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欣/編譯
格雷·貝斯特恩是最后一個有機會近距離殺死本·拉登的美國中情局探員。2001年11月,他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建立了中情局的機構。當他得知本·拉登和他約1000名追隨者藏匿在托拉波拉地區(qū),他立即采取了行動。他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阿富汗向導的指點下,在2001年末出發(fā),費時兩天,攀爬了10多公里的崇山峻嶺之后發(fā)現(xiàn)了本·拉登的營地。營地里駐扎了六七百人,卡車、崗哨、機槍一應俱全。“當時我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復仇。我們要把他們一舉殲滅?!碧絾T們支起了激光定位儀以鎖定目標。遠在美國佛羅里達的美軍中央司令部也嚴陣以待。在之后的56小時,B-1B和B-2轟炸機、 F-14戰(zhàn)斗機轟炸了基地組織的營地。轟炸過后,本·拉登和他的人逃往了山林更深處。貝斯特恩可以確定本·拉登的位置是得益于一具基地組織成員尸體旁的步話機?!拔覀冋垇砹酥星榫肿顧嗤陌⒗?,他研究本·拉登的聲音有五年之久,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那是本·拉登的聲音。通過步話機,我們一直能聽到他在祈禱、說話,呼吁他的部隊堅持戰(zhàn)斗?!?/p>
此時,特種部隊才同意派遣12人和一些空中力量牽制住基地分子,協(xié)同阿富汗兵力一起形成三面夾擊之勢。這些阿富汗人是美國雇傭的,每人每天拿100-150美金。貝斯特恩一直要求上級為他們提供增援,去截斷本·拉登的后路。但上級卻拒絕了他的要求,說是讓阿富汗人冒這個險去吧,不想讓自己的士兵有任何傷亡。直到第十一天“三角洲”特種部隊才派來40人。雖然兵力匱乏,但貝斯特恩預計轟炸已經(jīng)至少消滅了本·拉登70%的兵力。
很多次,貝斯特恩都覺得本·拉登唾手可得。通過步話機,他們聽到本·拉登已彈盡糧絕,希望得到當?shù)匕⒏缓谷说墓┙o?!拔覀兘o他們送去了食物,并在其中附帶了全球定位系統(tǒng),確定了本·拉登藏匿的確切地點。我們投擲了Blue-82炸彈,一枚重達1.5萬磅、大如汽車的炸彈,把他們炸了個稀巴爛?!钡?2月15日,他們卻又在廣播中聽到了本·拉登的聲音。此后,據(jù)說基地組織兵分兩路,帶著約200名沙特人和也門人翻山越嶺去了帕臘奇納(巴基斯坦境內)。 在同一天,帶著挫敗感,貝斯特恩也離開了阿富汗,回到他的妻兒身邊和他們共度圣誕節(jié)。這時本·拉登又播出了一份錄像帶來證明他還活著。“我很不忍看到那些與我共同浴血奮戰(zhàn)過的戰(zhàn)友們胡子拉碴的臉。我一直在想我們本可以抓住本·拉登的。但布什總統(tǒng)拒絕了我的增兵要求。我覺得我的心都要碎了?!?/p>
美國雇傭的阿富汗首領之一哈吉·阿卜杜勒·查希爾和貝斯特恩一樣相信當時本·拉登就在那里?!拔覀冏プ×?1名基地組織成員,他們分別來自也門、科威特、阿拉伯和車臣等地。我問其中一個叫阿卜的男孩他最后一次見到本·拉登是什么時候。他說轟炸開始的10天前本·拉登還去他駐守的檢查站慰問,和他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逗留了20多分鐘。我覺得整個轟炸計劃毫無章法,沒把他們包圍起來就一味地狂轟濫炸,逃跑的路大開著,他們沒有理由不跑?!?/p>
查希爾同時認為,基地組織的傷亡情況并非像貝斯特恩估計的那般樂觀達到70%,他認為至少有400多名基地分子逃跑了?!爱敃r抓住本·拉登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只要堵住他們的出路。真不知道美國兵都跑到哪里去了。毫不夸張地說,當時在場的記者都遠比士兵要多?!?/p>
1998年至1999年間,美國至少錯過了10次殺死本·拉登的機會。1998年,在基地組織襲擊了美國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使館之后,克林頓就簽署了秘密文件,授權中情局殺死本·拉登。但是由于擔心歐洲的輿論壓力,而且如果刺殺行動失敗,勢必會造成更多極端的報復,因此,克林頓始終沒能痛下決心。
1999年,美國曾通過偵察飛機發(fā)回的錄像中發(fā)現(xiàn)了本·拉登,但并沒有發(fā)射導彈?!耙驗槿A盛頓的那幫笨蛋們還在為誰將為這次轟炸的200萬美元買單而爭論不休。這的確讓人沮喪。同樣,在托拉波拉轟炸中,蘇聯(lián)在阿富汗損失1.5萬人的事實仍讓美國的指揮官們心有余悸,由于擔心傷亡慘重,因此他們寧愿花錢雇傭阿富汗人為他們賣命?!?蘇伊爾抱怨說。他曾是1996-1999年中情局“本·拉登事務部”的領導,2001年至2004年還擔當特別顧問,算得上是西方最了解本·拉登的人了。
而根據(jù)美國記者伍德沃德的敘述,華盛頓對于向基地派兵的保守還有另一個原因:準備攻打伊拉克牽制了美國不少的兵力。同時陷入兩場戰(zhàn)爭,難免令華盛頓捉襟見肘。
美國的偵察飛機可以從高空拍攝到清晰的圖片,而衛(wèi)星甚至可以發(fā)現(xiàn)山坡上的羊。對于本·拉登的相貌及體態(tài)特征我們已經(jīng)再熟悉不過了,可為什么他仍然能如此輕易逃離雷達的搜捕?無論是美國、巴基斯坦、阿富汗、英國的情報官員,還是參與追捕的特種部隊隊員都同意,問題在于美國缺乏情報人員。貝斯特恩說:“我們需要情報人員才能滲透到他們的組織里,可是我們的情報人員遠遠不夠?!彼г乖诳肆诸D任職期間中情局的大量裁員行動?!按罅坎脝T必將導致情報人員的流失。我們不可能突然雇傭到一流的人才。建立一個有效的情報機構至少需要7年時間?!薄?·11”事件發(fā)生的時候,中情局在阿富汗竟然沒有一個情報人員。同樣另人咋舌的還有相關語言人才的缺失?!?·11”發(fā)生的五年后,3萬人的FBI中竟然只有6個人精通阿拉伯語。
對于本·拉登的下落大家眾說紛紜。以色列的情報組織認為他在伊朗或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總統(tǒng)穆沙拉夫堅持認為本·拉登仍在阿富汗,而阿富汗總統(tǒng)卡爾扎伊則堅持他已經(jīng)逃往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個土軍閥戲謔說:“美國抓不到本·拉登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的傳言,可憐的美國人如無頭蒼蠅,不知道相信誰好。他們以為用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倍救司蛷闹星榫肢@利了幾百萬美金。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lián)盟領袖侯賽因說得更直接:“沒有人對抓住本·拉登感興趣,在這里,他比布什總統(tǒng)受歡迎多了?!?/p>
[編譯自《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