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日,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600003,下稱“東北高速”)發(fā)布稱臨時公告,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股東大會否決了公司《2006年度報告及其摘要》、《2006年度財務決算報告》、《2007年度財務預算報告》共三項議案。公司目前治理狀況存在問題;6月21日召開的董事會上,亦未對解決上述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未發(fā)出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根據(jù)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公司股票將從2007年7月3日起開始實施其他特別處理,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ST東北高”,股票代碼不變,股價日漲跌幅限制由10%改為5%。由此,東北高速成為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非業(yè)績虧損而被“ST”的第一家。
所謂ST,為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是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的特別處理。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jīng)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jīng)審計的每股凈資產(chǎn)低于股票面值。
股東否決年報,這在中國上市公司中堪稱史無前例,甚至于監(jiān)管部門都非常驚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聳|北高速的股東否決年報呢?根據(jù)東北高速的公告顯示:第一大股東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公司(下稱“黑龍江高速”)和第二大股東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林高速”),均指出根據(jù)東北高速股改方案公告,兩大股東承諾“免收2006年度東北高速9億元借款的利息,年末計提利息5184萬元,贈送給東北高速”,但是東北高速沒有進行賬務處理,股東權(quán)益沒有得到體現(xiàn)。黑龍江高速同時要求東北高速2007年的財務預算進行調(diào)整,相應提高哈大路和長平路的養(yǎng)護支出。
黑龍江高速和吉林高速,均對東北高速年度決算計提的通行費超收分成獎金1097萬元表示了質(zhì)疑。黑龍江高速表示東北高速2005年度股東大會已承諾取消,董事會不能失信于股東。而吉林高速則指出,由于東北高速年初制定的通行費收入增長比例偏低,大股東不同意按此增長比例計提以及和發(fā)放超收分成獎金掛鉤,東北高速也曾表示同意不實行。
第三大股東華建交通經(jīng)濟開發(fā)中心(下稱“華建交通”)則指出,“2007年獎金要在2006年的基礎上增長94.9%,實在太離譜”。對于大股東贈送給東北高速的資金利息沒有在財務決算中反映,華建交通和前兩大股東意見一致。
東北高速公司治理乏善可陳已非一日之“寒”。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董事會即成為大股東的“戰(zhàn)場”。2005年中行巨額資金被騙案中,東北高速作為一家重要的相關公司更暴露出公司內(nèi)部“股東不和、關系緊張”,甚至2005年即已到期的董事會一直未能換屆,超期服役至今。原董事長張曉光因涉嫌刑事犯罪于2005年7月被免去董事長職務后,東北高速居然未選出新董事長,造成公司長達兩年的董事長缺位。
顯然上述情況已經(jīng)令監(jiān)管層不能再等閑視之。據(jù)悉,7月2日,上交所致函東北高速三大股東,要求盡快啟動董事會換屆,同時還專門抄送給黑龍江、吉林兩省政府,呼吁相關單位重視并解決東北高速人事問題,并決定以東北高速董事會換屆為核心的人事管理方面下手,催促有關方面完善東北高速治理結(jié)構(gòu)。而監(jiān)管層選在當下“ST”東北高速亦有其匠心——在強調(diào)以完善的公司治理來提升上市公司質(zhì)量的當下,上市公司必須讓公司治理真正落實到位,而不僅僅是裝點公司門面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