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編排和表演是女子自由體操中的亮點,通過它人們或能欣賞到遠古的神話,或能體驗到各民族的風情,或能感受到現(xiàn)代與時尚藝術的熱辣……觀眾會隨之群情激蕩,裁判的心跳也會隨之加快,最后不由自主地讓手中的筆在評分表上“跟著感覺走”。盡管舞蹈編排在自由體操比賽的分值中占不到10%,但當勝負天平的兩端被同等難度價值的動作搞得難分高下時,它足以改變天平的傾斜度。
近年來,中國女隊在自由體操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不僅培養(yǎng)出了新世界冠軍程菲,她們的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水平也得到世界各國的稱贊。水過,外界有人卻認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女子自由體操的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在國際比賽中缺乏美感,處于劣勢,只是在法國舞蹈老師來華執(zhí)教后才有了質的飛躍。
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不乏亮點
翻開早已被人們淡忘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女子自由體操在舞蹈編排上不乏輝煌的成績。
上世紀80年代,一位在國際體操界大名鼎鼎的中國運動員在多次重大國際比賽中先后采用了三種不同風格的舞蹈編排:以《畢加索》為背景音樂的現(xiàn)代舞風格、以桑巴舞曲伴奏的拉丁舞風格和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黃河》為背景的民族舞風格。加上高難度技巧空翻,她在連續(xù)兩屆的亞運會上獲得10分的滿分。1985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1屆世界友好運動會上,她仿用蘇聯(lián)木雕娃娃“瑪特列什卡”的藝術造型,獲得了最佳編排表演獎。這個運動員就是被稱為“東方小燕子”的陳翠婷,而為她傾力打造這三套舞蹈藝術精品的就是在中國體操隊工作了40多年,曾經(jīng)為戚玉芳、王維儉、馬燕紅等幾代運動員編排過自由體操的舞蹈老師劉全謹。
劉全謹畢業(yè)于北京舞蹈學院,是芭蕾舞演員出身。最初他曾簡單地認為:舞蹈+體操就是自由體操的編排。但在實踐中他慢慢認識到體操與舞蹈是水乳交融的關系,舞蹈編排體現(xiàn)的是一種民族文化和運動員的個性風格。劉老師終其一生為中國體操女隊編舞,努力發(fā)揮中國姑娘在舞蹈動作上柔美、細膩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他的教學也以嚴謹著稱,尤其對于運動員形體的要求近乎苛刻。他通過研究女性關節(jié)結構的生理特點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自覺形象”與“客觀形象”存在差距。比如一個側平舉,按要求手臂應與地面平行,肘關節(jié)既不能屈也不能過伸,但通常情況下運動員感到自己手臂伸直時其實她的關節(jié)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過伸。為此,劉老師在舞蹈課上不惜花大量的時間對運動員進行“整形訓練”,要求她們的舉手投足都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形體習慣。此外,劉老師還特別強調運動員對舞蹈風格的理解,如他為隊員朱迅編排的以西班牙舞蹈為素材的自由體操,有不少“弓形步”和“蛇形步”動作。朱迅起初理解不到位,總不能表現(xiàn)好這些動作,劉老師就多次在課上為她講解。原來這是源于西班牙斗牛士手持斗蓬與牛搏斗時的姿勢,是為便于閃身躲避攻擊所形成的動作。理解了這一內涵之后,朱迅的舞蹈表現(xiàn)力有了新的提高。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國際體操賽上,朱迅雖因難度價值較低未能獲得好的名次,但德國裁判們卻一致向中國體操女隊表示祝賀:“她的表演是成功的,一定要對自由體操的創(chuàng)編者轉達我們的祝賀和致謝!”
奎媛媛是中國第一位女子自由體操世界冠軍,她的空翻有比較高的難度,舞蹈老師徐洪霞為她編排了俄羅斯抒情風格的音樂和動作,將她善于表現(xiàn)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由此可見,中國體操女隊不僅有經(jīng)驗豐富、非常優(yōu)秀的舞蹈老師,在自由體操的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上也很有特點。那為什么人們長期認為中國舞蹈編排水平不高呢?
保守只因時代局限
潺潺細水、涓涓小流,婀娜的身姿在悱側纏綿中翩翩起舞;濃情似火、勁爆豪放,不羈的身姿在剛勁有力的節(jié)奏下狂放扭動……1995年剛剛調入中國體操隊的舞蹈老師丁華在觀看當年的國際比賽時,一次又一次被外,國選手的自由體操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所震撼。她感覺每一根血管里的血液都隨著音樂在滾沸,情緒不自覺地已隨著她們的動作到達極點。但是,她明白,即便是從事舞蹈工作幾十年的自己來完成如此夸張、奔放的舞蹈動作也難免雙頰緋紅,更何況平日里做一個抬頭動作都怯生生的中國隊員了。這就是曾經(jīng)橫亙在中國體操女隊自由體操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前的觀念障礙。
那時不僅僅是體操界,整個中國舞蹈界也處于一種相對保守的狀態(tài)。當時流行的街舞和現(xiàn)代舞,被看做不入流的舞蹈。借助于各種類型電影、MTV、網(wǎng)絡等載體傳播的現(xiàn)代文化還沒有廣泛影響人們的生活,無怪乎那時中國的自由體操編排大都以高雅嚴肅的音樂作背景,以傳統(tǒng)的細膩、小巧、表達內在美的舞蹈作編排了。而體操尤其是女子自由體操不僅是一個主觀性較強的打分項目,還是一個西方長期占主導地位的項目,要想在比賽贏得高分,既要表現(xiàn)出本國特色,又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西方裁判的審美觀。被稱之為“冰蝴蝶”的俄羅斯選手霍爾金娜,其自由體操舞蹈嬌姿萬種、風韻獨特,正體現(xiàn)了西方對外向美的追求,因此成為最受裁判歡迎的編排,但這與我們的舞蹈編排思想似乎格格不入。
即便在那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中國女子體操隊仍產(chǎn)生了不少優(yōu)質的自由體操舞蹈編排,如莫慧蘭的《春節(jié)序曲》、以芭蕾動作為主的孟菲的《約翰·斯特勞斯:玫瑰花園》等等。中國舞蹈老師力圖讓擁有表現(xiàn)欲和能力天賦的運動員盡可能地“與世界接軌”。如奎媛媛的乖巧曾一度成為她的動作風格。丁華老師根據(jù)這一特點為她改編了一套由穆特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為背景的自由體操舞蹈,其中充滿了童趣的大幅度開場動作最為新穎:橫劈叉坐地雙手托腮,待音樂起即向后滾翻成爬行姿勢,然后以臀部帶動雙腿歡快地跳動。
2000年奧運會,楊云獲得了中國體操女團比賽中自由體操的最高分。她是中國體操女隊少有的舞蹈天才,一對大眸子中透出江南女孩的靈氣,臉上始終洋溢著迷人的微笑,動作幅度做得非常到位。丁華對楊云活潑且善于表現(xiàn)這一個性了如指掌,很快從她一舉手一抬頭的動作中找到靈感:用中國的板胡獨奏來表現(xiàn)大幅度的舞蹈動作。但這個設想起初引發(fā)了各種爭議。有教練提出:中國民樂的節(jié)奏不規(guī)整,不適合于大幅度的舞蹈表現(xiàn),甚至不適合作為自由體操的音樂。但丁華老師不僅堅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觀點,而且認為中國的民族風格與西方的外向型風格有能夠結合的地方。這一主張的可行性很快被證實了。
中西合璧出精品
步入21世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中國體操和舞蹈界越來越大膽地接受時尚元素和西方元素。而外籍舞蹈教練的到來,更讓中國體操女隊經(jīng)歷了西方舞蹈觀念的洗禮。
一襲緊身吊帶裝、滿頭大汗地手舞足蹈、眼神里透出一股熔化一切的激情、口中念念有詞,這就是法國籍羅馬尼亞舞蹈教練波普·阿德利亞娜·瑪尼娜(中文名:阿迪)在中國體操隊的教學場景。中國姑娘們看不出將近不惑之年的她關節(jié)還留有當運動員時積攢下的舊傷——膝蓋積水,卻因她的全身心投入和如火熱情而深受感染,很快抹去自己原有的羞澀。阿迪深知中國傳統(tǒng)內斂的文化對隊員影響之深,因此她不僅親身示范每個動作,而且對隊員采取“矯枉過正”的手段:要求她們動作盡量夸張。在她看來,動作可以“過”但絕對不能“不及”。一旦看到有人動作幅度小時,她就沖上去手把手“帶”著隊員做,從她的手臂上,隊員們能感受到她身上的“火焰”。
阿迪三次來華執(zhí)教,西方奔放、豪邁的舞蹈觀念深深影響了中國隊員、教練和舞蹈老師的觀念,豐富拓展了他們的編排思路。范曄、龐盼盼等身材和動作具備先天優(yōu)勢的運動員有了新的舞蹈思路后,其表現(xiàn)力可謂“如虎添翼”。但阿迪的編排,西方的舞蹈觀念并非完全適合中國女隊的實際。因此,中國教練們還是立足自身實際,奉行“拿來主義”。
張楠是阿迪花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隊員。阿迪堅信:如此可愛、條件又這么好的女孩,應該在舞蹈表現(xiàn)上擁有與眾不同的風格。為此,阿迪為張楠精心編排了一套印第安風格的舞蹈,但實踐證明張楠并不適合。這并不是因為她表現(xiàn)力不強,而是張楠從眼神到姿態(tài)都過于“規(guī)范化”,每一個動作都一板一眼地精確到位。而這樣的“規(guī)范”卻與音樂所蘊涵的“超越常規(guī)的野性”不協(xié)調。雅典奧運會后,女隊教練組經(jīng)過研究決定讓張楠放棄這套動作,重新使用04年以前的編排。2005年阿迪第三次來華后,才為張楠編排了一套真正適合于她“規(guī)范化”表現(xiàn)力的新舞蹈。
舞蹈是自由體操大餐中的“咸菜”,不能沒有,也不能太多。尤其對于不擅長舞蹈表現(xiàn)的隊員,過多過難的舞蹈反會影響占主導地位的技巧空翻。阿迪第三次來華后,陸善真和劉群琳兩位教練向她提出希望能對程菲的自由體操進行改編。因為陸指導根據(jù)程菲擅長技巧空翻的特點,為她設計了五串高難度空翻,以保證起評分的絕對優(yōu)勢。為了不過多消耗體力,就需相應減少舞蹈動作,不過兩位教練仍希望這一舉措不要對藝術表現(xiàn)分造成太大的影響。根據(jù)中國教練的建議,阿迪修正了原來的計劃,在新的編排中以“氣勢”為核心,采用了一曲大氣磅礴的交響樂作伴奏,彌補了程菲藝術表現(xiàn)力的不足。一年多后,程菲以這套動作奪得了丹麥世錦賽的自由體操世界冠軍。
自主創(chuàng)新是根本
阿迪的編排理念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隊員身上的傳統(tǒng)文化特質,中國體操隊的舞蹈老師們開始思考和實踐:如何將西方奔放的舞蹈語言、當今世界的時尚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結合起來。
2005年,一部以中國秦朝為歷史背景的大片《神話》風靡一時,甚至博得西方觀眾的好評。全程觀摩了阿迪教學的中國體操隊舞蹈老師丁華以極其敏感的職業(yè)思維將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收入了自己的“音樂庫”。
要知道,這些舞蹈老師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聽音樂,這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即便是休息時間,聽到一段觸動靈感的音樂,他們馬上就會產(chǎn)生條件反射:“這個音樂怎么樣才能用在自由體操里?應該用什么樣的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哪個隊員最適合這樣的音樂?”他們會想方設法去收集這段音樂,用相關軟件進行剪裁編輯。長此以往,他們都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自由體操音樂庫。這個“音樂庫”不僅僅存在電腦、光盤等硬件設備里,也存放在他們的大腦之中。
2006年初,即將參加丹麥世錦賽的隊員還沒有一套自由體操是由中國音樂伴奏的。《神話》那悠揚的旋律不僅代表了中國的文化,也為世界各國觀眾所熟悉,更是一種渴望掙脫束縛、對自由的追求與東方含蓄美的最佳結合。尤其是見到平日里不拘小節(jié)、大大咧咧的“小迷糊”周卓如時,《神話》的主題音樂立刻回蕩在丁華的耳際,與此同時,一個個鮮活的舞蹈形象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時隱時現(xiàn)……
盡管如此,舞蹈編排的過程還是頗費周折,因為將自己意識中的形象勾勒出來需要整日整夜的工作,最花費心血的還是編排訓練的過程。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各有差異,什么時候需要喘口氣,什么時候需要借助舞蹈達到休息目的,還不能影響舞蹈的表現(xiàn)力,每個細節(jié)都要傾注很大精力和學問。這套動作中最獨具匠心的設計在于結束動作的造型。自由體操大都以上肢的固定造型作為結束動作,而丁華為小如設計的結束動作則是:向后滾翻同時以頭部為支撐點倒立固定,一腿蹬地成倒劈叉,不失奔放夸張又非常別致。有教練提出不同意見:以頭為支撐成倒立造型需要極大的穩(wěn)定性,而這樣的穩(wěn)定性又是以體力為基礎的,在完成成套自由體操之后運動員的體能已經(jīng)大量消耗,再要擺出這樣的造型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影響美觀。教練們的擔憂不無道理,于是丁老師在動作中加上了雙臂在滾翻倒立的同時向身后伸展成支撐的動作,改變了單純依靠頭部支撐身體的原始設計,這就大大增強了動作的穩(wěn)定性。
果然,小如不僅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就接受了這套新編排,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使《神話》的舞蹈表現(xiàn)更富感染力。世錦賽的資格賽中,小如自由體操的舞蹈編排贏得了裁判的一致好評,只是因為技巧空翻的難度較低才未能躋身單項決賽。
在當前請外教似乎成為各國家運動隊的一種潮流的形勢下,中國體操隊是聘請外教成本最低、時間最短、最有自主性,同時又是成果最顯著的隊伍。因為他們明白,中國女子自由體操在舞蹈編排和表現(xiàn)上,只有立足自身,走“東西方融合”之路,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優(yōu)勢。
責編 柏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