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還是拉了兒子然他是無心的。
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走前三年定下遺囑,沒有公祭;不收花籃,只登報告知。中國人死后講隆重,子孫之孝之錦就看蓋棺那一刻。那是窮極一生的榮耀,人活著看不開,死了還放不開。
馬鶴凌死前當(dāng)然知道,以他兒子今日的政治地位與未來潛力,他可以來一場“國葬”——全世界華人為之動容的葬禮。他沒有這么做,生前死后他把所有的心愿都給了最心愛的兒子,一生拉拔,至死不渝。當(dāng)他長眠那一刻,世人終于明了,馬英九的廉潔品格不是完全與生俱來的,那是一位愛子至深的父親,給了多么不平凡的家教與身教。
我過去并沒有太多的機(jī)會碰到馬鶴凌,幾次場合即使臨席而坐,也只是淺嘗性的交談。去年丁守中“委員”競選時一場募款餐會,守中安排我坐在馬伯伯身旁。’他笑著和我打招呼,低聲說:“我常和英九提起+他該向你學(xué)習(xí)勇氣與見解?!蔽衣犃酥稽c頭稱謝,當(dāng)是客套話。整場貴賓紛紛前來問候馬鶴凌,我心想馬英九的爸爸現(xiàn)在水漲船高,大概某種孤性使然,反倒因此沒特別和馬鶴凌先生交談。
直至他走了,我看著他的遺囑,想著他面對死亡時的從容與節(jié)氣,并閱讀他86年的一生,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馬英九俊美的身軀后,存在著一位不凡的父親,深深影響著他。
人在低處要拒絕誘惑很難,在高處更難。到了某種地位,不想要的,不主動要的,都會送上門來。當(dāng)了“部長”,想當(dāng)“院長”;當(dāng)了“院長”的,還想做“總統(tǒng)”;當(dāng)了“總統(tǒng)”的,更想要富貴延及三代。沒完沒了的欲望,無止無盡的追求,這是凡人。
馬鶴凌疼兒子的方法,不是凡人做得到的。兒子俊秀的外表與完美的學(xué)歷已夠鶴立雞群,當(dāng)上“法務(wù)部長”,“掃黑”,不小心命都沒了,怎么劃得來?
一般平凡膽怯的父母要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教兒子,“好官莫惹黑”,他們今日殺不了你,明日可以整你;你保住了自己,未必保得住家人。有點是非觀念的父母,頂多支持兒子,但口口聲聲不忘叮嚀,“要小心啊!對方可是有槍,不要命的?!钡R鶴凌卻支持馬英九,“文天祥只活39歲,你已多活五年了?!?/p>
馬伯伯教兒子“至誠能勝天下至偽,至拙能勝天下至巧”,不只是書訓(xùn),還是關(guān)鍵時刻的信念。這種父親,在這樣膽怯的時代,太難得了。
從某個角度看,馬伯伯應(yīng)該比馬英九可愛也頂天立地。他死前,纏繞他的是“親爹爹”式的“緋”聞。這種不會出現(xiàn)在馬英九身上的事,黏著馬伯伯,使他的形象與兒子有著重大落差。
他當(dāng)然是個大馬迷,一生把愿望都給了兒子,世上恐怕沒有幾個人比馬鶴凌更珍惜馬英九。但是馬迷們不會講的話,他會直言。他坦白地要馬英九選“總統(tǒng)”,直率地反對馬英九出任主席。不管他的政治判斷對或錯,他愛惜馬英九的方法不是一般馬迷式的“馬全對”。他曾和我提及馬英九應(yīng)該更有得罪人的勇氣,要兒子爭就不只爭“大位”,爭歷史地位。
馬鶴凌咽氣那一刻,或許因他的兒子而奪得了眾人的矚目與尊敬。但是當(dāng)馬家宣布父親的遺囑時,這位曾經(jīng)巔沛流離半生的老先生,輕易地建立起比他的兒子權(quán)力地位更高的生命高度。不發(fā)訃文、不設(shè)靈堂、一切簡樸。從選棺木,到靈骨塔,費用不到十萬。
那一代的老人,一一作古了;以致于以上的傳奇只能停留在某個年代的名字之中,于右任、鄧小平……;我們以為它已是絕響,沒想到傳奇卻因馬鶴凌又重啟于當(dāng)代?,F(xiàn)代之官,父執(zhí)兒輩不要太過分的特權(quán),就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怎么可能比尋常百姓還簡樸,喪禮十萬?
馬鶴凌那一輩的軍人,以國家為己任。他們有的在自己的信念中,潦倒一生;那是那一代逃難中國人的悲劇。命運太慘了,以致于他們分不清是信念錯了?還是時代錯了?幾十年的承平,我們逐漸擁有富裕,也頓生了俗世中共有的妥協(xié)之欲。我們都想要太多平凡的東西,以致于某些不平凡逐漸消失。
一位曾經(jīng)被連根拔起的軍人,無法忘懷他兒時的信念。留給他的晚年,也留給他的后代。人生如果真是一幅動人的作品,就看他如何帶領(lǐng)自己的后半生和他的后代。
馬鶴凌瞌眼那一刻,我們看到了一個父親,愛他兒子最好,也最動人的方式。
(曾文君薦自《環(huán)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