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保羅·歐倫特
一九六四年,重達兩千七百噸的貨船“爾·科威特”號船身傾斜,沉到科威特港的海底。要不是因為船上載了六千只綿羊。科威特的政府可能就不會去管它!
科威特政府惟恐羊的尸體腐爛。污染了港口,所以他們要求船舶公司清理這個爛攤子。
但是沒有人知道怎么清理。
科威特政府和船舶公司,都不知道如何從海底撈起數(shù)千只的死羊。
之后,有人想起了卡爾·克洛耶。
他是丹麥的發(fā)明家。有人說,他是一個天才。他的發(fā)明為他賺得好幾百萬元——他的發(fā)明包括腳踏車輪緣襯里、各種廚房用具、防滑公路路面,以及其他有用的專利品,都是他的國際聲譽之所系。
于是,科威特的船主們?nèi)フ铱枴た寺逡?/p>
卡爾說,沒有辦法在海底進行清理的工作,必須先把貨船吊到水面。
船主們同意了。
但是,他們嘗試了所有的傳統(tǒng)吊船方法,全都失敗了。
卡爾說,他要想想辦法,科威特人不久就會聽到他的消息。
他們確實聽到他的消息了。
卡爾派遣一艘小船到科威特港,船上裝設(shè)一條很長的注水水管,以及三百億個像豌豆一樣大小的合成樹脂彈丸。如果能把中空、密封著空氣而有超強浮力的橡膠彈丸,注射進那艘沉船的船艙里頭。那么船本身就會變得有浮力,而浮到海面上來。
卡爾·克洛耶的潛水人員潛進科威特港。他們根據(jù)指示行事。計劃成功了。貨船升上來,龍骨露出水面。任務完成了。
卡爾獲得了一筆相當高但卻不算不合理的酬勞——十八萬六千元。
消息傳遍各地。
在格陵蘭的海岸外也有同樣的情況:一艘船沉沒了。船主去找卡爾·克洛耶。船也成功地浮起來了。
英格蘭外海也有同樣的情況,克洛耶受托前去救援。
最后,荷蘭的凡·登·托克——歐洲最大的海難營救公司——與發(fā)明家克洛耶合作,如虎添翼。今日,人們照例使用合成樹脂彈丸來使沉船浮升,而這是不久以前做不到的。
如果卡爾·克洛耶能夠為他的這種方法獲得專利,那么他可能真的會財源滾滾而來。然而,他卻無法為一種已經(jīng)存在的觀念獲得專利權(quán)。
因為卡爾的“空塑膠彈丸”的想法是“借用”的。他在一本雜志上讀到類似的事。他所讀到的內(nèi)容。敘述一艘下沉的游艇被塞滿了乒乓球而浮到水面!
天才發(fā)明家和工程師卡爾·克洛耶記得自己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一份雜志中讀到此事。
那是一本漫畫書。
卡爾·克洛耶這位天才背后的天才是華德·迪士尼的“唐老鴨”。
(于世杰摘自《臺港文學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