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我媽的姥爺叫太姥爺,年頭有點遠了,遠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我家墻柜下壓著一頂帽子,電視里清兵帶的那種。不過只剩下帽圈兒,紅纓子不知去向。我家炕上鋪著一張四方毯子,年頭太久,毛都磨禿了,像干巴樹皮。毯子四角有四只蝙蝠,正中是一頭昂首銜花的梅花鹿。我媽說蝙蝠代表吉祥,四只蝙蝠各據(jù)一方代表四海吉祥。至于梅花鹿叼花是啥意思,我媽就說不清楚了。
帽子和毯子都是我太姥爺?shù)倪z物,帽子是他當(dāng)差時戴的。毯子據(jù)說是一個看陵的清兵從東陵里偷出來的。那個清兵是河南人,母親老了,想回家盡孝,于是順手牽羊弄出那張?zhí)鹤?。路過龍福寺行宮時,見我太姥爺人可靠,就以三斗谷子的吐血價出讓出來。那年月,老毛子正舉著洋槍往北京城里沖,有的還在路上,海上也有,前仆后繼來搶劫。大清國動蕩不安,一個逃兵帶著皇家物件穿燕山過黃河,旱匪水匪遍地,無異于自取滅亡,倒不如背上三斗谷子踏實。于是,我太姥爺撿了個便宜。
我太姥爺是給慈禧看行宮的。說是行宮,其實就是歇腳的驛站,坐轎子坐累了,停下來喝口水,打打尖,不需要過夜服務(wù)?;始页鲂惺谴笫聝?,幾更天起床,午時三刻走到哪,都有人精心計劃。多一步少一步都是掉頭之罪。
因為不需要過夜服務(wù),省去一大堆繁文縟節(jié),所謂的行宮也就相對簡陋。幾間宮殿模樣的房子,建在兩山之間的半山腰,比頤和園小得多。不過廊檐下兩根盤龍石柱頗有幾分氣勢。越過這道山口,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就能看見東陵黃乎乎的琉璃瓦了。
這道山口叫西峰口,山腳下有一座村莊,名叫龍福寺。龍福寺很可能比大清國的歷史還久遠。憑啥這么說呢,因為我太姥爺出生時,村里已經(jīng)沒有寺了,一丁點寺的痕跡都沒有,而這樣的村名必定與寺廟有關(guān)。我想,唐朝和尚盛行,明朝也湊合。這些朝代都比清朝久遠,村子大抵在清朝前就有了吧。當(dāng)然這樣推斷存在紕漏,我太姥爺出生前大清國就已經(jīng)有二百年歷史,二百多年還消滅不了一個寺?不過無所謂,我只是瞎想想而已,又不寫村史。
我太姥爺?shù)拿\與慈禧有關(guān),這樣說可能太矯情,放在今天有故意炒作之嫌。但這樣說并非不靠譜兒,我太姥爺十九歲當(dāng)差,五十歲時慈禧倒臺。之前按月關(guān)餉,衣食無憂。宅院不大,卻養(yǎng)著兩房女人。之后的日子就不像日子了,我太姥爺當(dāng)慣了差,看著身體富態(tài),但那是虛胖,地不會種,力氣活兒一點干不來。
說來慚愧,我太姥爺當(dāng)了三十年差,卻連慈禧的正臉都沒見過,甚至背影都沒見全。只見到膝蓋以下,而且還是從后面。即便這樣,我太姥爺也不乏吹噓的資本。坐在炕頭兒上,被我媽她們這輩娃娃們簇擁著,我太姥爺狠命咂舌道,香!那叫一個香!滿山口都是蝴蝶,那陣勢??!
要說我太姥爺?shù)臍v史,有幾件事不能不說。這些事像一根藤上結(jié)出的幾個瓜,瓜熟了,藤也被咂干水分了??梢哉f,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這么幾個瓜,一根藤一輩子,把瓜們串起來?;钪瓦@么回事兒。
出身與仕途
我太姥爺姓烏扎拉,名祥貴,全稱烏扎拉·祥貴。民國后登記戶口改姓吳,叫吳祥貴。
我太姥爺是八旗子弟,正黃旗人。說起旗人占領(lǐng)中國,歷史要倒退到三百多年前。有人自認為博古通今,說清韃子入關(guān)純屬運氣。這話我不愛聽,不是因為我太姥爺是滿人,也不是因為中考高考都得到政策照顧。我是這樣覺得,運氣來源于勤奮,來源于不懈的努力。這話聽起來枯燥。打個比方吧,樹上有一只梨,樹的主人說,這梨我不要了。機遇擺在眼前,但如果你根本不會爬樹的話,樹上有再多的梨,你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么說吧,梨子總是垂青給會上樹的人。
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
山海關(guān)吊橋轟隆一聲響,清兵馬隊蜂擁入關(guān),其中就有我太姥爺?shù)牡诎舜嫦?。我太姥爺?shù)淖嫦犬?dāng)然也姓烏扎拉,但叫什么無從查考。不過這不重要,我主要想說的是,我太姥爺是正宗的旗人。遼河兩岸有他祖先留下的馬蹄印子,而不是半路扎辮子弄虛作假。
清兵占領(lǐng)北京,天下太平后……哦,對了,說天下太平不準確,應(yīng)該說天下基本太平。因為旗人是外族,有些漢人覺得被外族統(tǒng)治接受不了。所以從康乾盛世到辛丑條約,無論大清國順風(fēng)順水還是風(fēng)雨飄搖,反清復(fù)明的吶喊聲一天就沒有消停過。這里我要對那些長眠地下的義士們提一點個人建議:誰當(dāng)家誰做主其實無所謂,親爹干爹都是爹,讓兒女們過上幸福日子才是有責(zé)任感的爹。從炎黃二帝到賣酸梅的朱元璋,改朝換代是歷史潮流。就像到了季節(jié)的蛇蛻,該蛻不蛻非捂得渾身流膿?過舒心日子不就得了,瞎折騰啥呢。
天下基本太平后,那么多清兵不可能都待在北京城里。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要發(fā)展經(jīng)濟,要抵抗入侵,用人的地兒多著呢。對了,捎帶一句,旗人剛剛奪得政權(quán),小心眼兒,思想不夠開放,還不敢大膽任用漢人。
在這種背景下,我太姥爺?shù)牡诎舜嫦缺慌赏E州。薊州乃京畿要地,不過我太姥爺?shù)诎舜嫦鹊墓俾殔s不大。據(jù)我太姥爺跟我媽她們這輩娃娃們講,他的第八代祖先是十一品官。主管林業(yè)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鄉(xiāng)林場場長。那時北京城里大興土木,要從燕山山脈伐木取材。薊州背倚燕山腳下,伐多粗的木頭,幾號裝車起運,都是我太姥爺?shù)牡诎舜嫦日f了算。官兒雖然不大,卻是要職,是得到充分信任的。
自此,我太姥爺?shù)诎舜嫦仍陉P(guān)內(nèi)扎下根,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到我太姥爺這是第九輩,前面輩輩當(dāng)差,我太姥爺也不例外,在西峰口下的行宮里謀個差事。
本來,我太姥爺他爸對兒子寄托更高期望。當(dāng)了八輩子官,從沒突破過十品,這是我太姥爺他爸心頭的痛。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有點歇斯底里,用醫(yī)學(xué)術(shù)語說叫偏執(zhí)性人格障礙。他或許預(yù)感到大清國來日不多,再不抓緊把祖墳裝潢一下,以后就沒機會了。
無奈我太姥爺不爭氣,會試不中倒也罷了,鄉(xiāng)試不中勉強原諒??伤谷贿B院試都考不過,平平常常個秀才都混不上。這就好比一個被寄希望環(huán)游世界的人,還沒邁出家門就已經(jīng)栽得鼻青臉腫。
我太姥爺參加過五次院試,次次敗北,估計當(dāng)時也破了十里八鄉(xiāng)院試不中的紀錄了。我太姥爺他爸氣得頓足捶胸,大口吐血。腦子笨沒辦法,吐苦膽也是枉然。
因為極度失望,我太老爺他爸心灰意冷。豎子無教,懶得再在仕途上為他打點走動。我太姥爺?shù)牟钍亲约褐\的,多少借了點他爸的光。不過,職位卻是歷輩中最慘的一個。不是第八代祖先的十一品,也不是他爸的十品,而是根本就沒品。非要躲在被窩兒里沒臉沒皮排出個品位的話,估計也是十八品開外了。我太姥爺他爸擂著床幫號,家門不幸??!愧對祖宗??!好像我太姥爺殺人放火里通外國似的。
不過有失必有得,從后來潮流的發(fā)展看,位卑職輕未必不好。李鴻章知道吧,封疆大吏,堂堂的內(nèi)閣大學(xué)士,瞧瞧后來的日子多艱難,親爹不疼干爹不愛。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北洋水師,生生讓東洋鬼子一頓亂炮轟進海底喂王八了。這還不算,還要被舉國上下戳著脊梁罵,哪如我太姥爺靠在山清水秀的燕山腳下賞景兒好。
至此,我太姥爺?shù)漠?dāng)差生涯走上正軌,一當(dāng)就是三十年。沒升過官,也沒降過職,干好干壞一個樣兒。因為這三十年實在太亂,東洋鬼子,西洋強盜,趕廟會似的來湊熱鬧。今天晚上鉆進被窩兒,明天一早兒腦袋還在不在都不好說,誰還有心思封官玩。
行宮地處偏僻,但消息并不閉塞,外面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也會牽扯到這里。比如,慈禧逃往西安那年沒來上墳,不給祖宗上墳,我太姥爺知道出大事了。還有,我太姥爺?shù)亩眿D是從皇宮里逃出來的宮女,那還了得,抓回去是要賜自縊的。平常大街上早貼滿通緝令了,但那會兒沒人管。因此我太姥爺斷定,老佛爺自顧不暇了。
婚姻與愛情
我太姥爺有兩房女人,頭房指腹為婚,二房自由戀愛。那年頭流行指腹為婚,孩子還在娘胎里,當(dāng)?shù)哪X瓜兒一熱就要做親家。也不管未來的兒媳或女婿是瘋是傻,到頭來制造出許多婚姻悲劇。親家做不成,反倒要做冤家。
還好,我太姥爺和他的頭房女人(也就是我大太姥姥)基本正常。基本正常的意思是說,出生后沒發(fā)現(xiàn)諸如智力缺陷、羊角風(fēng)、小兒麻痹等影響生活質(zhì)量的先天性疾病。夫妻倆同齡,月份上我大太姥姥大幾個月,所以我太姥爺管她叫姐姐。不是指腹為婚嗎,怎么又叫姐姐?我說的是童年時代,兩家交情好、走動多,兩個孩子經(jīng)常見面,總不能還穿著開襠褲就叫娘子吧??赡芤舱且驗榻薪憬銢]叫娘子的緣故,致使后來的我太姥爺很郁悶。
從小一直叫姐姐,姐姐疼姐姐愛,分個蘋果弟弟都要大半。潛移默化中,弟弟對姐姐產(chǎn)生某種母性的依戀。姐姐不但像姐姐,更像一位小母親。其實像什么無所謂,要命的是有婚約在身。長大后要拜堂成親,還要脫光屁股鉆進一被窩兒睡覺。這就麻煩了,這讓我太姥爺有點亂倫的感覺。
我太姥爺抗爭過,但只是潦草抗爭一下罷了。因為那陣子心情灰敗,三次院試不中,來自家庭和外界的壓力極大,活不活著都產(chǎn)生疑問,其他的也就顧不上了。
在外人眼里,我太姥爺兩口子絕對幸福。村人和同僚誰見誰夸,看看人家烏扎拉家兩口子,相敬如賓,臉都沒紅過。
相敬如賓是褒義詞,但我覺得用在夫妻關(guān)系上未必合適。文朋詩友之間彼此傾慕相敬如賓,酒桌前你敬我一杯文章寫得好,我敬你一杯文章寫得更好,真的假的反正客氣了。但很難想象兩口子睡覺如何相敬如賓,一舉一動都要先請示?征得同意后再熱烈感謝一番?那一宿甭干別的了。當(dāng)然,我大太姥姥的肚子確實大了,但誰又知道那是經(jīng)過怎樣一個艱難尷尬索然無味的過程呢。
由此,我太姥爺?shù)那楦猩羁梢娨话?。其實這在那個年代很普遍,一旦普遍就削弱了個體的悲劇色彩。潮流就是這樣,我太姥爺沒覺得多痛苦。我大太姥姥也一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覺得日子就該這樣。
日子不咸不淡過著,說話到了我太姥爺三十八歲這年春天。清明節(jié),慈禧照例到東陵上墳,路過西峰口行宮時趕上一場雨。小雨不大,淅淅瀝瀝的。唐朝詩人杜牧有“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詩句,但他說的是南方,北方這個時候通常干旱少雨。因此這場雨就顯得金貴,漫山遍野綠油油的,像漆了一層油彩。慈禧一下轎,便被眼前如畫的風(fēng)景感染了,鳳顏大悅,吩咐李連英重賞。最近這位老佛爺難得開心,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弄個《馬關(guān)條約》被全國人民戳著脊梁骨罵。老了老了反倒過不上消停日子了。
宮女發(fā)賞的時候,我太姥爺正在行宮東北角站崗,站得筆管條直。像他們這幫看行宮的,平時沒事兒是大爺,在行宮里拉屎撒尿什么都敢。而一旦北京來人了,他們就成了孫子,大氣都不敢出。名義上分派站崗,其實就是讓你閃人,哪遠哪呆著去。你又不是太監(jiān),萬一弄出點閑事咋辦?其實說實在的,誰又不是半吊子二百五,怎么可能為那點獸欲拿腦袋開玩笑。但人家不這么想,你掉不掉腦袋是小,辱沒了皇家聲譽是大,涉及國恥。
宮女叫小紅,小紅兜著一包銀子過來的時候,我太姥爺正站在雨中篩糠。小雨雖說不大,但擱不住時間長,衣服淋得潮乎乎的,再被山風(fēng)一吹,骨頭縫兒都是涼的。小紅把十兩銀子遞過來,我太姥爺哆哆嗦嗦去接,越哆嗦越接不住,越接不住越哆嗦。我太姥爺心里慌得不得了,知道你是冷的,不知道還以為你有意調(diào)戲呢。宮女是老佛爺身邊的人,李鴻章都不敢小瞧,甭說你一個看行宮的小卒。
小紅抬頭看看我太姥爺,沒說話,手往胳肢窩里伸,不是拔匕首,而是撲啦拔出一條白手絹。小紅將手絹遞到我太姥爺面前,意思是讓他擦擦臉上的雨水。我太姥爺更慌了,以為這是給他栽贓,只要他敢接,一會兒肯定人頭落地。我太姥爺連擺手帶搖頭,身子往后倒退,退兩步貼到宮墻上。小紅笑了,被我太姥爺?shù)暮觾憾盒α?。小紅突然有點羞澀,抿嘴低下頭,用白手帕遮住左邊嘴角。我太姥爺不知是福是禍,哆嗦得更加厲害。
小紅抬起頭時,臉蛋上泛起一絲紅暈,讓雨水一淋更加楚楚動人。小紅用手帕裹住銀子,抓起我太姥爺?shù)氖?,硬塞在他手里。我老太姥爺像握著火炭,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小紅走出去老遠,站住,半轉(zhuǎn)回身,沖我太姥爺淺淺一笑。就是這嫣然一笑,徹底融化了我太姥爺?shù)男摹?/p>
接下來就有點為愛走天涯的味道了。我太姥爺不想這樣,但控制不住自己。有過初戀的人都知道,那種難受勁兒能折磨死人。我太姥爺想,是死是活總要有個結(jié)果,就這么懸著日子還過個啥勁兒?于是他毅然進京了。當(dāng)然,這種事最好就自己知道。我太姥爺欺里瞞外,對行宮領(lǐng)導(dǎo)說去北京探望表舅,老人家病得重,走之前想看看他這個表外甥。對家里說要去北京出差,家里人倒沒懷疑。以前也偶爾出差,去東陵,去北京。每次上墳的隊伍人數(shù)龐大,嬪妃皇親宮女太監(jiān),再加上保駕的親兵,亂哄哄好幾百人。路過行宮時難免不落下點東西。不重要的就算了,重要的比如嬪妃的水杯、洗腳盆,要及時送過去??葱袑m的人都喜歡這樣的差事,西峰口離北京才一百多里,離東陵更近,僅幾里之遙。跑一趟腿兒就能得到嬪妃們五兩或十兩的賞銀,一個月餉錢不才十兩銀子嗎。
我太姥爺進京求愛的過程基本順利,只是剛進京城時出點小意外。住店的時候遇到一個同鄉(xiāng),其實不認識,是洗完腳后閑聊結(jié)識的。對方是義和團,聊了大半夜游說我太姥爺加入義和團。還說義和團的宗旨就是“扶清滅洋”,連城墻上守城的都是義和團。當(dāng)時我太姥爺正被感情問題困擾,哪有心思摻和國家大事。借口上廁所,另換了一家旅店。
紫禁城院墻深深,我太姥爺當(dāng)然進不去。他找了他爸當(dāng)差時的一位交情好的同僚,用從家里偷出來的一百兩銀子做了見面禮。對方又托宮里的太監(jiān),我太姥爺這才跟小紅見上面。
小紅并沒驚訝,就好像她猜到我太姥爺會來一樣。我太姥爺一路上早想好怎么說了,他說是來還手絹的。小紅顯然不滿意,接了手絹轉(zhuǎn)身就走。我太姥爺有些意外,愣愣望著小紅的背影。小紅要拐過宮墻時他才明白過來,高喊,下次路過西峰口去家里坐坐。小紅轉(zhuǎn)回身,同樣大聲喊,家里有我坐的地方嗎?我太姥爺激動地往前沖兩步喊,有,有我坐的地方就不會讓你站著。
轉(zhuǎn)天,他們又見一面,談了彼此的家庭細節(jié)。小紅讓我太姥爺先回去,她有機會才能走。我太姥爺以為小紅不滿意做小,在找借口敷衍他。小紅生氣了,斥責(zé)我太姥爺小心眼兒。小紅說你放心回去吧,不出個把月我肯定到。果然,我太姥爺?shù)郊液鬀]半個月,慈禧老佛爺就卷著鋪蓋卷逃往西安了。小紅半路上趁機溜掉,也沒人找,還以為匆忙中走散了呢。
家里憑空掉下個兒媳,我太姥爺他爸他媽很難接受。他們難接受主要是覺得愧對親家和我大太姥姥。我大太姥姥是當(dāng)事人,當(dāng)然更難接受。挺賢惠的一個人突然變了,哭天搶地讓我太姥爺休她,不休她就跳井。那段日子,家里鬧得不可開交。
我太姥爺在這件事上體現(xiàn)出一個大男人的決絕,他不休我大太姥姥,更不讓小紅走(也就是我二太姥姥)。我太姥爺知道混亂的根源在于我大太姥姥,只要她吐口,父母的反對都是假的。我太姥爺跪在我大太姥姥面前說,就這一次,姐你就答應(yīng)我吧。
這一聲姐叫得我大太姥姥渾身冰涼,清醒意識到夫妻間的情感隔閡。她心里其實很疼丈夫的,像弟弟一樣疼。丈夫能找到一個真愛的女子不容易,何必扼殺他們呢。于是我大太姥姥長嘆一聲,接納了小紅。
小紅畢竟是在宮里呆過的人,懂得低調(diào),懂得寬容和忍讓。再加上我大太姥姥本質(zhì)善良,只是一時轉(zhuǎn)不過彎兒才撒潑,發(fā)泄完也就完了。姐妹倆人性都沒問題,以后的日子相處和睦。
后來我太姥爺回顧人生,對于小紅跟他出宮作了透徹分析,總結(jié)出三點原因。一是因為他的誠意。當(dāng)時兵荒馬亂的不比平常,進京路上吉兇難料,這份癡情讓小紅感動。二是因為他的個人條件。我太姥爺人樣子長得好,雖然讀書不成器,卻天生一副書生儀表,活脫脫一個美男子。三是因為國內(nèi)國際形勢。當(dāng)時義和團運動風(fēng)起云涌,清政府先打壓后安撫,然后又聯(lián)合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可惜失敗了。 我太姥爺進京就發(fā)生在八國聯(lián)軍兵臨城下,慈禧老佛爺將逃未逃之際。小紅畢竟見過世面,決非一般目光短淺的家庭婦女可比。在她看來,此時的大清國就像一個渾身長瘡五臟潰爛的老太太,趴在地上,再也沒力氣翻身。老命難保,哪還顧得上失蹤個把宮女太監(jiān)。
歷史證明小紅很有遠見,大清國不但被洋人干,還要被自己人干?!缎脸髼l約》后沒兩年,思想和武器同樣先進的革命黨出現(xiàn)了。
毯子事件
由于政治動蕩,上墳少了,西峰口兩側(cè)的御路雜草叢生。行宮的守衛(wèi)者也不像原來兢兢業(yè)業(yè)。原本五個人當(dāng)值守夜,現(xiàn)在變成一個人。也不巡邏,也不打更,躺在慈禧床上睡大覺。
秋涼的一天,輪到我太姥爺當(dāng)值。夜里起風(fēng)了,大風(fēng)刮得房頂上的琉璃瓦嗷嗷怪叫。山腳下的小紅關(guān)心丈夫,征得我大太姥姥的同意后上山送御涼的衣物,兩件外套和一張?zhí)鹤?。毯子就是三年前我太姥爺從河南兵手里換來的。原本在我大太姥姥屋里鋪著,鋪在炕被下,小紅來后就讓給她。小紅也不知道毯子來由,卷起來就抱到山上。我太姥爺見她抱來了,也沒好意思再讓人家抱回去。就想早起交接班時自己帶回去,一堆東西裹在一起,哪那么巧被人發(fā)現(xiàn)。
轉(zhuǎn)天早上,我太姥爺睡過頭了,換班的同僚敲門時,他還在二門子里頭打呼嚕。同僚叫李得海,這個人非比一般。除了粗通文物鑒賞知識外,據(jù)他自己說還是李連英八竿子打不著的一個大舅哥。同僚們都不信,因為慈禧每次上墳都帶著李連英,每次李得海都躲得遠遠的,沒見他跟他大舅哥搭訕。不過單從習(xí)性上看,這小子和李連英倒有幾分相似。
李得海一眼就看出毯子的特別,但他不露聲色。幾天后才向我太姥爺打聽毯子的事。我太姥爺能怎么說呢,只能說是家傳的。李得海提出要買,我太姥爺說祖上的東西,不能隨便賣。李得海出大價錢,三十斗谷子都不止。我太姥爺為難了,多少谷子不重要,主要為難在對方的誠意上。不賣吧,得罪同僚,都在一起工作犯不上。賣吧,那可是東陵里流出來的物件,李得海四處炫耀,萬一被人認出來,那可是掉頭之罪。大清國雖然快垮了,但還沒到砍不掉他一顆腦袋那么快。
我太姥爺猶豫再三,思量再三,還是做了黑臉,堅決不賣。這下得罪了李得海,表面上沒事沒事,祖上的東西能理解。但暗地里較上勁兒,瞅機會就翻我太姥爺?shù)母孪?,看有沒有犯歹的東西。最后實在沒把柄,他去縣里匿名告發(fā)我太姥爺是革命黨。其實這也沒什么,縣太爺又不是糊涂蟲,再加上德行好的同僚力保,縣太爺都打算放人了。但恰在這時出了岔子,要不說該著倒霉喝口涼水都塞牙呢。
要放未放的當(dāng)口兒,縣衙里抓進來一個正牌革命黨。不是別人,正是我太姥爺幾年前去北京找小紅時遇到的那個同鄉(xiāng)。那時對方還是義和團。但八國聯(lián)軍破城而入后,義和團散伙了。此人搖身一變加入革命黨,回到家鄉(xiāng)開展革命工作。開始兩年還好,革命黨還是星星之火,沒引起朝廷多大重視。但近兩年越折騰越厲害,朝廷害怕了,到處通緝抓人。此人被抓進來后一頓嚴刑拷打,扛不住,供出許多名字,是不是革命黨的都有。也邪氣了,這小子記性就這么好,竟然記得我太姥爺?shù)拿帧_@下糟了,縣里的捕頭到龍福寺行宮一查過往考勤,我太姥爺真在那人交代的時段內(nèi)請過假。更要命的是,再一查旁系親屬,我太姥爺根本沒有表舅,何談去給病重的表舅送終?
縣太爺一拍驚堂木,說烏扎拉你還有何話講?數(shù)年前你們就早有勾結(jié)。我太姥爺有口難辯,他不能說實話,要說去北京勾引宮女私奔,連小紅都得跟著遭殃。這有點像連環(huán)套,我太姥爺將自己活活套在里面。
我太姥爺被定罪革命黨,家里一下子慌了手腳。老老實實給大清國看了半輩子行宮,老了老了再被大清國砍頭,哪有他媽這個道理。家里人托關(guān)系走后門,差不多搭上全部家底兒,縣太爺終于默許不砍我太姥爺?shù)念^,但也不放。對外不說殺,也不說不殺,就那么在牢里押著。不過我太姥爺沒受什么罪,畢竟本鄉(xiāng)本土,牢頭獄長拐彎抹角都能攀上關(guān)系。只是一個人單間,沒人陪,不像在家里想干啥就能干啥。
即便在牢里,我太姥爺也能深切感受到政治的動蕩。經(jīng)常半夜睡得正香,縣衙大院里突然嗵嗵兩聲巨響。早上獄卒們議論,革命黨又來扔炸彈了。還有,我太姥爺發(fā)現(xiàn)看牢的獄卒越來越少,眼不見就消失兩個。跟管自己牢房的獄卒一打聽,才知道跑了,現(xiàn)在整個縣衙人心惶惶,革命黨說不定哪天半夜就攻進來。
我太姥爺怕看自己的獄卒也跑了,那指定餓死在牢里。于是托家人給獄卒使錢,能否趁亂將自己放出去。獄卒是個實在人,說你還敢出去?還去看那幾間破殿?現(xiàn)在革命黨看見穿清兵衣服的就殺。告訴你吧老弟,全天下就數(shù)大牢里最安全。我太姥爺將信將疑,看著人家滿臉摯誠,他也不好再執(zhí)意出去。我太姥爺只有讓家里多送干糧,萬一獄卒跑了,他也不至于一半天餓死。
暴動發(fā)生在不久之后的一個午夜,以往嗵嗵兩聲歸于平靜,但這天只是開始,緊跟著啪啪的槍聲清脆悅耳。密密匝匝的馬靴聲沖進縣衙,穿過前院,在縣衙大廳停留一會,又向四面八方散開。很快牢房鎖頭被砸掉,有人高喊,老百姓回家,革命黨同胞跟我們走!我太姥爺走出牢房,院子里到處是人,到處是火光和煙塵。我太姥爺回屋換上一身干凈囚服,挺胸抬頭,將大大的“囚”字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一路提心吊膽回家了。
我太姥爺出來后才知道,行宮只剩下房豁子,被革命黨掀了蓋兒。當(dāng)晚正趕上李得海值班,也跟著屋頂一塊升了天。
工作沒了,天下改朝換代了,混亂卻有過之無不及。我太姥爺就貓在家里,偶爾去西峰口打打獵。生計一天不如一天,倚仗我大太姥姥娘家有些家底兒,勉強度日。
關(guān)于那張惹禍的毯子,我太姥爺再沒讓它見過天日,塞在墻柜底下,一直流傳到我媽這輩兒。
后來,晚年的我太姥爺還大大憂郁過一次。
有個叫孫殿英的流氓軍閥,把軍隊駐扎在我老家天津市薊縣馬伸橋鎮(zhèn)。這個流氓的目的不是打日本,而是率親信部隊直奔遵化馬蘭峪,去掘大清國的祖墳。據(jù)說盜得珍寶無數(shù)。溥儀后來說宋美齡拖鞋上的夜明珠就是從慈禧嘴里摳出來的,想必是真的。不過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末代皇帝也只是說說罷了。
我太姥爺為這事憂郁好一陣子,大罵孫殿英。挖墳掘墓,八輩子生孩子沒屁眼兒的事,任誰都會罵幾句的。
【后記】
清王朝不顧勞動人民疾苦和勞役乏竭,大興土木,多次修筑臨近天津東北部馬蘭峪(今河北遵化縣境內(nèi))的皇東陵和在天津西南部梁各莊(今河北易縣)的皇西陵。特別是為修建皇東陵以及回鑾的需要,征調(diào)大批民夫,圈占農(nóng)民土地,大規(guī)模修筑御路。
御路自河北省三河縣段甲嶺入境,經(jīng)白澗,邦均,薊縣縣城至三家店分為兩支:一支走桃花寺,龍福寺,東入遵化縣通往東陵。另一支走馬伸橋,淋河莊,至遵化縣通往東陵。為了帝王后妃祭陵來往享用,還在這條御路沿線的白澗,盤山,桃花寺,龍福寺修建了四座行宮。
據(jù)《陵寢易知》射御卷記載:看守龍福寺行宮設(shè)千總一員,委署千總一名,兵七名,其他辦事人員數(shù)名。負責(zé)寺廟及行宮的安全、衛(wèi)生、環(huán)境等事務(wù)性工作。在行宮遺址山腳下,現(xiàn)留有一村莊,名為龍福寺村。該村現(xiàn)有的滿族村民都是當(dāng)年行宮差人的后裔。
(選取自左岸會館http://www.eduww.com/bbs/)
現(xiàn)場點評:
小說用回憶和敘述的筆法給讀者講述了100多年前那段人盡皆知的清朝歷史,歷史中的人物——我太姥爺是全新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八旗子弟的出身與仕途,婚姻與愛情及毯子事件。三個事件勾勒出在風(fēng)雨飄搖的動蕩歷史下“我太姥爺”的人物形象。
小說對歷史故事的言說本身就具有了一種現(xiàn)代性,因為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歷史故事中的人和事是具有差異和批判精神的。故事中的現(xiàn)代性體現(xiàn)在作者用戲謔、詼諧的語言來描述歷史:在出身與仕途的看法上作者強調(diào)順其自然,對“官本位”思想給予了譏諷,尤其是在婚姻與愛情觀上,作者對無愛婚姻的質(zhì)疑,對太姥爺追求真愛精神的肯定和贊賞,更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精神。在毯子事件中,讀者從荒唐的歷史事件背后看到了人性的貪婪與愚昧,對歷史潮流中的倒行逆施之徒(反動軍閥們、腐朽的清王朝)進行了鞭撻和諷刺。
讓人眼睛一亮的是作者的語言運用頗有味道,寫作最終創(chuàng)造的不是經(jīng)驗,而是語言。如“這些事像一根藤上結(jié)出的幾個瓜,瓜熟了,藤也被咂干水分了”。但是在文章材料注重歷史真實的基礎(chǔ)上還得注意藝術(shù)真實,這樣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應(yīng)該再豐富和典型些。在歷史敘述的小說文體上可另辟蹊徑,如采用章回體或新筆記體等。
點評人:葉紅(南京師范大學(xué)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碩士)
責(zé)任編輯:楊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