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愛情》/葉兆言
那個被稱作“愛情”的奇情異想
我的一位朋友說,這是本不幸的書,書里所有的人都沒有愛情,或者說都沒有遇上愛情。
然而這又是一本講述愛情的書。小說從離休老干部鐘天續(xù)弦,與中年時的婚外情人舉辦啼笑皆非的婚禮始,到他的兒子——一個在感情問題上難得的正人君子——鐘夏被失火般的愛情送上天堂(遭遇車禍)止,書中人都在苦苦追逐、記憶和創(chuàng)造愛情。這形形色色的愛情夢想家、行動者,為什么就如此不幸,“沒有遇上”?
我們不能越俎代庖替上帝(或作者)回答他們?yōu)槭裁礇]有遇上,只能反過來問:“遇上”愛情又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在見證了古代、前現(xiàn)代和現(xiàn)代的愛情機制、愛情方式后,讀者會悲哀地發(fā)現(xiàn),我們無法以正面、肯定的方式得出愛情的定義,只能落入書中鐘秋推導出的否定、虛無的愛情公式之中:
愛情就是愛上一個你不應該愛的人。愛往往沒辦法通過愛來表達,于是就反過來,以不愛的形式來表現(xiàn)愛……愛就是不愛,愛就是背叛。
《依然是你》/張 欣
廢墟上生出絕望的花朵
一個善于炮制情愛的女作家卻在此書中文筆冷峻、帶著點狠勁,不僅讓人懷疑:這是張欣的小說嗎?
張欣的故事一向講得漂亮,這次同樣不例外:焦陽從小經(jīng)歷滅門慘案,對社會充滿仇恨,管靜竹因兒子查出腦癱,被丈夫無情拋棄。兩個人都有悲慘的經(jīng)歷,卻有完全不同的性格,一個如火,一個似水;一個認為世間情感皆是虛偽,一個相信感情總能消解仇恨。兩個似乎注定毫不相干的人因為偶然的相遇糾纏在一起,演出一番愛恨情仇。當然,他們在情感的道路上一波三折,結局也冷酷異常,在經(jīng)歷了人性的自私、冷漠和貪婪后,兩個人終于感受到愛的溫暖,他們在失去生命的同時,也得到了靈魂的救贖。
作者自言其小說所描述的愛是“廢墟上生出的花朵”,是否可以理解為:人,如果沒有被逼到絕境,往往會忽略掉真正的愛。“這是一個普通的上午,天色灰白,日光之下,并無新事?!边@貌似輕松的結尾,卻不能不讓人想到沉重的生活和現(xiàn)實:當代的商業(yè)社會,在物質(zhì)日益豐富的同時,情感卻愈發(fā)貧瘠,時代的喧囂在不停地呼喚我們,聲色犬馬漸漸磨光了我們內(nèi)心尖銳的觸角,而使人們的目光越來越冷漠空虛。
沒有花哨的文字,沒有驚天動地的性愛,甚至沒有那種故作為之的深刻,張欣只是不動聲色地拿出一把裁紙刀,從生活的平面上削下去,,也許在刀口的斷面處,我們感受到了刀鋒的寒意,但刀也劃開了長期阻礙我們呼吸的贅疣,使我們的毛孔頓時變得順暢起來?;蛟S,這才是張欣小說存在的意義所在。
《巴黎愛情》/韋敏
那些飄蕩在巴黎上空的愛情碎片
徐志摩曾經(jīng)說過:“到過巴黎的一定不再稀罕天堂?!钡€說過:“嘗過巴黎的,老實說,連地獄都不想去了?!表f敏的長篇小說《巴黎愛情》則見證了這個世界華都的一次情感的天堂地獄之旅。
一個從紐約來的外科醫(yī)生,一個滿是辛酸的底層偷渡小女子,一曲始于邂逅、由欲而愛而又戛然而止的愛情悲歌。最終,米卡因負了愛的重負終于不堪塵世的玷污而自殺,這場風花雪月的巴黎愛情終于落幕了?;氐郊~約的外科醫(yī)生想起那些飄蕩在巴黎上空的愛情碎片,恍若隔世般喟嘆:“在巴黎,我見過比天堂還美的東西,也讓自己仿佛淪陷在地獄里,天堂和地獄,哦,不過一念之間?!?/p>
透過這真愛與欲望的悲情往事,所有的蕩氣回腸和遺憾無奈都徘徊在高不可攀和卑賤渺小之間,而在那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背后偷渡女米卡的辛酸故事也向置身市場時代的我們質(zhì)詢:在愛情成為一次性消費的全球化時代,真愛是可能的嗎?小說也透過喧囂的世界使蕓蕓眾生的我們不能不直面:生存的世界,何嘗又不是游離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呢?
(綜合自《中國圖書商報》和新浪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