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龔心銘一通
頃奉
賜示,兼拜
隆貺,謝謝。印文當(dāng)一考之。附呈日本宇治橋斷碑一紙,日本唐招提寺瓦拓本
一紙,元移相哥大王印一紙(此印已著入拙著(《淮安金石錄》中),祈
檢存,弟行期在廿四五之?dāng)?shù),再面談一切。此請
景張先生道安
弟制振玉頓首
案,景張為龔心銘字。心銘光緒十八年進士、翰林院編修。著有《浦口湯泉小志》《懷麓齋古璽印集》《楚金爰考》,后書修訂本手稿現(xiàn)存可居先生許。此札編《羅雪堂合集》時,文立心浮眼躁,加以照片字小,誤釋景張之張為厝,即以為系致鄒安者,竟并電腦掃描件亦未復(fù)查,今蒙可居先生提示,方知其誤,而《合集》已無法改正矣,謹(jǐn)志吾過?!逗霞奉惔酥`,當(dāng)非僅此一端,海內(nèi)外方家大雅,若踵可居先生后有以教我,則豈區(qū)區(qū)文立一人之幸也哉!當(dāng)日并其年代亦誤考,未注意其署名之制,粗浮之病,無可解說。雪堂母喪在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正月(一九零三),父喪在三十一年乙巳十月(一九零五),故此函當(dāng)作于此間。
拙作此文,本刊第八至本期連載,因考釋者及手民之誤,有失考及失校者,茲匯正于此。第八期因制版問題,除第一札外,格式均誤,幸原文尚在,可以覆案,并以后各期均不誤,讀者可仿佛之,糾列甚費事,因略焉。
第八期
六十八頁小引第十一行“收藏家方若羅惲者”應(yīng)于“方若”前加“龔心銘”
七十一頁倒七行
“不知口君” 口疑為“兒”即“倪”
七十二頁正文一行 “沈盦大人鑒” “盦”應(yīng)作“庵”
七十五頁七行
“小世兄競?cè)局職憽?“染”下應(yīng)加“疫”
二十二行
“當(dāng)寄奉不誤”漏“。”號
二十三行
“尊簠。”“。”號應(yīng)為“,”號
札尾
漏排“承購宸翰,至感,千祈早日付郵,至感。價示知為叩?!?/p>
致方若一通
藥雨先生有道:久不奉書于左右,因道途碌碌,非敢慢也。昨返寓小憩,比不審起居何似,近得何古物,至以為念。近新口出北宋錢數(shù)萬,多常品,惟至和篆書,至字有作者,為《古泉匯》所無,不知尊藏有之否。又蜀王衍之乾德,是否罕見,價值若干,又遼錢中之咸雍、壽昌、乾統(tǒng)、天慶,價值若干,乞示知。東人有此錢,適為寒齋所無,欲購得之也。以前弟未見過,東人以為奇品,洵然否?此申,即請著安,維新寒珍重 弟玉再拜
案,方若字藥雨,收藏家。此函當(dāng)作于雪堂寓京都時。
第九期
六十四頁 二行
“沈庵大人鑒” “庵”應(yīng)為“盦”
五行
“諸” 后不另頂格
六十五頁 二行
“沈庵大人鑒” “庵”應(yīng)為“盦”
六十八頁 末行
(存此……)
()去掉
六十九頁 首行
“變成何狀?”“?”號改為“,”號
七十頁
倒四行
“廠肆古物大有可觀”“物”后加“,”號
第十期
八十頁
七行
“容寄奉” 句尾加“,”號
八二、八三頁
第四第五兩函位置應(yīng)該互乙,即第五函應(yīng)為第四函,第四函應(yīng)為第五函
八二頁
十一行
“《高昌壁畫菁華》一卷(此一月前印)”應(yīng)為
“《高昌壁畫菁華》一卷(已印成,此一月前印)”
八五頁
十行
“ā金亦不案期致送” “ā”應(yīng)為“修”
第十一期
六十三頁 倒四行
“其如屋富人煢何”“煢”應(yīng)為“窮”
六十四頁第三札倒一行 “寶公同此不另”“寶”應(yīng)為“授”
六十四頁第四札倒一行 “五兒聘婦急病口口,附聞”應(yīng)為“五兒聘婦急病夭,特附 聞”
致羅惲一通
原覺仁兄大人閣下:昨各件已交秦君,渠愿留石田二卷、銅人及八大山人字冊、陳恭尹書、藍田叔畫六件,出價一千二百元,校原價減二百五十元;柳帖渠嫌蟲蝕填墨,僅出價三百元,去原價不及半,故已代取回。茲飭力奉聞。若愿售,明日即可取價。此請旅安 弟玉再拜
案,羅惲字原覺,收藏家,曾藏《朝元仙杖圖》并影印出版。
可居藏羅雪堂書札考釋跋
王貴忱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承海城于思泊師介紹,得以獲識歷史學(xué)家羅繼祖先生(字奉高,晚號鯁翁)。繼祖先生是羅雪堂冢孫,生前是吉林大學(xué)教授,著述宏富,是著名遼金史專家。貴忱與先生交,垂三十年,晚近十余年中時有請教問學(xué),得其教益良多。又承先生介紹,得與其弟子蕭文立先生訂交,亦十余年前事矣。
文立先生從鯁翁游達十年之久,直窺雪堂文庫堂奧,所得亦獨多。曾整理羅雪堂致王觀堂書札七百通,成《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一書,又編《永豐鄉(xiāng)人家書手簡留真》,并編校二百五十萬字的《雪堂類稿》面世,頃又與張本義先生合編(《羅雪堂合集》三十八函,宣紙線裝出版,其中雪堂先生書信三集,都千馀通,全部影印,并由文立先生考釋,由以見其對羅王之學(xué)用功之勤和收獲之大。正是由于文立先生獲親雪堂先生手跡多,善于辨認(rèn)其行草書,為鯁翁所倚重。筆者亦曾多次向文立先生請教閱讀雪堂草書的難題。今鄙藏雪堂草書信札,得其釋定,竊以為幸事。謹(jǐn)略記原委如此,并致謝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