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諾言》寫的是一個孩子的誠信愛心故事。文章不是那種看了開頭就知道結(jié)尾的平庸之作,寫得非常感人,讀到最后給人意外的驚喜和感動,這主要得益于構(gòu)思的功夫。
作者善于“藏”。文章一開頭,看不出明確的行文意圖和主題指向,與“光頭”無關(guān),與“諾言”也無關(guān),沒有愛心的影子,也不見主人公辛杜的可愛之處。只是展示了一幅我們非常熟悉的家庭生活場景:爸爸在看報紙;女兒(辛杜)有挑食的毛病,不肯吃酸乳酪飯;媽媽要她吃又生怕得罪了寶貝女兒,就沖著丈夫大喊大叫;而爸爸既不是命令、也不是勸說,只是在“求”女兒“就吃幾小口”……看上去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一個小矛盾。接下來矛盾解決、達(dá)成協(xié)議;再接下來關(guān)于是不是信守諾言、能不能剃光頭的交鋒雖然十分激烈,各不相讓,奶奶還認(rèn)為孫女受了電視節(jié)目的影響,辛杜也不作任何解釋,以至讓人產(chǎn)生一些誤會:她嬌生慣養(yǎng),討價還價,不懂事瞎胡鬧、剃光頭追求時尚等等。直到文章最后哈里希的媽媽把真相說出來:“我怎么也沒想到,她會為了我兒子犧牲自己漂亮的長發(fā)!”——啊!這對一個女孩子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愛心!難怪她的父親 “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禁流下了眼淚”!想一想:如果文章按照時間順序?qū)懀绨研炼诺墓忸^諾言寫出來,還能讓讀者如此感動嗎?此外,作者故意把辛杜的故事寫得很普通也是有深意的,即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和平凡人物中,也有令人感動的東西;這些東西貼近生活,也更真實(shí)生動。
記得文學(xué)大師巴金曾經(jīng)說過,最高的技巧就是不用技巧。我想,不用技巧的好處莫過于自然、親切、真實(shí)。讀罷此文,我們應(yīng)有更深入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