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留言】父母和子女的隔閡,要用父母和子女的親情來打破。
人到中年煩事多,最頭疼的莫過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中年家長的孩子已經(jīng)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階段,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孩子,在與孩子的交流上很容易發(fā)生障礙。萬一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了偏見,又得不到及時糾正,兩代人之間的矛盾隔閡就會越來越深。
這時候,最需要一個“和事佬”。那么,誰來充當這個“和事佬”,化解籠罩在家庭上空的緊張氣氛呢?
下面這個爸爸的做法,也許能給大家一個借鑒。
家庭戰(zhàn)火
一晃,女兒小學(xué)畢業(yè)了。為了能讓女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一個理想的中學(xué),妻子從書店買回習題集、“奧賽”卷,堆滿了一桌,要女兒天天在家做功課,準備迎接學(xué)校的挑選。女兒自然不高興,提出抗議:“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不是說好,這個暑假要帶我去舅舅家玩嗎?舅舅舅母還答應(yīng)到時候帶我去北京看天安門呢!好啊,你們說話不算數(shù)!”
妻子張口就罵:“一點進取心都沒有!你看東頭的甜甜,放假才幾天,奧賽卷就做了好幾本,哪像你,一天到晚只知道玩!”
妻子開口我都怕三分,女兒怎能招架得住呢。我只好出面打圓場,說:“春節(jié)時沒有想到你小學(xué)畢業(yè)還要參加考試。這長沙、北京今年就甭去了,小孩子只要發(fā)奮讀書,今后有的是機會!”女兒不做聲了,但仍噘著嘴,我知道她心里不服。
其實,我對妻子的這種做法也有些不滿意,但我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她,還是找個機會和她談比較好??蛇€沒來得及談,妻子和女兒之間的矛盾就激化了,還引發(fā)了我和妻子的一場舌戰(zhàn)。
那晚,湖南衛(wèi)視直播“超級女聲”10強決賽。妻子是個“玉米”,聽到李宇春唱那首《當我開始偷偷的愛你》時,她忘情地說:“我要是有一個像李宇春這樣的女兒,會高興得半夜起來打哈哈的?!蔽覔牡乜戳丝醋谝慌缘呐畠?,她沒有做聲。葉一茜PK下去,流淚不止,女兒不失時機地問我:“爸爸,你喜歡葉一茜嗎?”我正在為葉一茜惋惜,就不假思索地說:“喜歡!”女兒接著說:“我也喜歡。我要是有這樣一個又漂亮又溫柔的媽媽就好了!”妻子一聽就生氣了,說:“你爸爸有本事找得著這樣的人嗎?你不要看了,到里面做作業(yè)去!”女兒哭了,說:“就你能講我,我就不能講你!”
女兒已經(jīng)在書桌前坐了一個白天,好不容易看看電視,還要挨罵,我不禁幫女兒回了幾句:“別罵了好不好,罵人能罵出成果嗎?”妻子立刻把矛頭指向我:“你就知道做好好先生!現(xiàn)在不抓緊,到時候拿錢買都進不了學(xué)校,看你的臉面往哪里擱!”
我也沒好氣了,就反擊道:“你一天到晚只知道臉面,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承受能力!”
女兒幸災(zāi)樂禍地教訓(xùn)起我們來:“好了好了,你們都是大人了,該懂事了,別吵別吵,我要做作業(yè)了?!蔽液推拮拥纳鄳?zhàn)就此停止。
事后我想了很久,這母女倆的情緒日益對立,我作為兩方的連接點,不能只是簡單地就事論事、打圓場,要從源頭上化解矛盾,否則家庭戰(zhàn)火會越燒越大。
先讓妻子改變態(tài)度
源頭是什么呢?妻子在女兒面前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從不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和孩子交流,更不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而是讓孩子服從命令聽指揮。這種做法在孩子童年時代或許行得通,但孩子現(xiàn)在大了,判斷力和自尊心都強了,家庭教育再不“與時俱進”,就難免發(fā)生激烈碰撞了。
等女兒睡下后,我主動地和妻子談起今天的事情,先檢討自己不冷靜,讓她消了氣,再推心置腹地和她交換意見,目的就是要她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
我說,你對孩子嚴格要求,推動她進步,這種動機是好的,但你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F(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越來越大,開始進入青春期了,心理越來越敏感,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跟著轉(zhuǎn)變,應(yīng)該以一種平等和寬容的心態(tài)來跟孩子交流。
妻子不服地說,她身上那么多毛病,寬容不是害了她?
我說,其實即便是我們覺得很嚴重的問題,也是隨著她的成長而冒出來的問題,而且多是容易矯正的小問題。但是如果處理得不好,小問題就會在“叛逆”中不斷升級,變成大問題。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不能火上澆油,而是要釜底抽薪。怎么抽?最管用的一招就是主動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平等相向。這樣,孩子沒有抵觸感,許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家庭的氣氛也好了。
妻子最初還有點不以為然,但看到我這樣認真而又入情入理地和她交心,她也就認真地聽了起來,最后接受了我的意見,說:“你說得還是有些道理,看來我是要改變一下態(tài)度才行。難怪女兒和你這樣貼心,還合起來對付我?!蔽倚α?。
從此,妻子對女兒的態(tài)度大有改變。
給女兒一個承諾
自從我們失信,暑假不讓女兒去玩之后,女兒一直耿耿于懷,溫習功課也是心不在焉,偏偏舅舅家的小表弟又打來電話,興高采烈地描述了一番去北京、登長城、在天安門看升旗儀式……女兒一放下電話就抹起了眼淚,說:“天天要我做作業(yè),心煩死了,表弟都從北京回來了!”
見女兒這樣,我想,如果不解開她心里的疙瘩,她的學(xué)習是不會有效果的,考試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績。于是我說:“考試完了,還有一二十天時間才開學(xué),只要考好了,爸爸一定帶你出去玩?!迸畠撼槠f:“去什么地方玩?省城我經(jīng)常去,不能算數(shù),我要出省?!蔽蚁肓讼?,說:“帶你去桂林玩怎么樣,那是爸爸過去當兵的地方?!迸畠厚R上破涕為笑了,說:“好啊好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地方一定好玩!”
女兒得到這樣一個承諾,才真正安下心來,學(xué)習效果明顯提高。不久,她參加了市里四所中學(xué)的招生考試,竟然四所都考上了。我高興地為她挑選了一所離家近、師資力量雄厚的重點中學(xué)。
用親情化解隔閡
我兌現(xiàn)承諾,帶女兒去了桂林。其實,游桂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女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二是利用這樣一個放松的機會,化解她們母女之間的隔閡。
那幾天,女兒高興得像只小兔子。最后一天晚上,我對她說:“驍哲,玩也玩了,樂也樂了,明天就要回去了,你想給你媽媽買點什么禮物嗎?”女兒一擺頭說:“誰叫她不來!”我嚴肅地說:“你知道你媽媽為什么不來嗎?咱們家去年買了房子,今后你還要讀高中、上大學(xué),她是考慮到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才不來的?!?女兒不吱聲了。
我接著說:“雖然她平時對你嚴了點,但疼愛女兒的心是永遠不會變的。”
我給女兒講了一個我與我父親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有一次我問父親要兩角錢買瓶墨汁,父親只給了1角錢,要我買一根墨條回來自己磨墨汁。第二天,我到父親工作的生產(chǎn)區(qū)去,偷偷地從辦公桌上拿走了一瓶墨水,父親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頓。我記恨在心,一直不理睬父親。后來父親遭人陷害,被下放到偏遠的農(nóng)村。那年冬天,母親叫我送衣服去給父親,當我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找到父親的時候,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孤獨、疲憊、頭發(fā)花白的人正在寒風中挖土。他見了我,含著淚說:“孩子,當初我對你嚴厲,是怕你受傷害,現(xiàn)在爸爸已無力顧及你了,你要好自為之?!蔽覂?nèi)心的堅冰突然碎了,體會到一種從未體會過的深厚親情。就在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成熟了。人啊,為什么總是要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親情呢!
女兒流下眼淚,說:“爸爸我明白了?!?/p>
回家后,女兒主動地跟媽媽和好,兩個人整天嘻嘻哈哈摟摟抱抱的。妻子高興地說,女兒從桂林回來后,成熟了許多,可愛了許多,真的成了媽媽的貼身小棉襖。我也高興地說:“是嗎?你也變得比以前溫柔多了?!保ň庉嫞捍笊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