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湛秋
在人類生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誘惑是無所不在的。
嬰兒一睜開眼睛,母親的乳頭便是誘惑。細雨淋濕了花園,使人留連忘返。帷幕輕輕拉開,舞臺像磁石吸住了眼睛。財富和名氣當然更是強大的誘惑,甚至年輕女人的勻稱而豐滿的身段,自然會勾動男性的欲念。千色百味,萬般嫵媚,都向外界擴散那誘惑的波紋。
但是,這種種誘惑是有罪的嗎?形形色色的宗教和囿于宗教思想的人對誘惑都存在恐懼的心理。他們認為人要達到完美的境界就要拒絕外界的誘惑,要“心無雜念”“六根清凈”,要狠斗“私”字一閃念,要像“柳下惠坐懷不亂”。顯然,這種“修養(yǎng)”是很困難的。于是,他們只好怪罪于客觀的誘惑。如果沒有精美的建筑,如果沒有美酒佳肴,人們是只會習慣于寒舍粗茶,不會萌生占有更美好的“罪惡動機”。這樣,一個艷麗的女人自然比一個丑陋的女人更可惡,更危險,因為她更具有誘惑力。
牧師摸著你的頭,用最柔美的聲音透向你的心扉:他要你懺悔。懺悔什么?就是懺悔你受到了什么誘惑,你的心靈里又萌生了什么欲念,甚至你在這種欲念的驅(qū)使下干了哪些上帝認為“有罪”的事情。于是你流著淚懺悔:你曾偷偷地吻過鄰家的姑娘。
在一個很古怪的會議上,所有的眼睛都逼向你,要你交待你“成名成家”的丑惡靈魂。會議是如此的莊重,雖沒有教堂那輝煌森嚴的建筑,雖沒有牧師那大手的撫摸,但你同樣流出了眼淚……你終于認識到自己的丑惡已不可救藥,不可改造。
秋天的樹葉一次次地飄落,這并不是最后的插曲。
于是,一些人最后勝利了,一些人最后屈服了,屈服者開始變老,又去征服新的未懺悔的一代,又成為勝利者。但是,這種意識始終不可能覆蓋人類。
可憐而又可愛的夏娃,終于經(jīng)不住“禁果”的誘惑,忍不住內(nèi)心的沖動,還是吃了禁果。她并未死亡,而是懷孕了。她給世界釀造了更多的人的花朵。
顯然,這種種誘惑是不可抵抗的,因為它來自人的本性,大自然的本性。它可能被壓抑,可能被掩飾,可能被淹沒,可能被扭曲,但是它不可能不存在。如果這種基因失去了,人也就不再是人,大自然也就不再是大自然。
每一個人,每一種動物和植物,都是誘惑者,也都是被誘惑者,這也就是它的存在價值。
整個人類,就是在不斷的誘惑與被誘惑中前進的。因誘惑而沖動,因沖動而欲望,因欲望而享有,因享有而勞動、創(chuàng)造。
是的,我們的精神太萎靡了,因為我們?nèi)鄙僬T惑。單調(diào)統(tǒng)一的房子,清一色的藍灰服裝,能有什么誘惑?又能誘發(fā)出什么創(chuàng)造力?太陽每天都照射著我們,用七色的彩光來滋潤我們。太陽喜歡那有誘惑力的生活。
因此,我們不僅不要害怕誘惑,而要制造誘惑,像培育千萬種奇花異草。我們城市里每一座房屋,都有不同的格調(diào)、風采;每一個女人,都有不同的服飾、打扮;游樂園的新奇;科學中的奧秘;登山、漂流的冒險……
只有為各種誘惑所煽動,才能激發(fā)人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感到人間的樂趣,感到生命的匆忙,感到要加強生命的節(jié)奏。
世界因而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誘惑力。
(袁聞達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