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深秋,總是捉蟋蟀和斗蟋蟀的難忘時光。記得那時候的男孩,如果不玩蟋蟀,就像現(xiàn)在的男人不看足球一樣,是很沒面子的。所以說到蟋蟀,幾乎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過去孩子們?yōu)榱俗襟?,可以說想千方百計,自然也吃了不少苦。農(nóng)田里,小河邊,墻角下,只要有“瞿瞿”的蟋蟀叫聲,都會立即蹲下側(cè)耳傾聽,伺機捕捉。那神情毫不夸張地說,簡直就像貓逮耗子似地全神貫注而且富有耐心。那時捉蟋蟀的基本工具,一般是一只黃書包,里面放著尼龍絲蟋蟀網(wǎng)、手電筒、小鏟刀(或螺絲刀之類),還有幾段鋸成10CM左右長短的竹管筒,用來暫放捕捉到的蟋蟀。蟋蟀捉住后讓其鉆入竹管中,兩頭用棉花塞牢,為了保證蟋蟀透氣,還特地將竹管上鋸開一條縫吶。那時我們?yōu)榱讼胱揭恢话賾?zhàn)不殆的“將軍”或是身份不凡的“異種”,不惜翻墻入院,進入了不該進的私家領地。為此,挨罵或者挨打、甚至是被短時間的扣押也是常有的“代價”。這些教訓在當時孩子的心中,都不算什么,盡管一時會有些緊張或恐慌,但只要事情一過,藏在書包里的蟋蟀“瞿瞿”叫上兩聲,一切疼痛與不快都會煙消云散地被忘記。不過有一次的遭遇非常特別,我至今也難忘。
記得小時候我和兩個同學,星期天逾墻進入了一家廠區(qū)捉蟋蟀,“不幸”被兩個值班的師傅拿下。不過,讓我們頗感意外的是,這兩個師傅居然是個“成人惡作劇”者,他們對我們?nèi)齻€小朋友不打也不罵,唯一的懲罰辦法竟是讓我們仨小孩脫下短褲,然后他們用刷子沾些柏油(瀝青),在我們每個小屁股上刷一記。
這一招真絕!因為那時的小孩可沒有汽油之類的溶劑液,而用肥皂又根本洗不凈瀝青,苦了我們幾個小伙伴,怕挨罵先不敢回家,在野外為了磨去屁股上的柏油,只好光著屁股在水泥墻上來回地蹭了。
由此我想起前兩年有則經(jīng)常播放的立邦漆廣告片,廣告在每個小孩屁股上刷上各種繽紛色彩的油漆,創(chuàng)意非常好。聯(lián)想起我們兒時的遭遇,簡直就像當年那故事的“翻版”!只不過當時的版本是黑白片,而如今的版本已換成彩色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