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了幾個老哥兒們的兵權(quán),送其錢糧,讓他們回家養(yǎng)老。但是,兵馬還得有人帶,于是新皇帝提拔了一批原來的中下層軍官。最重要的崗位——殿前都虞侯一職,先由張瓊頂替。張瓊救過趙匡胤的命,不識字,性耿直。但兩年之后便被皇帝賜死。留下的空位,由楊信來頂替。楊信既沒有老師們的赫赫戰(zhàn)功,也沒救過皇帝的命,這個活兒,真是沒法干。
楊信上任不久,忽然染上怪病,發(fā)音功能遭到破壞。宋太祖看到楊信雖然不能說話,但身體其他部分正常,不耽誤使用,于是保留了其原職。第二年,又進一步授給他節(jié)度使一職。蒙受如此恩典,口不能言的楊信更加謹事朝廷。據(jù)說,楊信有個家童具有體察主人動向的能力,每每入朝上奏,或在軍中傳令,只消楊信展開手掌比劃幾下,該人就能準確地表達出主人的話語,所以不僅不影響對太祖表忠心,而且能夠自如地掌控軍隊。
楊信這一啞,就是11年,雖然從他的履歷上看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戰(zhàn)功,但他最終成了武將中官銜最高的人物。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在臨死前一天,楊信多年的失音頑疾突然消失,就像當初患病一樣迅速。此時,趙匡胤的弟弟已經(jīng)登基坐殿,是為宋太宗。太宗皇帝聞訊十分驚詫,馬上來其家探視。楊信對太宗表達了自己感念兩朝的知遇之恩,說到感慨處不禁淚流滿面……
時隔千年,翻看楊信的資料,越看越讓人生疑,如果他真是啞巴的話,何以在死前突然又能說話?這就難免不使人猜測:素來謹慎的楊信看到前任的悲慘結(jié)局,便以裝啞來保護自己;而宋太祖在楊信變“啞”之后,也確實更加信任他,不僅賜以巨款,而且將殿前司最高職位也交給他。讓他成了為數(shù)不多得到善終的人中的一個。
裝聾作啞,成就了一代英杰。
(風鈴摘自《領(lǐng)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