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作者:老搖
目前中國傳媒大學錄音專業(yè)研究生在讀,曾從事電視音頻制作、廣告聲音設計、音樂錄音,其中不乏獲獎作品。在聲音創(chuàng)作和多軌音樂錄制方面小有研究。
空谷回音,聽起來就是個很遙遠深沉的意向,距離實際生活八竿子打不著,這欄目名稱權當是興一下。但DV愛好者要解決的最基本錄音問題,影視錄音基礎入門欄目。
影視聲音后期合成與制作(一)
聲音和電影電視的視頻制作是一樣的,前期的錄音和后期的剪輯合成都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一部影視作品在前期的拍攝素材采集之后,對于導演或者創(chuàng)造者來說剪輯等后期處理直接關系到這部影片的“文學”敘事和藝術表達。聲音在此也是同樣,隨著鏡頭的剪切聲音也需要被加工和處理,當然在鏡頭的背后,聲音的創(chuàng)作必不可少,有時候聲音的鋪墊以及各種手法在剪輯中的運用和創(chuàng)作,能直接觸動到人的感覺以及心靈,一段恰到好處的音樂或者效果都能做到。感謝個人電腦的發(fā)展,可以讓我們把以前要通過上百萬設備完成的工作有可能在家中用個人電腦來完成。這期我們就開始進入后期制作核心環(huán)節(jié),數(shù)字音頻工作站的學習。不過首先我們先將上一期未完成的內容結束。
上一期我們了解到處理效果器大概可分為三部分:頻率的處理,時間信號的處理,動態(tài)范圍的處理。前兩個部分我們已經講解完了,那么我們就在這里了解一下動態(tài)范圍處理部分。
這里我們先復習一下動態(tài)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動態(tài)就是指聲音在音量起伏之間的落差。動態(tài)范圍就是指一段聲音中,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之間的范圍。在這里我們需要強調一個專業(yè)領域的名詞,響度。這個詞往往會讓許多朋友與音量混淆。響度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從人的聽音心理出發(fā)。很多朋友平時會認為音樂或者電影的人聲聽不清楚,去一味的把音量推起來就可以,可是等音量推起來,聲音是聽見了,也變失真了,甚至有的時候還是不能將聲音聽清楚。這就是誤會之所在。人耳對聲音的判斷不只是聲音的最大音量,而是響度。同樣音量的兩個聲音,一個會讓你覺得很響,而另一個就有可能讓你覺得很難聽清楚。這其中的奧妙最主要就是因為動態(tài)范圍,如果一段聲音音量最大的時候很大,音量小的時候又非常小,那么這段聲音就會被稱為動態(tài)大,同時你會感覺這段聲音很跳躍,有時會讓人覺得有張力但有時會讓人不舒服,尤其是小音量的情況多時,那么就會影響到清晰。但是反過來一段音量的最大聲和最小聲之間差距很小,那么這段聲音就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結實,被稱為動態(tài)小。和動態(tài)大的聲音放在一起,你就會明顯感覺到它很響,即便它的最大音量并不大。比如現(xiàn)在有一段鏡頭,需要一段交響音樂對情感的烘托,但是音樂的動態(tài)很大,當音樂突然變?yōu)樽畲蟮囊袅?,這個時候恰逢對白的聲音小,那么對白就很有可能讓觀眾聽不清楚。這時候怎么辦呢?用推子控制自然是可以,但是音樂多次的大音量而且很迅速,這會讓人措手不及,那么我們就引入一個有效的工具,壓縮器(compressor)。
如圖1,是在工作站中常用的waves的c1壓縮器,它的界面也具有代表性,硬件的調節(jié)也是一樣的。傳統(tǒng)的壓縮器一般都具有以下控制旋鈕:
1.輸入電平:用來控制輸入到處理器的聲音音量大小,一般情況下不經常被用到。
2.閾值控制(threshold):這個鈕可以說是一個“門坎”,當設置它為某一音量值時,一段聲音的音量高出這個值就會啟動壓縮器開始工作,而低于這個值,壓縮器就不對其進行處理。
3.壓縮比控制鈕(ratio):當聲音的電平音量超過閾值時,壓縮器就要開始工作,開始壓縮。壓縮比控制鈕就是用來設定壓縮的多少。它用比例的方式來控制。比如2∶1,3∶1或者8∶1等等。前面代表原來的聲音,后面一位數(shù)字是代表輸出。現(xiàn)在好比有2db聲音超過閾值,那么壓縮器處理后就只有1db輸出,這就是2∶1的含義。以此類推如果有4db超過,那么在2∶1情況下,最后就只有2db輸出。同樣如果是8∶1的話,那么超過8db的聲音就會只有1db輸出。
4.動作時間控制鈕(attack):該旋鈕改變壓縮器對電平超過后的反應速度,值越小代表反應速度快,如果反應速度相對過快,會讓聲音變的鈍,沒有音頭,但如果相對過慢,就會讓聲音開始的過大音量逃過壓縮器的處理,造成聲音過大。
5.釋放時間控制鈕(realse):該旋鈕控制的是聲音落回到閾值以下,壓縮器在多長時間內恢復到不做處理打壓音量的狀態(tài)。越小代表恢復的時間越短,過小會讓人覺得有大吸氣的感覺,恢復過慢又會導致小音量的聲音將會丟失。
6.輸出音量控制鈕(output gain):這個控制鈕能改變輸出的音量,有時候一段聲音被壓縮的太厲害,會讓聲音很低悶,這時候就需要用這個旋鈕來給點提升做為補償,多提升一點會讓聲音更響,更結實更厚重。
在影視作品中,壓縮期常被運用于自動調整聲音的比例,尤其是音樂與人的對白之間,要時時注意讓音樂處于控制之下,隱藏于對話聲源之后,除非有特別的需要。有種極端形勢的壓縮器叫限幅器(limiting),它沒有ratio的調整,直接將閾值以上的音量切除。
動態(tài)處理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壓縮器了,接下來就是噪聲控制器,如圖2。
噪聲控制器其實和壓縮器的控制正好相反,它是使低于閾值的聲音消失,一般不用調比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直接切掉。但如果是擴展器的話,就可以調聲音的切去比例了,和壓縮器中的ratio一樣。不過正好相反的是,噪聲控制器中的動作時間控制鈕是代表聲音低于閾值后處理器進入處理的反應時間,而釋放時間控制鈕則代表聲音高于閾值后,處理器恢復到不做處理時的反應時間。
在前期錄音素材運用多的影片后期,噪聲控制器會被經常用到,因為很多在室外等場景錄制的聲音是充滿了噪聲,這時候就要利用噪聲控制器消除它們,讓人聲變的清晰干凈。
到這里,聲音處理器的主要部分我們就介紹完了。從這期開始我們就來進入制作的關鍵,后期制作環(huán)節(jié)的了解,在我們后面的講座,前幾講所了解的設備基礎知識都將被運用到實際的制作中,大家也會因此更加深切的了解到這些設備的用處。
數(shù)字技術發(fā)展到了今天,給電影電視的后期制作帶來了很多方便。非線剪輯系統(tǒng)在當今已經是非常普及了,很多朋友在家中的電腦上也可以完成很多剪輯的任務。當然錄音技術發(fā)展到數(shù)字化的今天,許多方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原本在模擬錄音的年代剪輯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在現(xiàn)在看來簡直是輕而一舉,當然模擬時代的聲音有那個時代的特征,在今天仍然不能說數(shù)字聲音就絕對的比模擬好,不過這些問題都是處于聲音的審美角度來談。做為使用者來說數(shù)字技術當然是很好,原本眾人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今天卻越加的個人化,甚至我們每個人用個人電腦就可以完成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工作。
在前期錄制的聲音分為兩種性質,一種是模擬或者磁信號,數(shù)字磁信號記錄,另一種則是硬盤數(shù)據(jù)記錄。后者是在純數(shù)字錄音設備狀況下才能做到。在電影電視拍攝中,有通過數(shù)字硬盤錄音,后期直接在工作站剪接。常用的方式是拍攝時將聲音錄在錄像帶上,現(xiàn)在的高清帶上也能提供高格式的記錄,這樣一來錄音師只需要前期將聲音保證錄的相對沒有瑕疵,聲音就可通過調音臺進入攝像機,可以保持很好的同步。那么在后期就要通過采集將影像和聲音同時采錄到硬盤上。往常先要在經過片子粗剪之后,才能把大概的聲音粗剪的文件送到音頻工作站里細加工。隨著數(shù)字產品的發(fā)展,數(shù)字音頻卡價格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現(xiàn)在不到千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一塊能完成很多音頻工作的專業(yè)聲卡,當然隨著價錢的,不同聲卡的質量也不同,這里的質量只的是聲音的質量,還有是否真正達到一些指標的要求。不過現(xiàn)在最一般的專業(yè)聲卡也可以跑的了數(shù)字音頻工作站(只要你的個人電腦配置不是太糟糕),最重要的是要支持Steinberg公司開發(fā)的Asio聲音驅動程序,這個在PC機上對音頻工作站是很重要的,一些低端聲卡也是因為支持這個驅動而能勝任一些音頻工作。現(xiàn)在全世界影視聲音制作行業(yè)最勝行的工作站是美國Digdesign公司出品的pro tools系統(tǒng)
如圖3,圖4是專業(yè)領域稱霸的pro tools HD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都要和相關的硬件一起購買才可以,費用也在十萬到幾十萬不等。當然pro tools還提高LE系統(tǒng),價錢相對便宜,幾千元就可以買到,當然功能是受限制,不過對于一般的制作都是夠用了。
另外,在家用電腦上比較流行的系統(tǒng)還有nuendo,samplititude,sonar還有cubase等,這其中nuendo比較流行,它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功能也很強大。只要你具有專業(yè)聲卡,機器的配置足夠強大,一般的聲音制作任務運用nuendo是完全足夠的。如圖5是其主界面,圖6是其虛擬調音臺。從下講開始我們就全面的介紹音頻工作站的特性以及各種功能,還有聲音后期合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