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你喜歡還是不喜歡,取決于這種東西所處的位置和時間,比如草就是人們最不喜歡又是最喜歡的植物。喜歡和不喜歡取決于它長在哪里。長在莊稼地里就是雜草,理應(yīng)除掉;長在草坪上就是寶貝,得像照顧自己兒子那樣照顧著。同樣是草,因為長的位置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命運。
近年來,因為注意保護環(huán)境,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人均綠地要達到多少多少,所以人們開始種花種草植樹。就拿我所生活的這所小城市來說,也在如火如荼地種花種草種樹。記得單位門前的路兩邊總是不厭其煩地種草,綠化工人把原來郁郁蔥蔥的當?shù)氐牟葙M力地鏟掉,然后把地翻過來,把土弄得細細的再種上據(jù)說是外國的草。種完了還要用草簾子把它苫好,每天小心地澆水,等草出來了再把草簾子拿掉,然后又是每天仔細地澆水。我想綠化工人照顧自己的兒子也未必照顧得這樣周到。然而那些“老外草”就是不爭氣,不知道是工人沒照顧好還是草本身就是嬌貴不適應(yīng)這里的生長環(huán)境,每年春天一到,那些寶貝就是不發(fā)芽。前年種的已經(jīng)沒有痕跡了,去年剛剛種過的今年又沒有了蹤影,這不,今年又開始種了。草簾子一拿掉,毛茸茸的草煞是好看,可是不知明年它們是不是還是這樣可愛地活著?我每天都為它們擔心,也為那些辛勤的綠化工人可惜。
其實,在沒有種這些寶貝的“洋草”之前,不論是旱還是澇,不論是刮風還是下雨,這里也郁郁蔥蔥地長著蒿子和草,那些土著也自信地綠著,自信地“一歲一枯榮”著,也在為我們的城市起著美化的作用,而且不用澆水,不用松土,不用照顧就長得肥頭大耳的。來年春風一刮,積雪剛剛?cè)芑?,你不用擔心,它們準按時按點探頭探腦地出來。在料峭的寒風中搖頭晃腦地昭示著春天的到來。按照我的想法,把這些本地土著草稍加管理,讓它們整齊一些,修剪得好一些,完全可以擔當起美化環(huán)境、綠化大地的作用。而且這些本地的草適應(yīng)性強,只要是有一點水分和陽光,他們就能虎虎生長。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極低,生命力卻極強??墒俏覀?yōu)槭裁匆屇切┩鈬荼尘x鄉(xiāng)的來到我們這里受罪呢?花著我們大把大把的血汗錢,花費著人力物力,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呢?
每天走在單位門前的路上,看著那些病怏怏的“外國草”我都為它們感到可憐。孤苦伶仃地漂洋過海來到我們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吃不好睡不好到頭來還躲不過死掉的命運,真的是很可憐。其實草和人是一樣的。
前幾日,我們這下大雨。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你看到外邊下雨想到了什么?我說,我想到干旱解決了,今年農(nóng)民可能又能豐收了。朋友非常氣憤地說:農(nóng)民,真是農(nóng)民!你怎么就不能想到下雨可以喝酒品茶呢?其實朋友說的對,我真的是農(nóng)民。雖然我已經(jīng)進城二十多年了,雖然我也是大學畢業(yè),雖然我已經(jīng)住進了高樓用上了自來水和手機,雖然我早就穿上了時尚的衣裝,并且還時常能看一場大片,聽聽音樂會,偶爾還能去咖啡館消費,偶爾還去泡吧,但是我還是一農(nóng)民。我就像門前的那些外國草一樣,沒有“根”的感覺,我一直覺得自己在“飄”著。天氣干旱時為莊稼的饑渴著急,雨水大時為澇災(zāi)擔心。雖然豐年欠年已經(jīng)和我沒有直接關(guān)系了,我還是時時刻刻關(guān)心著年景的好壞,天氣的陰晴。走在大街上我時常不知道自己該去哪里,總是覺得那個“家”時刻在飄搖著。只有泥土的芬芳才能給我最最直接的家的安穩(wěn)和舒適,家的溫馨和寧靜。離開了土地,我的根只好扎在城市的鋼筋混凝土上,這就決定我生活得不會很好。注定我是一位城市過客,一位無處扎根的生長在城市里的莊稼。
那天家里買了新的冰箱,在路邊找了兩位“站大崗”的幫助往樓上抬。其中的一位明顯地有些年齡偏大,而且笨手笨腳的。在把冰箱安置好我給他們找錢的時候,我與他們聊了起來。他們每天站在城市的邊緣,等待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等待城里人的白眼和唾棄,然后掙取微不足道的與他們的付出決不相等的收入。那位年齡偏長的在家里是一位一流的莊稼把式,還是屯子里非常受人尊敬的大事小事缺不了的頭面人物??墒窃诔抢锼荒苓@樣,只是為了那一點點所謂的現(xiàn)金。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再一次看見了路邊那些背井離鄉(xiāng)的草們。不知他們何時能衣錦還鄉(xiāng),或者客死他鄉(xiāng)。這是兩種必然的結(jié)局,不會有第三種。
我又想到了那些孤苦伶仃漂洋過海無依無靠的外國草們。他們和我一樣,在生活中飄著。唯一不同的是我還活著,可他們就不一定了。還有那些被鏟掉的本地土著的草們,也是可憐,本來可以好好的生長著,只是因為一些不英明的決策,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權(quán)利,成了官僚主義的刀下鬼。但愿他們的冤魂,那些外國草和本地草們的冤魂,能原諒這些缺少知識和文化的官僚們的錯誤。
買一本樸素的書真難
從成都去九寨溝,就想在成都買一本有關(guān)九寨溝的書。在去之前了解了解神奇的九寨,對旅游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跑了幾個書店,沒有找到一本我相中的書。有關(guān)九寨溝的書倒是不少,可是不是圖片就是畫冊,再不就是云山霧罩的沒根沒底的傳說神話,有的還配了光碟。這些書的共同特點是精裝,豪華,富貴。對于我這樣一個窮人來說實在是奢華了一些。而且它們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書。我想要的是樸素、原始、真實地介紹景觀景點的書。但是直到我到了九寨溝也沒找到一本我想要的書。
聯(lián)想到以前到過的許多景點,大多如此?,F(xiàn)在到書店看看也是大同小異,質(zhì)量好的書不多,但是外包裝卻越來越精,越來越豪華。彩印、覆膜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算什么了,軟精裝、硬精裝、凸版、凹板、燙金、燙銀、布紋,還有形形色色的進口紙等等。有的還配上了光盤。花樣翻新,應(yīng)有盡有。印刷技術(shù)的改進和印刷水平的提高為豪華書的出版奠定了物資基礎(chǔ)。
從書架上拿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買的一些書,大多是很樸素的,書的價格也不高。上海譯文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外國文學名著,書皮就是普通的銅版紙,雙色印刷,封面是黃綠相間的小格子,加上書名、出版社名、作者名,純樸、自然,至今讓我難以忘懷。每本書的價格也就是幾元錢,超過十元錢的很少。為了有說服力,列舉幾個例子:上海文藝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顯克微支的《十字軍騎士》上下卷才2.25元;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的伐佐夫的《軛下》600頁才1.80元;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定價4.55元;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的《謝普琴科詩選》430頁才1.65元。現(xiàn)在這價格的書還有嗎?就連地攤上的盜版書這個價格也下不來了。
現(xiàn)在同樣是那些書,從封面到內(nèi)文都豪華了,一套書動輒就上千元或者幾千元??墒莾?nèi)容還是那些。近幾年又出了一整套一整套的一大箱子一大箱子的豪華書籍。包裝漂亮,印刷豪華。我曾經(jīng)在朋友處仔細的核對過,內(nèi)容和原來的基本一樣,只是換了包裝,其價格就天上人間了。有朋友知道我愛讀書,曾送給我一套“中國古典名著全書”,三大箱子,標價是8880元。外包裝是硬紙箱,彩印,里邊是一層絨布,再里邊是硬殼精裝的書籍。如果放到我的書架子上和我原來的樸素的書籍極不和諧,我真不知道怎么處理這箱子書。我翻了一下大多和我的藏書重復,內(nèi)容也基本一樣。現(xiàn)在你到一些單位的辦公室尤其是領(lǐng)導的辦公室,大多有一書架子一書架子的書,大多也是這種整套的書,豪華,時尚,好看,就是不知道這人是否有時間偶爾地翻看幾本。但是這些書無疑的給這些人裝點了門面。我不知道書價上漲是否和這些裝著有知識有文化喜歡書而又不看書的人有關(guān)?
書的價格飛漲除了物價上漲的因素外,出版社的操作不當肯定助長了書價的飆升。我曾經(jīng)看到這樣的一個數(shù)字,說現(xiàn)在的書價上漲的幅度是物價上漲幅度的300%,不知道這個數(shù)字是否準確?但是書價上漲過快過猛是肯定的。
真的很懷念那些樸素的書和那些在書店認真淘書的時代。為了找到一本中意的書,一天跑幾家書店。買到的欣喜和買不到的沮喪都令人懷念,畢竟我們有買書的愿望,我們有夢想?,F(xiàn)在真的不愿意去書店了,看到那些豪華的書我就頭暈。也許是自己窮的原因,但是我認為讀書人都是窮人,所以書就應(yīng)樸素,遠離奢侈。
責任編輯 宋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