洪明甫也被請上了看臺??磥恚胝嬲c國際接軌,亞洲球員要努力提高水平,亞洲的裁判也得加把勁了。
鏈接:亞洲雄風撼非洲
第14屆亞洲杯足球賽,以伊拉克隊捧起冠軍獎杯而告結束。盡管在賽前沒有誰能夠想到,在戰(zhàn)火中煎熬的伊拉克會成為笑到最后的勝利者,但從伊拉克足球近幾年取得的成績來看,這一結果并不那么意外。綜觀亞洲諸強,沙特、韓國、日本在本屆杯賽上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澳大利亞和伊朗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日本人在技術足球的道路上繼續(xù)昂首闊步,韓國隊鋼鐵般的意志依舊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伊朗隊的彪悍打法令對手難以適應,沙特隊在整體足球基礎上,個人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彰顯。盡管與亞洲杯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澳大利亞隊稍顯水土不服,但其力量型打法還是給亞洲足壇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
通過本屆亞洲杯,我們不難看出,亞洲足球已經走在了追趕世界先進的正確道路上。雖然亞洲堪稱足球土壤最為貧瘠的大洲,但較之于非洲足球,亞洲足球的整體進步相對明顯,假以時日,亞洲足球水平達到甚至超越非洲足球并非天方夜譚。
談及非洲足球,很多球迷的第一反應就是當年米拉大叔從“瘋子門將”伊基塔腳下斷球,推射空門得手后跳起歡快的“搖臀舞”。以喀麥隆、尼日利亞等球隊為代表的非洲足球,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世界杯賽場上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得益于在歐洲聯(lián)賽效力球員的助陣和歐洲名教頭的點撥,非洲足球成為了世界足壇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非洲球隊不僅在世界杯上表現(xiàn)搶眼,尼日利亞和喀麥隆還分別獲得了1996年和2000年的奧運會男足冠軍。
近年來,非洲足球的整體水平開始走下坡路,從某種程度來講,非洲球員與生俱來的追求個人表演的風格,已經成為了非洲足球發(fā)展的瓶頸??溌∶廾桌笫宓脑u價刺耳但中肯:“非洲有許多個人能力出色的球員,但他們必須學會以集體的方式去比賽??上У氖?,直到現(xiàn)在,很多球員還沒有做到這一點。”當自由散漫的因子充斥了體內的每一條血管,表現(xiàn)欲極強的非洲球員很難在球場上擰成一股繩。要想讓非洲球員融入現(xiàn)代足球日漸嚴謹?shù)膽?zhàn)術體系并非易事,倘若非洲球隊還像以往一樣過于依靠球星的靈光閃現(xiàn),那么他們必定會與世界足球的先進水平漸行漸遠。
當非洲人還在為出色的足球天賦而自我陶醉時,亞洲人卻開始了對現(xiàn)代足球理念的消化和吸收。亞洲或許缺乏足球天才,但亞洲各隊越來越注重整體戰(zhàn)術的趨向,卻恰恰迎合了足球運動的發(fā)展形勢。在2002年世界杯上,兩大東道主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韓國隊殺入了4強,日本隊也首次晉級16強。在去年的德國世界杯上,盡管亞洲球隊整體表現(xiàn)不佳,但韓國隊距離出線僅一步之遙,這也是亞洲足球進步的標志之一。
對于中國隊而言,這是一屆糟糕的亞洲杯,但對于亞洲足球而言,這卻是一屆成功的亞洲杯。良好的根基,正確的發(fā)展方向,這些都是亞洲足球崛起的希望。隨著在海外效力的亞洲球員越來越多,亞洲球隊整體實力的提升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亞洲球員在個人技術、閱讀比賽能力等方面能有所突破,再輔以歐美高水平教練的指導,亞洲球隊一定會給“自我感覺良好”的非洲球隊以強烈的沖擊。
附:本屆亞洲杯數(shù)據(jù)
前4名:伊拉克 沙特 韓國 日本
決賽比分:伊拉克1∶0沙特
決賽進球者:尤尼斯(伊拉克)
金球獎:尤尼斯(伊拉克)
最佳射手:亞西爾(沙特) 高原直泰(日本) 尤尼斯(伊拉克)
總進球數(shù):84
小組賽進球數(shù):71
淘汰賽進球數(shù):13
場均進球數(shù):2.63
最懸殊比分:烏茲別克5∶0馬來西亞
進球最多比賽:中國5∶1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