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玉裝飾品
虢國墓地出土的玉器,除去一定數(shù)量的玉禮儀器,裝飾用玉是出土玉器中數(shù)量最多的。例如佩玉有組合發(fā)飾項鏈、手鏈、多璜組佩等串飾,還有、珠環(huán)、管等幾何形佩飾,以及龍、虎、象、鹿、鳥、鷹、鴿、鵝、蜘蛛、龜、鱉、魚等動物形佩飾?,F(xiàn)擇其主要介紹如下:
1. 玉蜻蜓(圖13),身長4.2厘米,身寬4.1厘米,厚0.4厘米。青玉,呈淺豆青色,局部因受沁呈黃褐色的斑點,微透明,玉質(zhì)細(xì)膩,晶瑩溫潤,為片雕,蜻蜓作飛翅狀,口部有一穿孔。
2. 玉牛(圖14),通高3.6厘米,身長5.6厘米,厚0.7厘米。青玉,冰青色,因局部受沁,有灰褐色的斑塊或斑點,玉質(zhì)細(xì)膩,微透明,單面以陰刻線勾勒出牛的兩角、眼、鼻、肩、胸等部位。呈俯臥狀,兩腿彎曲在地,口部有一圓形穿孔,做工精細(xì)。
3. 玉牛(圖15),通高3.1厘米,身長4.2厘米,厚0.5厘米。青玉,冰青色,因局部受沁,有棕黃色的斑塊或斑點,玉質(zhì)細(xì)膩,微透明,單面以陰刻線勾勒出牛的兩角、眼、鼻、肩、胸、頸等部位。呈俯臥狀,兩腿彎曲在地,口部有一圓形穿孔,做工精細(xì)。
4. 牛首形玉佩(圖16),高11厘米,寬9厘米,厚0.6厘米。青玉,因土沁后呈土黃色。器呈片狀,雙牛角彎曲對稱,角根寬扁,上端尖狀,雙角豎立,“臣”字形目,腮部兩側(cè)外鼓,嘴端有一圓孔。
5. 玉鴿(圖17),長7.5厘米,高3.9厘米,厚0.5厘米。青白色,大部分受沁呈白色。片雕。昂首,曲爪,寬尾。眼、頸部各有一穿。
6. 豬形玉佩(圖18),高2.7厘米,長5.5厘米,厚0.6厘米。青玉,深豆青色,局部受沁有土黃色斑,微透明。躬身而立,長嘴,大耳,短尾。陰線刻扁圓目,下唇處有一細(xì)斜穿。
7. 魚尾龍紋玉(圖19),一對,左邊一件外徑4.1厘米,孔徑1.45厘米,厚0.3厘米;右邊一件外徑4.15厘米,孔徑1.5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有少許黃色斑點,潤而透明。兩件紋飾龍紋相背,紋樣基本相同。頭上有菌狀角,方口,直角,“臣”字目,單爪,魚形尾。一面飾魚尾龍紋,龍身滿飾雙排鱗紋。
8. 盤龍形玉佩(圖20),高4.3厘米,寬1.8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溫潤微透,局部受沁呈黃白色斑塊。透雕。龍作盤曲狀,尾含于口中。龍上唇外卷,下唇下勾,臣字形目,眼角帶勾,長角貼脊。身飾龍鱗紋,角飾蕉葉紋。腹部有一穿。
9. 盤龍玉璧(圖21),外徑6.1厘米,內(nèi)徑1.5厘米,厚0.35厘米。雜玉質(zhì)。扁平體,近圓形。兩面飾對稱陰線盤龍紋,首尾相銜,尾含于口內(nèi)。卷鼻,“臣”字形目,前眼角下勾,大耳,長角后披,爪彎折。身飾鱗紋及云紋。
10. 團(tuán)身龍形玉佩(圖22),高4.8厘米,寬3.85厘米,厚0.4厘米。雜玉質(zhì),受沁呈灰白色。整體近半圓形,扁平體,透雕二盤龍。單面陰線龍紋,外側(cè)盤龍“臣”字形目,披發(fā),卷鼻,張嘴;內(nèi)側(cè)盤龍尾端被銜在外側(cè)盤龍口中。外側(cè)盤龍尾端兩穿,內(nèi)側(cè)盤龍目下有一穿。
11. 銜尾盤龍玉佩(圖23),寬4.1厘米,高4厘米,厚0.8厘米。和田玉質(zhì),碧綠色,大部分受沁呈灰白色。扁平體,近方形。龍透雕作盤曲狀,尾含于口內(nèi)。兩面均飾陰線龍紋。上唇外卷,下唇下勾,“臣”字形目,眼角帶勾,長角貼脊。身飾卷云紋,角部飾云紋。中部有一穿,角上亦有一小斜穿。
12. 玉龍(圖24),長4.3厘米,寬2.3厘米,厚0.4厘米。玉呈豆青色,器身有部分紅色斑塊。扁平體,龍垂首,柱狀角,張嘴,曲腿躬身,尾部上翹回卷,兩面飾簡單線刻紋,方形目,嘴部有一圓穿。
13. 巨冠玉鳥(圖25),高5.5厘米,寬3.6厘米,厚0.55厘米。玉色青白,大部分受沁呈黃白色。片雕。巨冠,勾喙,長尾,立足。兩面紋飾對稱,冠上飾細(xì)如發(fā)絲的陰線羽紋,身飾回紋,尾部飾陰線羽紋。勾喙處有一圓穿。
14. 鳥形玉佩(圖26),高2.4厘米,寬5.4厘米,厚0.5厘米。青玉,淺豆青色。玉質(zhì)溫潤,半透明。鳥形,花冠,勾喙,圓目,立足,大尾。嘴部有一穿。
15. 玉鸚鵡(圖27),通高3.3厘米,身長8.4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褐色,微透明。正背兩面紋樣相同,以陰刻線勾勒出玉鸚鵡各部位,做工精細(xì),線條流暢,鸚鵡頭上有“出”字形巨冠,圓眼,有耳、羽和翅,喙下與爪端各有一穿孔。
16. 玉鳥 (圖28),通高4.6厘米,寬3.8厘米,厚1.5厘米。玉呈冰青色,因受沁腹部有黃褐色斑。小鳥呈站立狀,單面紋飾。做工精細(xì),線條流暢。頭上仰,圓眼,尖喙,翅羽飾細(xì)線卷云紋,尾羽飾成組平行陰刻細(xì)線紋,腹部有一穿。
17. 玉鸚鵡(圖29),通高2.1厘米,寬2.3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微透明。正背兩面紋飾相同,以陰刻線勾勒出玉鸚鵡各部位,頭上有陰刻發(fā)絲樣巨冠,冠邊有牙齒形飾,尖喙內(nèi)勾,有眼,有耳,翅羽飾細(xì)線卷云紋,尾羽飾成組平行陰刻細(xì)線紋,爪端向內(nèi)變曲。無穿,圓雕。
18. 玉虎(圖30),長7.3厘米,高2.9厘米,厚0.35厘米。受沁較重。扁平體。作蹲伏狀,粗尾上揚,尾尖略殘。嘴及尾部各有一穿。
19. 玉狗(圖31),長5.3厘米,高2.9厘米,厚0.5厘米。玉呈灰白色。兩腿片雕。低首,張嘴,曲腿卷尾,作欲臥狀。口及尾處各有一穿。
20. 玉魚(圖32),通長5.8厘米,寬2.6厘米,厚0.2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土黃色。玉質(zhì)細(xì)膩,半透明。魚呈彎曲形,頭、眼、鰭、鱗俱全??诓坑幸粓A穿。
21. 玉鳳(圖33),高12.9厘米,寬3.8厘米,厚0.5厘米。玉呈黃褐色。鳳頭上有巨大的冠,且分為三支,修長的尾巴向上翹起,眼夸張作“臣”字形,長長的勾喙,就像一個身穿燕尾服的紳士昂然挺立,充滿活力。
22. 鳳鳥形玉佩(圖34),高3.5厘米,上寬2.8厘米,下寬4.1厘米,厚0.4厘米。青玉,顏色為青灰色,喙及身體部分有沁色。雙面雕刻,眼圓睜,喙粗壯且向內(nèi)彎曲,冠碩長曲卷,冠端向上呈花瓣狀,尾部豐滿向上彎曲,一小部分向下彎曲,似作足用。鳥翼尾部殘。
23. 蛇形玉佩(圖35),長9.5厘米,頭寬1.8厘米,尾寬1.2厘米,厚0.7厘米。青玉,淡綠色,玉質(zhì)溫潤,透明。蛇呈弧狀彎曲,單面雕刻,雙目圓睜??谕滦荆蚕騼?nèi)彎曲,身上有三豎平行的鱗紋,蛇芯、蛇背中部有兩個穿孔。穿孔是單面鉆孔,正面孔小,背面孔大。雙目為淺浮雕,鱗紋為淺浮雕,蛇身上三條豎紋為陰線紋。
24. 蠶形玉佩(圖36),長5.15厘米,寬1.2厘米,厚0.4厘米。青玉。片雕。蠶為大頭,凸目,首尾分為12節(jié)??诓坑幸粓A形穿孔。
25. 玉豬龍(圖37), 直徑2.6厘米,厚1.4厘米。青玉,乳白色,玉質(zhì)溫潤。整體彎曲成環(huán)形,頭部似豬龍,方形目,吻部前伸。全器中央有一個對鉆而成的圓孔,孔內(nèi)殘留有絲織品和朱砂。
26. 串珠玉佩(圖38),一組共71件顆,通長14.3厘米。由一顆紫紅色瑪瑙珠,一節(jié)紫紅色瑪瑙管,20顆藍(lán)綠色鼓形碧石形,42顆圓形青白色岫玉珠,七節(jié)藍(lán)色圓形或扁圓形碧石管相間串系而成。其聯(lián)綴方式如下:最上端以一顆紫紅色瑪瑙珠及一節(jié)紫紅色瑪瑙管為綱,其下分綴七串珠、管。每串以鼓形碧石珠、圓形岫玉珠、碧石管相間串系而成。
(責(zé)編: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