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AIS信息的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及其算法與仿真

    2007-06-01 12:30:30王當利黃立文
    船海工程 2007年2期
    關(guān)鍵詞:會遇本船局面

    王當利 黃立文

    武漢理工大學(xué)航運學(xué)院 武漢430063

    基于AIS信息的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及其算法與仿真

    王當利 黃立文

    武漢理工大學(xué)航運學(xué)院 武漢430063

    針對全自動無人駕駛船舶研制的核心之一,需要一個成熟而實用且與現(xiàn)有航行方法、規(guī)則和規(guī)章相一致的智能避碰專家知識庫,提出可用于構(gòu)建這種知識庫的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并給出相關(guān)的計算機流程圖,對該模型進行編程仿真的結(jié)果表明該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智能 避碰 知識庫 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

    現(xiàn)代電子設(shè)備、計算機技術(shù)、衛(wèi)星和通訊設(shè)施能使船舶控制人員更清楚地掌握船舶的相關(guān)情況,但是關(guān)于無人駕駛船舶的研究卻進展緩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個能為航海人員、專家和學(xué)者所接受的自動航行和自動避碰程序[1]。船舶自動避讓技術(shù)是實現(xiàn)從現(xiàn)階段的單人駕駛臺到下一階段的單人船舶,直至最終實現(xiàn)無人駕駛船舶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關(guān)鍵技術(shù)[2]。

    1 船舶自動避碰模型概述

    1.1 應(yīng)用條件

    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工作原理見圖1。

    圖1 船舶自動避碰模型

    應(yīng)用條件為在開闊洋面上,船長在50 m及50 m以上的具有AIS的機動船[3]。

    1.2 具體含義

    “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以下簡稱“規(guī)則”)根據(jù)能見度的不同,將兩船相遇分為能見度良好下(互見中)兩船相遇和能見度不良兩船相遇兩種情況,在前一種情況下存在對遇,交叉相遇和追越三種局面,在后兩種局面下,兩船又有讓路船和直行船(義務(wù)船和權(quán)利船)之分[4]。根據(jù)“規(guī)則”精神,在存在碰撞危險的情況下,采取避讓行動的時機隨能見度和會遇局面的不同而各異,船舶采取的行動應(yīng)使雙方通過時的最近會遇距離(DCPA)大于等于安全會遇距離(Safe DCPA),Safe DCPA根據(jù)兩船船長、當時天氣情況等而定[3]。

    2 各避碰指標的計算流程圖

    來船位置、SOG、COG都可從AIS接收機中讀取,本船位置、COG、SOG等可從GPS接收機中獲得。GPS船位存在一定跳躍性,須經(jīng)卡爾曼濾波處理。當然,理論上可以證明,只需兩個時刻的船位即可求出SOG和COG,具體證法從略。需要計算的參數(shù)為DCPA、距最近會遇點的時間TCPA、來船與本船的航向差、來船距離,輸出量為本船航向和航速,見圖2。

    3 對遇局面和交叉相遇局面下的仿真及其結(jié)果分析

    3.1 對遇局面下的仿真及其結(jié)果分析

    對遇局面下的自動避碰示意圖見參考文獻[3],其各指標的變化曲線見圖3。圖3中橫軸為開始仿真的時間,縱軸為兩船間距。

    假設(shè)當時天氣條件符合氣象條件等級3(等級劃分見參考文獻[3])的情況,本船參數(shù):COG 314°,SOG 20 kn,200 m長;來船參數(shù):COG 134°,SOG 15 kn,150 m長。兩船所用舵角大小和轉(zhuǎn)舵速率采用了同類型船的數(shù)據(jù),讀取來船數(shù)據(jù)間隔為2 s。根據(jù)參考文獻[3]得知,Safe DCPA為2 037.2 m(1.1 n mile)。從圖3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流逝,兩船間距和TCPA逐漸減小,DCPA和本船偏航距離均為0;當間距小于等于11 112 m(6 n mile)時(約451 s),各自向右轉(zhuǎn)向,DCPA和本船偏航距離都逐漸增大,約1 179 s時DCPA達到最小值(2 042.3 m),本船偏航達到最大值(2 042.3 m),TCPA為0;隨后兩船各自向左轉(zhuǎn)向,兩船間距和DCPA逐漸增大,且等值,TCPA始終為0,本船偏航距離逐漸減小,直至兩船回到計劃航線,偏航為0,仿真結(jié)束。

    不難看出,兩船采取的行動符合國際避碰規(guī)則對于在互見中和能見度不良時兩船采取行動的要求,仿真的DCPA最小值為2 042.3 m,與設(shè)定的2 037.2 m相差5.1 m,誤差主要是由于仿真程序在讀取數(shù)據(jù)和計算時需花費一定時間而產(chǎn)生。誤差率為2.5‰,對于萬噸級船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且實際的DCPA最小值大于Safe DCPA,偏于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種仿真結(jié)果顯示,即使本船一方采取避讓行動,兩船也可安全通過,只不過所采取的避讓舵角比雙方行動時要大一些,為節(jié)約篇幅,不再展開了。

    3.2 交叉相遇局面下的仿真及其結(jié)果分析

    交叉相遇下的自動避碰示意圖見參考文獻[3],其各指標的變化曲線見圖4。

    除來船參數(shù)的COG為201°,SOG為15.0 kn外,其它參數(shù)與對遇局面的相同。Safe DCPA仍為2 037.2 m(1.1 n mile)。

    從圖4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流逝,兩船間距和TCPA逐漸減小,DCPA和本船偏航距離均為0;當間距小于等于9 260 m(5 n mile)時,本船向右轉(zhuǎn)向,DCPA和本船偏航距離都逐漸增大,約764 s時DCPA達到最小值(2 061.5 m),TCPA為0,約15 s后本船偏航達到最大值(2 102.0 m);然后本船逐漸向左轉(zhuǎn)向,兩船間距和DCPA逐漸增大,且等值,TCPA始終為0,本船偏航距離逐漸減小,直至回到計劃航線,偏航為0,仿真結(jié)束。

    圖3 仿真對遇局面下各指標的變化曲線

    圖4 仿真交叉相遇局面下各指標的變化曲線

    同樣可知,本船采取的行動符合國際避碰規(guī)則對于在互見中和能見度不良時“義務(wù)船”采取行動的要求,仿真的DCPA最小值為2 061.5 m,與設(shè)定的2 037.2 m相差14.3 m,原因與對遇中的相同。誤差率為7‰,對于萬噸級船而言,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且實際的DCPA最小值大于Safe DCPA,偏于安全。本船偏航距離最大值在最小DCPA之后出現(xiàn),且比Safe DCPA大,這與實際情況相符,說明了仿真的合理性。

    同理,可以仿真“船舶自動避碰模型”中的追越局面,來船雖為“義務(wù)船”,但不采取避讓行動時的會遇局面,以及來船在本船右正橫后的交叉相遇局面,其結(jié)論都與上述兩種局面相似[4]。

    4 結(jié)論

    文中所提出的“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具有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tǒng)的功能,從其計算機編程的仿真結(jié)果來看,典型會遇局面的避讓效果令人滿意,體現(xiàn)了“規(guī)則”、海員通常做法和良好船藝的精神,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探討該模型在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上應(yīng)用的可行性。與人工避讓相比,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計算機控制船舶自動避讓更精確,效率更高,可以大大降低船舶駕駛員勞動強度,減少人為誤差,既省時間,又省燃料,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

    參考文獻

    [1]Jun Kayano,Junji Fukuto,Hayama Imazu,Kazuyuki Igarashi.On a collision avoidance support system for one person bridge ope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ision and Grounding of Ships,2004:81-86.

    [2]王當利.無人駕駛船舶的發(fā)展途徑[J].中國水運,2004(4):139-140.

    [3]王當利.基于GPS,ARPA和陀螺羅經(jīng)信息開發(fā)船舶自動避碰模型及其仿真[J].武漢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交通科學(xué)與工程版,2006(1):136-139.

    [4]蔡存強.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釋義[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69-199.

    The model of auto-preventing collision for ship based on AIS information and its simulation

    WANG Dang-li HUANG Li-wen
    School of Navig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As a core technique in development of the full-automatic unmanned ship,an intelligent knowledge base is necessary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common navigation manners,as well as the curr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of auto-preventing collision for ships that can be used to build up this kind of knowledge base,and puts forward a program flow chart for simulation.The simulating result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ntelligence preventing collision knowledge base COLREG

    U675.79

    A

    1671-7953(2007)02-0129-04

    2006-08-31

    修回日期2006-10-28

    王當利(1962—),男,碩士,副教授。

    猜你喜歡
    會遇本船局面
    基于AIS數(shù)據(jù)的船舶會遇挖掘與分析
    打好同心牌 共筑“根魂夢” 開創(chuàng)港澳僑和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新局面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6
    不同會遇態(tài)勢下目標船行為模擬及其特征分析
    基于AIS數(shù)據(jù)的交匯水域船舶會遇態(tài)勢辨識
    中國航海(2021年1期)2021-03-10 13:31:32
    基于虛擬力的船舶導(dǎo)航建模方法*
    一種基于DBSCAN的船舶會遇實時識別方法
    基于速度障礙的多船自動避碰控制方法
    中國航海(2015年3期)2015-11-29 01:02:53
    “四個結(jié)合”開創(chuàng)基層黨建新局面
    兩船距離與轉(zhuǎn)向避讓難度關(guān)系量化研究
    基于AIS的特定船舶會遇實況分布
    中國航海(2014年3期)2014-11-28 11:17:08
    蓝山县| 比如县| 措美县| 蒙阴县| 靖安县| 新化县| 长宁县| 合阳县| 曲阳县| 清涧县| 桦甸市| 曲水县| 岢岚县| 海门市| 万宁市| 商南县| 来凤县| 甘泉县| 奈曼旗| 安顺市| 宜宾县| 寿阳县| 都安| 库尔勒市| 怀来县| 保山市| 长寿区| 望城县| 龙南县| 慈溪市| 拜城县| 南溪县| 万荣县| 化德县| 怀宁县| 南和县| 沙河市| 肇庆市| 安陆市| 江阴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