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禮 譚守謀 文 宣
要辯證地對待“安全生產月”
□唐宗禮
安全工作的科學性、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反復性的特點,抓安全的確需要通過一些新穎的形式和手段,以消除干部職工的疲勞心理和厭戰(zhàn)情緒,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無疑是集中精力打好進攻仗,推動整體工作上水平的有效舉措之一。
然而,安全工作又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具體工作,是過日子的長年工作,不能寄希望于一口吃成胖子,必須注重平時抓,抓平時,反復抓,抓反復,持之以恒,穩(wěn)扎穩(wěn)打,一件一件抓落實,日積月累方能取得成效。安全生產月活動,作為安全工作的一個抓手,只是起到再動員、再發(fā)動、再提高的作用,起到助推器和加油站的作用,起到階段性總結和激勵的作用,但它不是安全工作包醫(yī)百病的靈丹妙藥,定海神針,也不是開展安全工作的唯一方法和手段、更不是開展安全工作的目的。我們既要謹防那種為了突出安全生產月活動效果,把平時應做的工作和該解決的問題集中到安全生產月來突擊完成的零存整取做法,也要防止和克服安全生產月中花樣多、活動多、成效少的形式主義行為,更要避免安全生產月內熱火朝天,活動月過后又冰鍋冷灶的忽冷忽熱現(xiàn)象。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規(guī)律,做任何工作都沒有捷徑可走,必須通過持續(xù)漸進才能達到提高,必須依靠量的點滴積累,才能實現(xiàn)質的飛躍。安全工作也是如此,永遠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應付式、運動式和突擊式的抓安全、管安全,把安全工作不當日子過而當“坐月子”的短期行為,終究是要嘗到工作不實的苦頭,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的。
光“提醒”還是靠不住
□譚守謀
在一家化肥企業(yè)的合成車間門口,光滑的地面上長期豎著醒目的小牌子:當心滑倒??删褪窃谛涯康奶崾九葡?,筆者看見先后有3名員工還是不慎摔倒,其中一位手腕著地導致骨析。連走路都在提醒,你能說這車間不重視安全?但事實證明,光提醒還是靠不住。
這讓筆者想起了另一個類似的例子,青島啤酒集團一車間角落豎著一架梯子,為了防止梯子倒下傷人,車間特地在梯子旁寫了個提示的條幅。有一次,幾個到該集團洽談合作事宜的外商來到這個車間,他們注意到這架豎著的梯子,其中一位說漢語的外商很詫異地問:為什么不把這架不用的梯子放倒呢?廠方人員似乎恍然醒悟,趕緊把豎著的梯子橫著放倒了。
同樣是關注安全,可兩者的做法卻迥然不同。前者只是動口提醒,而后者卻是用行動來解決,把梯子的潛在危險徹底排除了??梢?,企業(yè)的安全工作光靠“文件寫、會議講、高層報告、基層強調”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采取切實措施,立即動手消除那些明顯的安全隱患。與其在那段光鑒照人的路面旁豎提示牌,還不如動手挪走那塊牌子,給那段路面鋪上防滑的地磚,從而徹底消除滑倒傷人的安全隱患。
安全檢查不能點到為止
□文宣
在日常的安全檢查中,有的檢查人員在查糾某些事故隱患時常說:“這件事就說到此,點到為止。”似乎有輕描淡寫的幾點“點到”,事故隱患就可以整改??山Y果往往事與愿違。
不可否認,有時對一些事故隱患不甚嚴重的問題再加上有位安全意識和責任心較強的單位領導,只要把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就可啟發(fā)他們自查自糾、及時整改事故隱患。但如果不分情況和對象,查改隱患一概都“點到為止”,就實在是不妥了。因為“點到為止”,往往會導致事故隱患整改工作缺乏力度和深度,如隔靴搔癢,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有些“老到”的單位,對于蜻蜓點水式的“點到”,根本不當一回事,常常你“點”你的,我做我的,有的甚至邊“點”邊滋生事故隱患,越“點”越不去整改事故隱患,這樣的“點到”便很難達到“清除隱患,確保安全”的目的。
應該說,如此“點到為止”是不講原則、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是我們安全檢查人員原則性不強、好人主義思想嚴重的表現(xiàn),這對抓好安全生產,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極為有害。既然是安全檢查,就要大膽地查糾事故隱患,認真督促整改。事故隱患一經查實,就要一查到底,及時作出處理,責令限期改正,避免養(yǎng)患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