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中國文化群星閃耀,胡適是其中一顆耀眼的巨星,當時有人稱“天下文章,莫大胡適;一時賢士,盡出其門”。到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留下的是對大師的記憶。世間關于胡適的著述文字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有一本書被譽為“教科書”一胡適的入門弟子羅爾綱所著的《胡適瑣記》,此版本和《師門五年記》合成一本,就成了《師門五年記胡適瑣記》。
羅爾綱記
羅爾綱是當代研究太平天國史的名家,青年時代住在胡適家中,做胡適的助手,同時抄寫胡適父親胡鐵花的遺稿,教授胡適的兩個孩子。他寫了兩部關于胡適的書,一部是《師門五年記》,記述了青年時代在胡適門下求學問道的生活狀況,另一部就是《胡適瑣記》,這是羅爾綱在世時撰寫的最后一部書,細致地記述了胡適治學、從政、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
胡適自稱“但開風氣不為師”,但從《師門五年記》中看來,胡適不但“為師”,而且“好為人師”,甘為老師的大師。
羅爾綱在上海中國公學畢業(yè)后,決心致力于歷史研究,給當時任校長的胡適寫信,請求幫助入研究院。胡適和他商量,希望他能到他家去。羅爾綱因能置身當代大師家中親炙師教,不由喜出望外。
他在胡適家中自認為是一個“抄寫人員”,地位低微,胡適家常名流滿座,心中不免自卑。胡適每次宴客,都會叫上羅爾綱,向客人介紹時,都會特別夸獎他幾句,使客人不致太忽略這個暫時還無名無位的青年人,也使他不致過分自慚。胡適如此愛護羅爾綱的自尊心,使他感受到“融融的春日般的安慰”。
除了生活上的關懷,在學術上,胡適建議羅爾綱調(diào)整研究方向:中國上吉史資料缺乏,真?zhèn)坞y辨,用有問題的史料研究歷史最危險,不如研究中國近代史,史料比較豐富,真?zhèn)我踩菀妆鎰e。他的建議引動了羅爾綱開始太平天國研究的動機。
胡適治學上要求嚴格,羅爾綱因生活所迫,胡亂寫些文章賺稿費,受到胡適嚴厲的批評:“……常作文字,固是好訓練,但文字不可輕作.太容易了就流為‘滑’,流為‘茍且’?!睂τ诹_爾綱廣受業(yè)界好評的《太平天國史綱》,胡適鼓勵贊賞之余,也提出了批評意見,認為“做書不可學時髦”。
對于胡適的批評,羅爾綱謙虛接受,他一直稱胡適為“適之師”,認為胡適的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對他影響很大,終身受用于胡適教他的三個字“不茍且”。胡適卻從未以師長身份自居,在給羅爾綱的信中,以兄弟相稱,在《師門五年記》的序中稱羅爾綱為“我的朋友”。
遇到胡適這樣的師友,是羅爾綱之幸。羅爾綱的記述赤誠坦率,文字質(zhì)樸無華,雖然常大段引用古文和學術論文,但讀來平直流暢,且情誼深長,感人至深。他在自序中說,他要表現(xiàn)胡適作為“一個平實慈祥的學者的教訓,與他的那一顆愛護青年人的又慈祥又熱誠的心”。
世人記述
除了自己的記述,羅爾綱還在書中加上了“世人記述”這個部分。
這些“世人記述”的“世人”很多是名家。葉君健說,當時胡適是個大名人,有很多人喜歡在文章中說“我的朋友胡適”,其實可能僅僅“在某種場合聽過胡適的演講,或者胡適演講后走出演講廳時在門口瞥見過他一眼”。
梁實秋稱胡適大他11歲,所以他從來不說“我的朋友胡適”,提到必稱先生。他講到胡適為聲名所累,有一年胡適和幾個朋友到桂林游玩,所到之處,為人群包圍,情形就像現(xiàn)在的娛樂明星出行。胡適自嘲說: “他們是來看猴子。”
梁實秋認為胡適是“圣人”,性格“溫而厲”,但也有輕松活潑的一面。大家爭看徐志摩的一本圖文并茂的德文色情書,胡適認為這“不夠趣味”,他記得有一張畫,畫著一張床,垂下了帳子,地上一雙男鞋,一雙女鞋,一只貓在仰著頭看帳鉤,這樣的畫才夠含蓄。
李敖的這部《胡適評傳》是以胡適為主角之一的時代的評傳。其目的不僅是“畫”胡適之的“像”,并且還要畫這個時代的像,要畫出這個時代里的大舞臺、畫出它的喜劇和悲劇、畫出劇里的主角和配角、畫出它的場地的布景、畫出布景后面的眾生相,也畫出戲臺前面的千萬只眼睛。
胡適自記
“胡適自記”這一部分,內(nèi)容更多是社會事件和治學筆記。其中有一封寫《復蘇雪林書》,責備她在魯迅逝世后對其加以抨擊。魯迅在30年代寫了很多短文,把胡適挖苦得夠嗆。胡適在給蘇的信中說, “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認為魯迅早期的文學作品和小說史研究都是“上等工作”。蘇雪林非但接受胡適的責備,還把信捐出來給大家看。
另外有一篇記辜鴻銘,辜鴻銘推崇儒家文化,反對新文化,是胡適的論敵。胡適記述有一次和辜同宴,并沒刻意丑化辜,字里行間更多的是歲月的感嘆和故人的情誼。他筆下的辜固然保守,但風趣幽默。辜在席間談笑,稱有一次給“辮帥”張勛過生日,他送了副對子,叫“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擎雨蓋是指清朝的大帽,傲霜枝是指張和辜的辮子。
胡適也有一副對聯(lián)叫: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上聯(lián)講治學,下聯(lián)講處世。上聯(lián)廣為流傳,下聯(lián)知人不多。這兩聯(lián),從《胡適瑣記》和《五年師門記》描述的來看,胡適用來自侃恰如其分。
這兩本書,羅爾綱寫作的時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這次雙書合璧,這是胡適和羅爾綱親切的師友切磋圖,也是胡適的個人史。通過它,可以窺見一點那個時代的政治風云,及當年的名士風骨、生活情趣。我們這個時代,也需要像胡適這樣真正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