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生/編譯
早在16世紀,英國就企圖征服北極。但由于頻繁的戰(zhàn)爭加之對北極知之甚少,北極探險一直未能成行。1815年,英國及其盟軍在滑鐵盧戰(zhàn)勝了他們最主要的敵人——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同時,在戰(zhàn)爭中,英軍擁有了眾多的艦艇并培養(yǎng)出大量的航海人才,于是,北極探險正式被提到議事日程。他們決心以此展示大英帝國在海上的霸主地位,并趁機擴大版圖。
1818年6月17日,由4艘軍艦組成的北極探險隊揚帆啟航。此行雖然發(fā)現(xiàn)了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愛斯基摩人部落,并深入到蘭卡斯特海峽達80.4公里,但并未打通英帝國最為渴盼的西北航道。
英國政府決定設立兩項巨獎:2萬英鎊獎勵第一個打通西北航線的人,5000英鎊獎勵第一艘到達北緯89度的船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1819年,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勇敢地接受了海軍部之命,率領一支隊伍從陸地進入北極地區(qū),沿北冰洋岸行進了340公里,并繪制出地圖。然而,此行并不順利,10個隊員饑寒交迫而死,富蘭克林僥幸逃命,西北航道仍未打通。
兩次出師未果,使得英國不敢再貿然行進。他們決心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以確保下次一舉成功。
20多年后,他們終于認為時機成熟了。用于探險的艦艇不僅裝備有當時最先進的蒸汽機螺旋槳推進器,在需要時還可以將這種螺旋槳縮進船體之內以便于清理冰塊,而且還裝備了前所未有的可以供暖的熱水管系統(tǒng)。人們認為,這種新式的艦艇完全可以沖破西北航線上的冰障。為了萬無一失,經過精心甄選,海軍部再次任命已年近六旬的具有豐富的北極航行經驗的約翰·富蘭克林爵士來指揮這次意義重大的探險,而且為他選派了最有力、最干練的助手班子。
身負重任的富蘭克林爵士也立即著手進行精心的準備。從后來公開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富蘭克林的準備精細到何種程度:他精選了1200本圖書,一架大型手搖風琴,為船上官員和船員進餐用的陶瓷餐具,精致的雕花玻璃高腳酒杯,清一色設計精美的純銀刀、叉、匙!
1845年5月19日,富蘭克林率領“埃列巴士”號和“特羅爾”號兩艘當時最為先進的遠行船只,裝載了132名精心挑選出的經驗豐富的船員和足以應付3年的供應物品,沿泰晤士河出發(fā)了。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成功將有如探囊取物,那兩項巨額獎金肯定會被富蘭克林和他的船艦獲得。然而自從7月下旬幾位捕鯨者曾在北極海域看到過富蘭克林的船隊以后,他們便再無任何音訊了。
若干年后,探險船隊神秘失蹤之謎才逐步揭開,讓人驚訝萬分的是,導致這次探險全軍覆漫的最主要原因,竟然是準備嚴重不足。
原來,兩只船艦在進入寒冷的北極之后,很快被浮冰包圍;甲板、桅桿、繩索也都被凍上一層厚厚的冰,就連船舵也被凍住了,船被冰牢牢困住,陷入了絕望的境地。水手們開始自我解救,但北極惡劣的天氣使他們一無所成。在凜冽的寒風和嚴寒中,不少缺乏足夠御寒服裝的水手喪了命。船艙內的情況也非常糟糕,每個人除了海軍部所分發(fā)的制服外,再無御寒衣物,與足以應付3年的供應物品相比,他們所配備的供取暖蒸汽發(fā)動機所用的煤炭只能維持短暫的12天!作為主食的大批罐頭牛肉,竟然是不合格品,牛肉早已變質。最具諷刺意義的是:人們后來在距離出事船只幾海里處發(fā)現(xiàn)了船長的尸體,他身著精致的藍色制服,配以絲織鑲邊,還裹著一條精美的絲綢圍巾,胸前甚至還佩掛著兩枚榮譽獎章。這身著裝無疑會讓人覺得尊貴而華美,但卻絲毫無助于抵御嚴寒。
任何準備都只能是為了滿足需要,偏離了需要的準備,無論多么細致、周全,都于事無補。
[編譯自外國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