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攀爬在塔尖上的祈禱
任何一個到過土耳其的人都會記住第一次看到伊斯坦布爾的建筑群映在空中的輪廓的那一瞬。城市里有許多有趣的建筑,但是讓人最深刻的還是那些帶有圓頂和精致的宣禮塔的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筑就是伊斯蘭教徒朝拜。
與歐洲的其他城市相比,位于歐亞大陸交匯點上的伊斯坦布爾.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經(jīng)受著更多的苦難,經(jīng)歷著更多的撞擊,見證著更多的迷惘。即便多年之后,它已失去了首都之名,卻仍然是朝圣者心里的圣地。
如果來到這座凝固著歷史和宗教的城市,你不用被它隱忍和大度的氣質(zhì)所震懾。因為,沿著一座座伊斯蘭建筑高高細細的塔尖,你的祈禱,一定會被星月聽到。
在這里,清真寺收藏著這座城市的心靈。因為大多數(shù)土耳其人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所以城市里總是一座座清真寺的高塔。
伊斯坦布爾最古老的清真寺是圣索菲亞清真寺,現(xiàn)在被稱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它的前身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后來隨著奧斯曼帝國最終占領了伊斯坦布爾,它被改造成了伊斯蘭的朝拜之所。圣索菲亞清真寺內(nèi)原來有著許多精美的描繪上帝、圣母和耶穌的壁畫,改建時,為了消除基督教的印跡,工匠用厚厚的石灰蓋住這些壁畫,再畫上伊斯蘭圖案。經(jīng)過500年之后,人們揭開了這層石灰,發(fā)現(xiàn)當年的壁畫居然保存完好,色彩鮮艷如常。
在伊斯坦布爾還有一座旨在超越圣索菲亞的清真寺一蘇里曼寺,俗稱藍色清真寺。這是奧斯曼帝國在東羅馬帝國被焚毀的皇宮舊址上,由土耳其建筑家錫南設計建造的。藍色清真寺的圓頂結構吸取了圣索菲亞清真寺的特點,講壇和墻壁上裝飾的可蘭經(jīng)金光閃閃。也許是為了超越圣索菲亞,藍色清真寺的四周樹立了六座高大的尖塔。
藍色清真寺除了周五中午的那次最重要的禮拜,其余時間都免費對游客開放。禮拜時刻,一群群虔誠的信徒進入清真寺,他們必須先在外面洗手洗腳,然后提著鞋子進入寺內(nèi)。男人們在寺內(nèi)席地就位,女人則只能在后側專門的地方入座。當阿訇們登上講臺講經(jīng)說法,每個人的喜怒哀愁,都隨著清真寺高高的塔尖,升向天空。游客只能從西邊的后門進入清真寺,進入前要把鞋放入塑料袋中提著走,而拍攝照片時也不能使用三角架。
地理位置:地處土耳其西北,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馬爾馬拉海交界的地方,也是歐亞兩洲交界的地方。
語言:土耳其語。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
貨幣:新里拉。
特產(chǎn):海泡石煙管、瑪瑙。
特色紀念品:毛毯、皮毛制品、銅像、銀、陶瓷器、刺繡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