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在世界杯預選賽上蘇格蘭隊主場1比0力克威爾士順利晉級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決賽圈,但就在隊員們下場后想擁抱傳奇主帥斯坦時,他們卻全部呆住了,老人雙目緊閉,臉色蒼白,一動不動,更要命的是,他已經(jīng)整整15分鐘沒有了呼吸。蘇格蘭球迷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多年來一直與斯坦爵士斗爭著的心臟病在年近七旬老人血脈賁張那一刻奪去了他的生命,斯坦身邊一位戴著眼鏡的助手喃喃自語:“足球界的君王死了……”
這位助手的名字叫阿列克斯·弗格森。17年后,弗格森爵士開著車在路上到處轉(zhuǎn)圈——身后有一個排的狗仔隊在跟蹤,在確保這些家伙被甩掉后,爵爺將車拐到另一條小路上開足油門狂奔,并一口氣闖進一家小鎮(zhèn)的醫(yī)院,在那里,他裝上了心臟起搏器,手術(shù)后僅兩天,老頭又自己駕車回到了球隊的駐地和球員一起參加了賽前的新聞發(fā)布會。
上面的鏡頭,看起來像一幕輕喜劇,但對于那些每年都在第一線為球隊殫精竭慮的主帥而言,這種黑色幽默,其實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豪賭,即便頑強到屹立老特拉福德20年不倒的弗格森,也敵不過工作壓力對心臟的摧殘,當你每周至少要承受一次長達90分鐘的心理考驗——喜怒哀樂一應俱全時,沒有誰可以保持每分鐘70次的正常心率。
為什么心臟病偏愛主教練?其實自從斯坦爵士去世之后,并不是只有弗格森一人對心臟病諱莫如深,現(xiàn)任世界心肺康復協(xié)會秘書長的英國醫(yī)學博士達格莫爾也從這起悲劇之后開始致力于研究足球圈內(nèi)心臟病的成因與預防,達格莫爾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足球教練有關(guān)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室纖維顫動、主動脈縮窄、主心室心律不齊、高血壓以及膽固醇指數(shù)偏高,還有一種在運動員中常見的疾病——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硬化,“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導致高齡運動員猝死的病癥”。
然而,主教練并不像球員那般終日在球場上疲于奔命,體力負荷并不大的他們?nèi)粘R矒碛辛己玫谋=『头乐危烤惯@些綠茵場邊的精英是如何與各種疾病走到了一起呢?
家族遺傳史 典型人物:克魯伊夫
1991年,一位44歲,身材瘦削的荷蘭人在妻子的攙扶下來到了巴塞羅那圣保羅醫(yī)院,誰曾料想,這個憔悴不堪的中年人7年前還馳騁在荷蘭的球場上——克魯伊夫,這個令無數(shù)球迷肅然起敬的名字,也不幸成了心臟病陰影籠罩下的一員。
克魯伊夫家族擁有嚴重的心臟病史,他的父親就是死于心臟病。事實上,從接手巴薩開始,克魯伊夫就一直都能感覺到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癥狀,但他一直都在堅持,直到1990年圣誕之后他開始感覺頭暈眼花,才最終決定接受手術(shù)治療??唆斠练虻男呐K病其實也該歸結(jié)于遺傳自他父親身上那種好勇斗狠的玩命性格,荷蘭人從不服輸,凡事親歷親為,那個年代沒有電腦,荷蘭人的執(zhí)教訓練筆記和秩序冊都是自己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在巴塞羅那的7年中,克魯伊夫用掉了無數(shù)塊戰(zhàn)術(shù)板,無數(shù)次地在場邊高聲招呼隊員。1996年,大換血后的巴薩最終功虧一簣未能奪冠,而克魯伊夫的身體也已經(jīng)再扛不住這番折騰,不得不提前淡出江湖,此時的克魯伊夫已是兩鬢斑白、眼窩深陷,比起在拜仁養(yǎng)尊處優(yōu)、稍有發(fā)福的老對手貝肯鮑爾,“球圣”在精氣神上已遠不如比自己還大兩歲的“皇帝”。
生活習慣不佳 典型人物:里杰卡爾德
巴塞羅那隊現(xiàn)任主帥里杰卡爾德是一個不茍言笑、內(nèi)斂沉穩(wěn)的少帥,在場邊從未看到他像老師克魯伊夫那樣斤斤計較,面對媒體非難和對方挑釁也常常低調(diào)處理,一笑了之,這樣一位各方面素質(zhì)都遠遠超越了他42歲年齡成熟度的少帥擁有著全世界最好的球隊,他本不應該擔驚受怕,但里杰卡爾德卻也不幸地成為了“病一族”,前年冬天巴塞羅那就發(fā)生了一次只有助理教練滕卡特指揮比賽、里杰卡爾德卻意外缺席的事件——里杰卡爾德強悍的心臟沒有問題,但肺部疼痛呼吸困難,不得不留在巴塞羅那接受檢查治療。
熟悉里杰卡爾德的人都知道,里杰卡爾德做球員時有一點和老師克魯伊夫完全一樣,那就是煙癮??唆斠练蜃銮騿T時每天要抽兩包煙,而且經(jīng)常在比賽中場休息時躲在洗手間里吞云吐霧,里杰卡爾德比起老師來也不遑多讓,不過黑天鵝有個優(yōu)點或者說是缺點,那就是在訓練場邊、辦公室里、指揮比賽時從不吸煙,但相反的是只要一有余暇,里杰卡爾德會在這已經(jīng)被嚴重壓縮的時間里將整天的煙癮全部鉚足!盡管小羅和埃托奧們免去了二手煙之苦,但對于里杰卡爾德的健康而言,這無疑是更大的災難。 足球圈里有煙癮的人不在少數(shù),1982年世界杯金牌教頭貝阿爾佐特一生煙斗不離手;而去年同樣帶領(lǐng)意大利隊奪得世界冠軍的里皮生平最愛除了游艇,便是古巴雪茄;阿根廷人庫珀沒意大利人這么講究,但是指揮比賽時一支接一支的萬寶路是少不了的。主帥愛吸煙,究其原因,無非是指揮比賽感到焦慮時需要焦油的鎮(zhèn)定作用來緩和情緒,而當緊張情緒加劇時,對香煙的需求也就有增無減。
里杰卡爾德其實應該學學弗格森,爵爺雖然脾氣暴躁,但卻在飲食上極其講究養(yǎng)生——偏愛名酒的弗格森很少收藏蘇格蘭聞名遐邇的威士忌,倒是對紅酒情有獨鐘,紅酒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比起用來擺排場的威士忌而言更加適合主教練飲用,而指揮比賽時弗格森從來都嚼著一塊口香糖,不停地咀嚼不但能活動牙齒和面頰肌肉,還能有效分散注意力、緩解焦慮情緒,就算里杰卡爾德再不信嚼口香糖的其他功效,他也必須得承認,口香糖起碼能去除他那滿嘴煙霧繚繞的口氣。
受刺激過度 典型人物:霍利爾
人受刺激時,第一個反應的器官便是心臟,無論是加速狂跳,還是倏地一沉。足球場上更是如此,英國的ITV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調(diào)查,在一場英超比賽中讓兩隊主教練戴上各種裝置,然后監(jiān)測兩人心率、血壓在比賽中的變化。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比賽過程中,兩位正常心率平均在70次/分鐘的主教練的心率均飆升到190次/分鐘,甚至出現(xiàn)了心律不齊的現(xiàn)象。而此后博爾頓主帥阿勒代斯的現(xiàn)身說法更證明了這一論斷——身材肥碩的“大山姆”休息時平均心率只有每分鐘46次,即便在實驗室設定的最大壓力下也不過每分鐘146次,但在球場邊,每當博爾頓進球或被對手攻破大門時,阿勒代斯的心率猛漲到每分鐘至少165次!
前利物浦隊法國籍主帥霍利爾因心臟病休養(yǎng)時間可謂最長,而他個人對球場上風云突變對心臟刺激的感受不可謂不深:“首先,你的胳膊開始麻木,接著你會感覺有把刀插進了胸膛,然后是一種被人從頭澆濕的感覺,因為你會汗如雨下……”霍利爾心臟病發(fā)是在2001/2002賽季開始后不久,其實早在半年前,霍利爾的心臟已經(jīng)不堪重負,那個賽季利物浦雖然拿下了除聯(lián)賽冠軍外的五個獎杯,但無一不是摸著石頭過河戰(zhàn)戰(zhàn)兢兢,僅以聯(lián)盟杯為例,半決賽客場面對巴塞羅那,主隊全場接近30次的射門次數(shù)令只有一球優(yōu)勢的利物浦疲于奔命,球隊根本過不了半場,眼睜睜地看著里瓦爾多和克魯伊維特輪番向球門施壓,幾乎每3分鐘一次的射門頻率讓霍利爾的心率也迅速地在每分鐘165次的波峰間激蕩,雖然利物浦最終晉級,但霍利爾的心臟已經(jīng)接近停擺,決賽面對瘋狂進攻的阿拉維斯,利物浦上來就被對手連續(xù)破門,艱難追成4比4平之后又要面對金球決勝的延長期,雖然對手的烏龍成就了利物浦人的登頂,但對于主帥而言,心臟經(jīng)受了這樣一番折磨才獲得冠軍,實在有些得不償失。如果不是對冠軍榮譽“死了都要愛”的執(zhí)著,誰受得了那玩意兒啊!
霍利爾不是弗格森,后者在曼聯(lián)20年冠軍無數(shù),更在心臟最強健時經(jīng)歷了曼聯(lián)球迷的輪番轟炸,即便面對冠軍聯(lián)賽決賽大逆轉(zhuǎn)時刻也未曾失態(tài),霍利爾則不同,背負著未能將法國隊帶進美國世界杯決賽圈恥辱的他在本土情愫濃厚的紅軍甫一上任面對的就是百般質(zhì)疑,聯(lián)賽中以近30分的分差被冠軍隊伍甩開更令老帥顏面無光,歐戰(zhàn)屢屢在關(guān)鍵戰(zhàn)役中功敗垂成,責任心和榮譽感極強的霍利爾不可能坐視球隊毫無起色,然而他脆弱的心臟卻一再出賣著他,一場又一場失利的刺激下,已經(jīng)奔向花甲之年的霍利爾轟然倒下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氣又可笑的是,第一個去醫(yī)院看望霍利爾的居然是弗格森,而利物浦球迷的態(tài)度卻不甚積極,因為他們篤信球隊名宿香克利那句激動死人卻也害死人的名言:“足球無關(guān)生死,足球高于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