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盜跖、顏淵(〔滾繡球〕)
相傳古時民眾起義的領(lǐng)袖名跖,“盜”是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對他的貶稱,后來“盜跖”成為盜賊或盜魁的代稱。顏淵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著稱,被推崇為賢人?!疤斓匾玻≈缓习亚鍧岱直?,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是指天地混淆了壞人與好人!怎么能從了張驢兒,而冤枉我竇娥呢!
2.萇弘化碧、望帝啼鵑(〔耍孩兒〕)
萇弘是周朝的賢臣。傳說他無罪被殺,三年后血化成碧玉。后來用以借指屈死者。相傳戰(zhàn)國末年杜宇在蜀稱帝,號望帝,為蜀除水患有功,后來卻讓位隱居山中。蜀人很懷念他,二月里聽到杜鵑悲凄的啼鳴,以為是望帝的靈魂化成了杜鵑。兩典連用,顯示自己的冤枉。
3.六月飛霜(〔二煞〕)
相傳戰(zhàn)國時鄒衍盡忠于燕惠王,可是惠王卻聽信讒言把他囚禁起來。他入獄時仰天而哭,正當(dāng)夏天竟然下起霜來。后來就用“六月飛霜”比喻冤獄、冤情。竇娥發(fā)誓,身死之后,這等三伏天都要降瑞雪,極言自己比鄒衍還要冤枉。
4.東海孝婦(〔一煞〕)
據(jù)《漢書》記載,東海有個年輕寡婦,對婆婆很孝順。后來婆婆自縊身亡,寡婦被誣告為兇手。她含冤被殺,死后東海一帶大旱三年。竇娥無人可指望,“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爹爹13年前“上朝取應(yīng)去了,至今杳無音信”;寡婆婆無能為力;張驢兒買通官府,貪官桃杌對她嚴(yán)刑逼供……竇娥只好指望老天爺使楚州大旱三年,使自己冤情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