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寫風花雪月的散文;如今,我轉(zhuǎn)型寫恐怖故事。很多年過去了,讀者遍天下。
這其中,不乏一些狂熱的讀者——有人徒步千里來到我居住的城市;有人半夜打越洋電話;有人聲稱默默追隨我十五年,只要換我跟她在一起十五天;有人因為我不接電話,秋菊一樣多次找到我的領(lǐng)導和上級部門投訴;有人經(jīng)常通知我,說周六晚八點在哪哪哪條江邊等我,如果我不到,他會每周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等我,等一輩子……
讀者和我之間,幾乎每個月都發(fā)生很多故事,素材足夠?qū)憥妆緯恕?/p>
最近,似乎就在一夜間,我的視野里涌出來眾多十幾歲的小讀者,他們更加狂熱,完全符合粉絲的定義。
我當然希望讀者越多越好。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小說家。但是,我不喜歡讀者成為我的粉絲,對我滿懷崇拜。這種情感是不真實不可靠的。
讀者尊重我的勤勞,欣賞我的作品,這就夠了。
你可能是學生,你可能在其他行業(yè)工作,但是,你有你自己的姓名,你有你不同于其他人的經(jīng)歷,你有你的夢想,你有你的指紋,你有你的個性和脾氣,你是你。我是一個作者,你是一個讀者。這種關(guān)系才是平等的,正常的。
讀者。這個老詞很莊重。
如今,讀者變成了粉絲,一個尊貴的個體,馬上就變成了缺乏個性特征、盲目從眾、沒有五官的一群。
粉絲,沒有骨頭,軟軟綿綿;沒有韌性,一拉即斷;沒有滋味,跟什么在一起燉就是什么味道……
粉絲的前身是土豆。
我們可能是一個平凡的人,可能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那也不要做粉絲,做一個土豆吧,堅決不要被某種狂熱的風潮摧殘成絲絲縷縷。土豆是完整的,盡管它藏在地下,不為人知,那也是一種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的低調(diào)。
2006年,我在天涯社區(qū)“蓮蓬鬼話”論壇,看到一些寫手剛剛起步就跑馬圈地,紛紛建立自己的粉絲群,感到非常無聊。當時我就在帖子里寫過一些文字,大概內(nèi)容是:周德東很排斥粉絲一詞,很反感某些人故作偶像狀。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我寫故事,你讀了,如果喜歡,留下兩個字——“好看”,這就是最讓我感動的回報。
你可以喜歡一個作家,一個藝人,但只是敬佩和尊重而已。你永遠保持自己的重心,不被任何人所左右。那么,我會為我擁有你這樣的讀者,感到驕傲。
每個人都驕傲地活著。
——本文系《青年文摘·彩版》主編周德東給讀者的一封公開信
[原載2007年第6期《青年文摘·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