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顐饔?/p>
老舍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眾多作品,作品內容均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尤以貧民生活為主要寫作內容。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通過塑造祥子這一悲劇人物,尖銳地提出了城市貧民擺脫悲劇命運的社會課題。
《駱駝祥子》寫的是舊中國北平一個人力車夫 ——“祥子”的悲劇。祥子是一個破產的青年農民,他的生活習性和內在心態(tài)都保留著農民的烙?。赫\實、質樸、木訥、保守。祥子認為農村沒有生活出路,渴望在城市里創(chuàng)立新的生活。進城之后,祥子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渴望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子,“可以不再受拴車人的氣”。于是,祥子開始了他“三起三落”的生活。第一次,經過三年奮斗,祥子終于買上了自己的車子,但才拉了半年,車子被大兵搶去了。第二次,車還沒買上,省吃儉用積下的錢又被特務敲詐走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錢買了車,拉了沒多久,又因埋葬虎妞,被迫把車賣掉了。祥子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努力使自己振作起來,反復與生活搏斗,顯示了其執(zhí)著的態(tài)度與堅韌的個性,而這種個性也反映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個體勞動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及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努力。然而,祥子經過“三起三落”最終還是失敗了,祥子的失敗告訴人們:在那種時代,單憑個人的努力是無法改變其悲劇命運的。
為了更清晰地認識祥子這一悲劇人物,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地思考。
(1)老舍將祥子塑造成悲劇人物的原因
眾所周知,悲劇往往是將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毀壞給人們看。在真、善、美與假、惡、丑,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前者往往為人們所同情、喜愛與尊敬,而后者則為人們所憎恨和唾棄,當前者因力量薄弱而在較量中失敗以致毀滅時,最能激起人們的悲憤之情。老舍清楚悲劇的力量,所以賦予了祥子悲劇的命運。從外形上來說,祥子是青春的、健康的、美好的。祥子是從鄉(xiāng)野的泥土中生長出來的,“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弊鳛閯趧诱?,祥子也具有著眾多優(yōu)秀品質。祥子覺得“用力拉車去掙飯吃,是天下最有骨氣的事”。在曹宅拉車出了事故,他主動引咎辭工,情愿把工錢退給主人作賠償;受曹先生牽連,積蓄被特務欺詐了,但他仍留守曹宅,決不拿曹宅一針一線;他自己一向勤儉,但他甘愿給老馬祖孫買羊肉包子充饑。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祥子作為一個勞動者的美好品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祥子,隨著他生活愿望的破滅,他原來所具有的美好品質卻被他不經意地拋棄了。祥子討厭拉車了,他“完全入了轍,他不比別的車夫好,也不比他們壞,就是那么個車夫樣的車夫?!薄八?,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甚至為了幾個錢而出賣人命。祥子的外形也隨之變得骯臟、猥瑣了。最后,祥子成為了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yè)游民。祥子本是一個缺乏覺悟的勞動者,他夢想擁有自己的車子,憑自己的力氣吃飯,以此表達對命運的抗爭;但最后他什么都不再想,只求活下去,則表明祥子服從了命運的安排,忍受了生活的侮辱與磨難,甚至連一點抱怨都沒有了。作者最后不禁感嘆“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毕樽铀サ牟粌H僅是車子、積蓄,更重要的是勞動者所具有的美德,以及不斷求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祥子“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祥子的悲劇之悲正在于這里。老舍試圖用祥子的悲劇激起人們的悲憤,喚起人民的斗志。
(2)促成祥子悲劇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社會因素:祥子的悲劇首先是他所生活的那個舊社會的產物。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受著各種社會力量的制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決定了這個人的生活道路。祥子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這便注定了他的生活道路將是多災多難的。
祥子生活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連年的戰(zhàn)爭威脅著人民的安全,不知給人民帶來了多么深重的災難。祥子為了多賺些錢,盡管知道城外打仗,仍大著膽子拉車去城外,結果剛一出城門,便被逃兵連人帶車搶去了。祥子的遭遇固然是不幸的,但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里,祥子不過是遭受苦難人民中的一員,祥子的遭遇也不過是發(fā)生在戰(zhàn)亂時期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祥子是卑微的,卑微的祥子必須承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打擊。祥子的主人曹先生被人出賣了,祥子不過是給曹先生家拉車的,曹先生的所作所為與祥子并不相干,但既然“祥子是落到‘點子上了”,那只能是活該被孫偵探敲詐,“誰都有辦法,哪里都有縫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為他是個拉車的?!薄八u最大的力氣,得最低的報酬;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擊?!毕樽颖拔⒌纳鐣匚粵Q定了任何打擊都會隨意地落在他頭上,處于窮途末路的逃兵或一個小小的特務看似輕松的一擊都可以給祥子帶來終身的禍害。孫偵探曾對祥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把你放了像放個屁,把你殺了像抹個臭蟲!”這句話更清晰地反映出了祥子地位的卑微,更深刻地揭示了那個無理的社會對于祥子這類小人物的不公平待遇。
情感因素:祥子的悲劇不僅發(fā)生在生活中,還發(fā)生在他的感情世界里。祥子一心要找個“年輕力壯,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但車廠主女兒虎妞的介入,卻使祥子先前的愿望徹底破滅了。祥子同虎妞之間發(fā)生的糾葛,是釀成祥子悲劇的又一個原因。
祥子與虎妞結合的本身就是令祥子難以忍受的災難。祥子作為勞動者渴望通過自己的勞動養(yǎng)活自己,而作為車廠主女兒的虎妞卻從內心深處鄙視勞動者,這兩種生活態(tài)度的沖突是尖銳的?;㈡げ桓市淖鲆惠呑榆嚪虻睦掀?,她幻想祥子能改變地位,成為車廠老板。而祥子卻認為只有“憑著自己的本事買上車,娶上老婆,這才正大光明”,不管劉四有多少輛車,他都不能要虎妞。但祥子經不住虎妞的誘騙,還是在虎妞的脅迫下同她結合了?;楹?,虎妞仗著自己在經濟上的優(yōu)勢強迫祥子按照她的意志行事。經濟地位的不同造成了他們關系的不平等,即使成了夫妻,也沒有改變他們原來車主與車夫的關系。祥子痛苦地體會到,“要了她,便沒了他”。當然,虎妞嫁給祥子并不是為了去壓迫祥子,虎妞是喜歡祥子的,為了祥子她甚至失去了父親和錢財,但這卻絲毫改變不了她的階級地位。她是隸屬于剝削階級的,她習慣了壓迫剝削別人 ,習慣了憑借金錢的力量去支使別人,即使對自己的丈夫也不例外。她曾在婚后對祥子這樣說過,“你娶老婆,可是我花的錢,你沒往外掏一個小錢。想想吧,咱倆是誰該聽誰的?!边@句話充分證實了虎妞作為剝削階級企圖憑借金錢統(tǒng)治別人的丑惡心理。而這勢必會造成隸屬于被剝削階級的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沖突。所以,祥子與虎妞之間存在的問題決不僅僅是思想感情上的隔膜,更重要的是由于階級立場不同形成的無法調和的對立。盡管祥子認識到了他與虎妞之間的對立,盡管他厭惡虎妞,他卻始終無法擺脫虎妞的糾纏。與虎妞生活在一起打破了祥子的生活愿望,使祥子由奮發(fā)有為到懷疑自己直至自甘墮落。由這里可體會到祥子的悲劇不僅在于不能獲得自己所要求的,還在于他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這樣,來自于精神世界的深入人物內心的摧殘與折磨更徹底成就了祥子的悲劇。
性格因素:性格決定命運,祥子的悲劇自然離不開他個人的原因。祥子悲劇產生的原因,除了舊的社會環(huán)境之外,還在于個體勞動者本身的弱點。祥子的失敗是和他個人奮斗的方式分不開的,這反映了作者對都市貧民怎樣擺脫悲劇命運這一社會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祥子先前是個農民,后來進城成了一個車夫,不論是農民還是車夫,都是個體勞動者。作為一個沒有覺悟的個體勞動者,祥子“不管別人”,只關心他的車,他認為只要“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栓車人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正因如此,盡管祥子懷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卻完全不懂如何解放自己,更不知道大家應團結起來進行斗爭,而僅僅是幻想憑借個人的努力與奮斗成為生活的主人。分散的個體的職業(yè)活動,使祥子一類人各不相顧,甚至相互排斥。在祥子第一次丟車以后,為了多掙些錢,他開始與別的車夫搶生意,“不管是和誰搶生意,他只管拉上買賣,不管別的,像一只餓瘋的野獸?!倍樽拥倪@種行為更擴大了與其他車夫之間的隔膜,這使得本來就不善于交友的祥子變得更加孤立無援了。祥子們認識不到“大家頂立在一塊,而是各走各的路,個人的希望與努力蒙住了個人的眼,每個人都覺得赤手空拳可以成家立業(yè),在黑暗中各自去摸索個人的路?!闭沁@種個人奮斗的方式導致了人們無法獲得幸福生活,但可憐的祥子卻不能從別人的失敗之中得出教訓,而是抱著僥幸心理,順著一條死路盲目地走下去。祥子這種對自我的欺騙不是其個人的愚笨造成的,而是由他所隸屬的小生產者的階級局限性所決定的。
祥子作為一個農民,一個小生產者,他不懂政治,不知道階級斗爭。他不知道自己的敵人是誰,也不知道促成自己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受狹隘的生活觀念的限制,祥子把一切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命”。既然命該如此,那么做什么都是徒勞的;既然過去自己那么努力,到頭來都是失敗,那么何不放棄努力混下去,甚至像欺負自己的人那樣去欺負別人。祥子終于墮落了,成為了一個“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就這樣,作為個體勞動者的祥子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弱點不可避免的沉入到了悲劇的泥沼中。
(3)“駱駝祥子”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意義
“五四”以后的文學多關注知識分子及農民的生活,很少去關注城市貧民的生活,“駱駝祥子”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種局面,拓展了新文學的表現(xiàn)范圍,為新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特殊貢獻。
個體勞動者祥子由積極奮斗到心灰意懶再到自甘墮落的命運悲劇,真實地反映了舊中國城市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的城市不能把祥子這樣的農民吸收到現(xiàn)代工業(yè)中,把他們變成現(xiàn)代無產階級,卻以無情的剝削和腐蝕,將他們甩到流氓無產者的隊伍;展現(xiàn)了二三十年代那個動蕩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在控訴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老舍還透過“祥子”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國民性格弱點”,狹隘保守的心理特點及個人奮斗的行為模式注定了其奮斗的盲目性和脆弱性,也注定了悲劇命運的產生。作者通過祥子的悲劇命運告誡人們:若想徹底改變自身的悲劇命運,不但應該改造客觀世界,同時也要改造主觀世界。
由此,老舍先生塑造的“駱駝祥子”這一悲劇人物成為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具風味、永不褪色的經典人物形象。
(宋 睿 李傳友,山東萊蕪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范教育系)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