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
有兩件事情足以讓馮玨成為一種符號:一是20多歲時,一年上百萬美金的廣告業(yè)績,足以讓她成為這個行業(yè)后來者的標桿,另一個是不管在什么場合,她是什么身份(外公是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母親是著名作家宗璞)總是她身上的烙印。
然而,馮玨卻始終是馮玨,一個既有名門之后的氣質,又將現(xiàn)代時尚氣息相融合的商界傳奇女性。
我是個比較沒趣的人
采訪馮玨之前,留在我們印象中最多的字眼是奢華與特立獨行。
“她不過清貧的生活”、“她追逐名牌”、“她系出名門”諸如此類,似乎,除了她顯赫的身世以及1998年為搜狐拿下100萬美金廣告業(yè)績之外,近似完美的馮玨,還是一個瘋狂的物質女郎。
見到馮玨之后,她卻自嘲:“我是個比較無趣的人,沒有別人期待中的戲劇性。在該做什么事的年齡,我就做什么,再普通不過?!?/p>
馮玨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按照一般的邏輯,馮玨本應該成為一個有極度造詣的文化人。因為外公和母親深厚的人文底蘊,足以讓馮玨比所有人都來得更直接。
馮玨的外公馮友蘭,這位1924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國學和哲學造詣堪稱泰斗,是一代國學宗師。馮玨的母親宗璞是一位頗受人尊敬的女作家。她的學養(yǎng)深厚,氣韻獨特。小說《紅豆》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余韻,頗具特色。雖是如此,馮玨卻說,“不愛讀書,大學都是玩過來的?!敝劣谕夤淖髌?,“太深了,看不懂,索性不看了?!笔聦嵣?,她對狄更斯、雨果等古典主義的小說如數(shù)家珍般。
對馮玨來說,文藝是她脈搏中跳動的血液,但上大學時,卻選擇了國際貿易?!靶r候的理想的確是當作家,可我青春期那會兒正趕上經商的年代,社會的評價標準影響了我的理想,甚至連我搞了一輩子文化工作的父母,也支持我能選擇去學國際貿易,雖然他們打心里是希望我能像他們一樣,但父母有時候會為了孩子違背自己的意志?!?/p>
就這樣,書香門第出身的馮玨,脫去了馮氏家族的文化外衣,穿上了“算計”生意的華服。
馮玨的路順風順水,北大畢業(yè)之后,她便進入了富國公司,也許大家現(xiàn)在不怎么熟悉富國,但在20世紀90年代,富國,是一個開先河的公司,它引進了《個人電腦》、《電子與電腦》、《科技新時代》等專業(yè)雜志。是一個對中國IT產業(yè)有深遠影響的公司。
此后,她先后輾轉新聞集團,隨后又走進搜狐公司張朝陽的辦公室,從此,馮玨開始書寫一路傳奇。
在搜狐,馮玨用了一年便開創(chuàng)神話——創(chuàng)造年銷售100萬美金的奇跡。年僅28歲的她便坐上搜狐副總裁的大位。
現(xiàn)代人要內心足夠強大
馮玨說,早些年超常的付出和打拼,常使她的神經經常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憂慮的事情會比較多,但慢慢地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其實都是簡單的。努力工作,只要自己付出100%甚至更多,收獲80%也該感到滿足,因為并不是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F(xiàn)在的她做任何事情都處于簡單的放松狀態(tài),“人不管在什么時候,要懂得知足,幸福感強點人會生活得輕松些?!?/p>
作為TOM的副總裁,馮玨在這個位置上已經有些年頭,這和出道初期的馮玨相比,多了一絲沉穩(wěn),少了些許莽撞。馮玨說,更年輕的時候,年少輕狂,不畏前途,所以常常透支自己?,F(xiàn)在不同了,經歷些事情,也明白更多事理,傾情拼搏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但事實上,“幸福感和財富不會成正比的?!?/p>
馮玨不信宗教,在她看來,信教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人,每一個人,都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來面對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面對這個越來越不可把握的未來。馮玨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但不是理想主義者。“如果沒有夢想的話我不會覺得生活有意思!”但馮玨也明白理想能不能實現(xiàn)更為重要。
在馮玨的理想里媒體是她的最愛?,F(xiàn)在的她雖早已在IT界成為一個風云人物,但她對曾經熱愛的媒體行業(yè)依然保留著真摯的熱愛。“我最想做的是雜志的出版人,辦一本社會類的雜志,更多地關注整個社會。”
對公司,她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現(xiàn)在網(wǎng)絡競爭非常激烈,只有保持著安靜平穩(wěn)的心態(tài)才能贏得勝利”。以前,馮玨覺得一個產品做得不夠好,只要營銷做好就可以了。但現(xiàn)在她認為,該把科技當成生產力才是最關鍵的。
“只有感到滿足和幸福感,才可以更好地平衡生活、工作中的困難,就會生活得更加愉悅?!?/p>
真奢華與物質無關
馮玨外表冷峻,內心狂野。她熱衷于變化,喜歡新鮮的事物。作為女性,她酷愛華服,喜歡享受美食;也聽周杰倫,但你想象不到,她還喜歡歐洲史。
馮玨似乎是一個矛盾體,因為周杰倫和歐洲史的跨度貌似有些大,因為,這并不是共同的審美區(qū)間,但卻天然在馮玨的身上融合。
和眾多愛美的女性一樣,她也喜歡有品質和有文化沉淀的品牌,Prada、Armani是馮玨的最愛。但她并不認為這就是奢侈。奢侈是什么?對個人來說,奢侈是個個人的支付能力有關的。所以,當你所消費的物質在你支付能力之內,那還叫作奢侈嗎?顯然這個定義需要修正。
作為女人,馮玨坦言,“我想我是屬于比較貪心的那種?!辈贿^關于‘不過清貧生活的那個著名論調,馮玨感覺很委屈,“我只不過是喜歡舒適的生活,我也不希望自己是一個物質豐富而精神貧乏的空洞女人。”比如,她喜歡和朋友聊與工作無關的話題,喜歡養(yǎng)花,喜歡游泳,僅此而已。
在馮玨的認識中,真正的奢侈,似乎和物質無關,因為對超強工作的馮玨來說,擁有自己可以獨立支配的時間做到真正的釋放自我,才是一種真正的奢侈,那樣的奢侈,算起來,還是她在SOHU時代享受過了。說這話的時候,馮玨的眼中還透露出迷戀。
享受運動的快樂
“科學證明,運動時人身體會分泌一種快樂的酶。”馮玨笑著說。
馮玨很多年沒打網(wǎng)球了,去年冬天學會了滑雪,現(xiàn)在,她會邀朋友打高爾夫,或是游泳。她最不喜歡在跑步機上跑步,那種目的性太強了會讓她覺得枯燥。她經常游泳,因為游泳對身體不會造成損害,“在水里,人是很放松的”。
馮玨很忙,日常都排滿了工作,滿世界跑,是個閑不住的人。外人只見馮玨或華衣美服地穿梭于各個時尚Party,或飛來飛去,面對這樣的日常生活,馮玨說有時忙得沒有時間思考:“我們面對工作,面對壓力,面對人群,面對偶爾的憤世嫉俗,惟獨沒有多少工夫面對自己,但我們需要內視。”現(xiàn)在對她來說,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時,反而能想一些問題。
Q&A快問快答
Q:遇到特別大的壓力時,會用什么方式減壓?
A:游泳。
Q:如何看待慈善事業(yè)的?
A:慈善是要發(fā)自內心的關懷,可能有的人會有很多種動機,我覺得不管怎樣,應該保持寬容的心態(tài),不要過多地苛責別人。
Q:如果有一個十天的假期,最想做的是什么?
A:在家呆著,看書,聽音樂。
Q:目前的生活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tài)了嗎?
A:應該算吧,每天忙于工作,每天努力地付出,自然會感到充實。
Q:為什么總能感受到快樂?
A:我的快樂是源于我在盡力追求某種事物過程中得到了什么,我不會不顧一切地去做什么事情。而且我要在保持舒適生活的狀態(tài)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