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驢友中間,“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這十個字,代表了某種信仰、某種堅持。去到超過身體極限的地方,才能看到眼睛不能承受的美景,心靈因此被擊中各自最柔軟的角落,再回到原本軌跡的生活中,或許一切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回憶的儲蓄罐會漸漸沉重美好起來。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西部、愛上了自虐,《中國國家地理》評選出來的中國最美的地方,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那些耳熟能詳?shù)闹包c。所以,安妮寶貝去了墨脫,在難以想象的身體折磨中與天氣、樹林、螞蟥、情緒作斗爭,寫出了《蓮花》。
“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說是種升華,其實是一個人的掙扎與釋放。
米雅貢嘎: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布魯克自由撰稿人
我一直說不出我去貢嘎的理由。在那里,空氣稀薄、山路陡峭、長長的10天路程,很少碰到同路人,身體幾乎達到極致的考驗。我想我到底為什么要去這樣一個地方呢?
最早的時候,只是被一句話吸引——貢嘎,風停止了腳步?!吨袊鴩业乩怼飞系倪@個大標題,不知道讓多少人心動,包括我。在我回來一個多月后,我終于可以說出我去貢嘎的理由——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
在貢嘎的那幾天,我真的以為那就是潔白的天堂,我此生的最終點。
未完成的子梅埡口
忘了曾經(jīng)哪首歌曾這樣唱:“仰望著你,總是無法自己。”山,就是我的
“你”。
貢嘎雪山無疑是神圣的?!柏暋痹诓卣Z中代表“堆積著長年不化的雪”,“嘎”是“白色”的意思,貢嘎意為“白色的積雪”。在四川康區(qū)一帶,因貢嘎山地處藏傳佛教傳統(tǒng)地域劃分的米雅繞崗地區(qū),所以當?shù)厝艘卜Q之為“米雅貢嘎”。
我知道,貢嘎的神威不在高度,7556米在四川是老大,在西藏的極高山中可排不上號——是它的登山難度和殺傷率讓它聲名顯赫:多少年來,只有24人在貢嘎登頂,其中卻竟有20人在登頂后遇難,超過80%的登頂死亡率遠遠超過珠峰的14%和K2的30%。
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人,對于貢嘎絲毫不敢生非分之想,只有恭恭敬敬跪地磕頭、轉(zhuǎn)山的份。當雙膝在貢嘎雪山下敬畏地彎曲時,終于才能回答那句“此膝為誰而留”的疑問。
第一天的路程是從草科鄉(xiāng)開始的。一般的徒步路線,都是從六巴鄉(xiāng)上去,翻越子梅埡口,再到貢嘎寺,穿越巴旺海再從草科出去,這是最常見的逆時針轉(zhuǎn)法。而我們此行11人,卻是從草科鄉(xiāng)進入,要順時針轉(zhuǎn)將近10天才能出山。
只是進山的第2天,我們的心臟還負荷不了這高原上強有力的跳動,仿佛就要跳出胸腔般地難受。忍著忍著,終于到了子梅埡口的腳下。將近5個多小時的徒步, 已經(jīng)讓我們接近極限,所以,一看到平地,立即仰面躺了下來。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個中午。我們的馬匹在一旁吃著5月肥沃的青草,天藍得就像是擦干凈的玻璃,白云像棉花糖一樣飄在空中,讓人恨不能抓了一把吃掉。除了風吹過的聲音,世界是多么地寧靜而美好,仿佛這一刻就是永遠。
忽然,同伴大叫起來:“快看,貢嘎主峰出現(xiàn)了!”
還沒到子梅埡口,還沒到最佳觀測點,貢嘎主峰卻已經(jīng)露出了她神圣的面容,或許是我們的虔誠感動了山神,就像是做夢一樣,纏繞著山頂?shù)脑撇蕽u漸飄去,貢嘎主峰終于露出了真容:和珠峰相似的穩(wěn)重經(jīng)典的金字塔山巔,沒有旗云,卻依然有帝王之儀,周邊那些六千多米的山峰像忠誠的衛(wèi)士,在長長的階梯中層層設(shè)崗,更顯得貢嘎高出一頭,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美!
掏相機的速度怎比得上貢嘎主峰的顯現(xiàn)速度,終于放棄,開始只用眼睛緊緊地盯牢那座神圣的、只在我夢里出現(xiàn)過的山峰。
翻越盤盤山埡口,疑似夢幻
整個行程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翻越盤盤山埡口時的場景??v然玉龍溪埡口讓我差點崩潰,但那只是體力的透支,而盤盤山埡口體力的極限,以及內(nèi)心所達到的感動,兩者莫名地糾纏在一起,讓我分不清是現(xiàn)實還是夢幻。
翻越盤盤山埡口的前一晚,下了一夜的大雪。本就有積雪的埡口,那天更是雪深至膝蓋,有的地方甚至沒到了大腿。
我走在隊伍的第4個,前面是3個同伴,再前面是我們的馬幫。他們用自己的腳印為滿是積雪的埡口開了一條窄窄的道路,讓我們好走得輕松一點。即便如此,每走一步還是艱難,要用盡全身的力氣啊!
全部的人都不說話,因為沒有力氣。漫天的雪,鋪天蓋地,一旦摘掉防雪鏡,我似乎就要暈眩。踩著前面一人的腳印,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好像前方就是天的盡頭。無意中回頭一望,看見一大片白茫茫的埡口上,只有我們11人和10匹馬以及3個藏民師父的身影,在艱難地一步一步朝前走著,馬幫師父嘴里唱著我聽不懂的經(jīng)文,伴隨著頭馬發(fā)出的鈴鐺聲,我真覺得這是天底下最美的畫面。眼淚不知不覺從防雪鏡里流出來,不是為了脆弱,也不是為了害怕,好像也不是為了感動,其實我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我想,我們跨過千山萬水地來翻越這樣一個滿是積雪的埡口,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什么呢?
當那個巨大的瑪尼堆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看到經(jīng)藩在高高的仿似天際的雪地上飄揚的時候,我終于知道,我們成功地翻越了這個埡口。拿出珍藏了8天的祈??ㄆ?,對著瑪尼堆拜了拜再揚手一撒,那些粉色的、黃色的、綠色的寫滿祝福的小卡片,就這樣散落開去,映襯著潔白的雪,那么美麗。
轉(zhuǎn)山不為來世,只為今生。有緣見一眼那樣的雪山,有那樣一段旅程,即便生活還是要回到原來的生活軌跡,可我畢竟走過、看過、哭過、笑過、經(jīng)歷過。足夠了吧。
貢嘎轉(zhuǎn)山路線:
第一天:上海飛成都。
第二天:成都一石棉一草科,夜住草科鄉(xiāng)。
第三天:開始進山,經(jīng)巴旺海,抵達下子梅村。
第四天:去子梅埡口,夜住子梅村。
第五天:一早去貢嘎寺,中午到,修整半天。
第六天:出發(fā)前往玉龍溪,翻越埡口,下榻藏民家。
第七天:暴走20公里,抵達盤盤山埡口腳下。
第八天:翻越盤盤山埡口,夜駐扎盤盤山營地。
第九天:徒步一天,連夜從康定包車到成都。
第十天:成都飛上海。
11月的清涼峰
王先生 公務(wù)員
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臨安市境內(nèi),浙皖交界處,杭州至黃山的黃金旅游線上,東面與天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遙遙相望??偯娣e11252公頃,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4米,為浙西第一高峰,素有“浙西屋脊”之稱,并享有“天堂之巔”的美譽。登清涼峰,被驢友公認為“江浙十大徒步路線”之首:
我所在的戶外俱樂部幾次組織了登頂清涼峰的計劃,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未能成功。2005年11月,我參加了俱樂部又一次的沖頂活動,因為需要露營,加上深秋的清涼峰天氣多變,必須備足防寒保暖的衣物、帳篷、防潮墊,算上食物、爐頭等等,出發(fā)時候的背包就重達30斤,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路走來異常艱苦,天氣非但下雨還起霧,道路泥濘濕滑,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塌方,很多地方基本就不能稱其為路,狹窄到只留一足寬的泥道,兩邊就是萬丈深淵,更有連續(xù)半小時在60度陡坡上手腳并用、一陣猛爬的痛苦經(jīng)歷。一些女孩子實在爬不動,只能把背包扔在原地,第二大下山的時候再去找。天黑的時候下雪了,帳篷里又濕又冷,防潮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第二天起床,很多人的頭發(fā)上都結(jié)了霜,狼狽又滑稽。
可當我們站在山頭,看到遠方的霞光漸漸明亮,太陽發(fā)出的第一道光芒是如此干凈而純潔,耳邊只有風的聲響和雪花飄落的簌簌聲,身后的松樹上掛滿晶瑩剔透的霜花,精致飽滿,帶著風的方向。之前心中暗暗的疑問:“我這么折騰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終于有了答案——就為融在自然中最初的那份感動。
清涼峰登頂路線
D1:績溪—伏嶺鎮(zhèn)北村(中巴約50分鐘),之后可換乘山中蹦蹦車,穿越障山大峽谷,上午約11點到達清涼峰腳下班肩塢古山村邵志松家。下午,攀登清涼峰,約5點登頂,可在山頂建營野炊。
D2:早起,看日出后,撤營下山,經(jīng)徽杭古道,返伏嶺鎮(zhèn)。
最后的香格里拉,徒步稻城亞丁
張小姐 公司職員
“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內(nèi)殿。”泰戈爾說。
稻城曾經(jīng)被人稱為“最后的香格里拉”,隨著云南中甸被命名為“香格里拉縣”之后,關(guān)于香格里拉的爭論就告一段落了。不過不可忽視的是,稻城的確是一個具有美麗風光的地方,它的美麗往往可以用驚艷這樣的詞來形容。尤其是稻城的亞丁,這里景物不添一絲的凡塵,在青藏高原的東邊靜靜度過歲月。穿越線路從稻城的縣城出發(fā),途徑色拉,最后到達亞丁,約需要3天時間。
出發(fā)第一天,有人間:“猜猜你們這一隊中有幾個女生會哭?”真的那么苦嗎?我會哭嗎?昨晚的高原反應(yīng)讓我一夜無眠,在臨近清晨的時候才有了淺睡,這樣的“高反”如果持續(xù)下去,我真的能走完所有的路嗎?當時的我,真的很忐忑,不敢給自己下什么決心,因為決心在那個地方?jīng)]有用,不敢有任何的保證,因為唯一能保證的就是盡力而為。
在后面的行程里,每天臉都腫腫的,眼睛睜不開。行路也是越走越喘,越來越累,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渾身的肌肉感覺都在缺氧,每走一步都要花很大力氣,甚至連抬起登山杖的力氣都沒有了。有時候,饑餓的我會絕望,甚至開始痛恨這該死的轉(zhuǎn)山,“好好的假期,為什么不呆在家里睡覺吃吃喝喝,一定要在這里沒吃的,住帳篷,爬山,累得半死!這些值得嗎? ”
可當央邁勇雪山總算小小地露了一下頭,我差點就留下淚來,終于明白,所有一切都為了心底里的真誠眼淚,只要自己覺得值得,那就夠了。
稻城亞丁大轉(zhuǎn)神山路線
D1:稻城-日瓦-康古-地達牛場宿:自扎帳篷
D2:地達牛場-埡口一曲理牛場宿:自扎帳篷
D3:曲理牛場-扎五其-貢嘎扎真宿:自扎帳篷
D4:貢嘎扎真-娘西牛場-慶涌牛場
D5:慶涌牛場-四個埡口-熱松措宿:自扎帳篷
D6:熱松措-埡口-洛絨牛場-沖古寺宿:自扎帳篷
D7:沖古寺-龍龍壩-日瓦-稻城宿:亞丁人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