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我的肚子都快撐爆了。樂樂姐姐,你做的湯“味道”怎么這么鮮呀?
:呵呵,很簡單,加上“味精”,讓你一次喝個夠!
:真有這么神奇?就那些像鹽又像糖的小不點兒,就能讓你成為廚房里的大師。
:沒錯,味精就是廚房里的調(diào)味大師。
味精檔案袋:味精是一種白色晶體,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英文縮寫為MSG。味精是調(diào)味品,也是營養(yǎng)品,食后可直接被人體吸收,成為人體細胞的基本組成部分。
:我真佩服味精的發(fā)明者,讓我們嘗到了人間鮮味。
誰發(fā)明了味精
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池田野菊教授在家用餐時,發(fā)覺當天的湯味道十分鮮美,而這碗湯與往日的不同之處在于,湯里多放了一些海帶。于是,他就仔細地研究起海帶的化學成分來。經(jīng)過半年的時間,他終于從海帶中提取出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zhì),將它放進菜肴里。能夠使湯的鮮味大大提高。
池田野菊把這種物質(zhì)定名為“味精”。后來,他還發(fā)現(xiàn)了用小麥和脫脂大豆做原料提取味精的方法,使味精的生產(chǎn)在全世界迅速普及開來。
:原來發(fā)明的靈感就在偶然問。什么時候發(fā)明的靈感才光顧我呢?
:嘻嘻,但愿靈感也能光顧我!
:你們倆別逗了,我們?nèi)ノ毒珡S打探一下,看一看這一顆顆味精究竟是怎樣誕生的。
味精的生產(chǎn)過程
我國的味精廠,大多以糧食為原料,如玉米、大米、小麥等。目前我國多采用發(fā)酵法生產(chǎn)味精,首先將各種糧食制成淀粉,然后將淀粉進行糖化,加入菌種進行發(fā)酵產(chǎn)生谷氨酸,再經(jīng)過等電育晶、冷卻分離、中和、除鐵、脫色、結晶、分離、干燥等工序便制成了純度很高的味精,為市場上增加了一種安全又富有營養(yǎng)的調(diào)味品。
:盡管味精是從糧食中提取的,但因為其中含鈉,所以,一樣要注意食量。
友情提醒:谷氨酸是腦組織氧化代謝的氨基酸之一,所以,谷氨酸對改進和維持丘腦的機能十分重要。此外,它還有降低血液中氨含量的作用,可作為精神病人的中樞及大腦皮層的補劑,還可改善神經(jīng)有卻陷的兒童的智力。但味精吃多了會口渴,因為味精中含鈉,而這恰恰是對血壓不利的一面,與食鹽的弊端相似。
:原來是鈉在搗鬼。難怪我越喝越口渴,越口渴越想喝,呵呵,我再喝一碗。樂樂姐姐,我媽媽做菜也放味精了,怎么沒有你做的味道鮮呢?
:小饞貓!其實,使用味精也要講究方法。我這就把秘方告訴你們,回家傳授給爸爸媽媽吧!
告訴爸爸媽媽味精的使用方法
1.因為味精在70℃-90℃時溶解度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20℃時,即變質(zhì)為焦谷氨酸鈉,不再產(chǎn)生鮮味。所以烹飪時,宜在菜品出鍋時放入味精;拌涼菜則需用熱水將味精化開后使用。
2.堿性較強的食物和酸性食物使用味精效果不佳。
3.特別鮮的原料不宜用味精。如蘑菇、雞、魚蝦,以免本味被味精掩蓋。
4.嬰幼兒應少食味精,因其中的谷氨酸鈉會與嬰幼兒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易被吸收的谷氨酸鋅隨尿液排出,導致嬰幼兒缺鋅。
5.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超過6克。
:哇,食用味精居然有這么多講究,好難記哦。還好,我的志向不是當大廚!
品“味”大師
:豆子,你在品什么呢?
:味精唄!我想看看它是怎么產(chǎn)生鮮味的?
:那你嘗出鮮味了嗎?
:啊吐,好難吃,吐吐吐。舌頭發(fā)麻,一股怪怪的味兒。
:笨豆,味精只有放到溫度80度左右的食物里才能發(fā)出可口的鮮味,直接吃你只會品出一種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怪味。
樂樂姐姐揭秘:
味精是如何產(chǎn)生鮮味的?
人的味覺器官中存在著專門的氨基酸受體。當味精被人們食用時,刺激位于舌頭部味蕾的氨基酸受體,就能使人感受到可口的鮮味。
觀察
用放大鏡觀察舌頭,發(fā)現(xiàn)舌頭上有很多微小的顆粒,它就是味蕾。
:味蕾?就是它告訴我們食物是什么樣的味道?
:對,味蕾將嘗到的味道轉(zhuǎn)成神經(jīng)信號,輸送到大腦,告訴我們,這是苦味還是甜味。
味蕾分布在哪里
在我們的咽喉、口腔黏膜、上腭都分布有味蕾,但舌頭上的味蕾最多,達300顆,密度最大,上顎次之,而喉部則更次之。味蕾的再生能力極強,受損或割去后馬上又能長出新的味蕾。實際上我們只有4種基本味覺。你知道是哪4種基本味覺嗎?
(重慶 鄒佳洋):我知道,就是苦、甜、酸、咸四種味道!
:完全正確!
你知道嗎
味蕾在濕的時候更敏感。因為食物分子在水中溶解后更容易滑進舌頭的乳突中。
小實驗
準備一杯醋、一杯糖水、一杯鹽水和一杯黃連水,幾根棉簽。
分別取這三種水,用不同的棉簽蘸取,然后在舌頭的前部、后部、前兩側和后兩側分次涂抹,看舌頭的什么部位對這一味道的敏感度最強。 #:誰能告訴我舌頭辨味的分區(qū)?
(廣西 陳倩瑩):我來回答!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頭前部的兩側對成味最敏感;后兩側對酸味最敏感;而舌根則對苦味最敏感。
:答案正確!不過,樂樂姐姐,我也有一個問題:我們只有4種基本味覺,那為什么我們能嘗出各種各樣的味道呢?
樂樂姐姐揭秘:
科學家認為,所謂味道,是由基本味道混合而成,并摻雜了許多食物的氣味。我們可以做個小實驗。
:有點苦。哎呀,你們捉弄我,蒙著我的眼睛給我喂藥水。
:呵呵,現(xiàn)在取下你的鼻塞,看看我們給你喝的是什么?
:嗯,好香的咖啡。我喝的是咖啡?我剛才怎么沒嘗到咖啡的香味呀?
:咖啡的香味不是用嘴嘗到的,而是用鼻子聞到的。
比較一下
當你捂著鼻子吃巧克力豆時,是什么味道;如果不捂著鼻子吃,又是怎樣的味道?
原來如此當你嚼食物時,食物分子就會隨著你嘴里的空氣,進入你的咽喉部和你的鼻腔,讓你聞到食物的美味。而當你的鼻腔不通時,空氣則無法進入?,F(xiàn)在你該明白,為什么我們感冒時沒有胃口了吧?
舉一反三
為什么臭豆腐聞著臭,吃起來卻很香呢?
我能用背身體和頭嘗味道。
誰是品味大王
:品味大王當然是狗了。因為狗能辨別各種各樣的氣味!
:其實鯰魚才是品味大王。因為鯰魚是味蕾最多的動物,它有175000個味蕾,大約是人類的50倍,更有趣的是,鯰魚的大多數(shù)味蕾都長在身體表面,它能在吃下食物前用身體嘗一嘗。雞則是倒數(shù)第一,因為它們只有24個味蕾。而狗只是對氣味更敏感。
考考你
喝中藥時,用什么方法可以減少苦味,讓你覺得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