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東
圖-95MC-“熊”式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2003年夏天一個晴朗的午后,一群銀色的龐然大物轟鳴著降落在與美國阿拉斯加隔海相對的西伯利亞某空軍基地。原來他們是奉命進駐該基地的7架圖-95MC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矛頭直指美利堅。
圖-95MC是圖-20的最新發(fā)展型,也是現今俄戰(zhàn)略空軍裝備的主要機型。北約稱之為“熊”,是1951年起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的四發(fā)渦槳式亞音速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其設計要求是具備穿越北極攻擊美國本土軍事基地和設施的能力。除了執(zhí)行重要的戰(zhàn)略攻擊任務外,還被用于執(zhí)行照相偵察、電子偵察、海上巡邏等反潛任務。1951年開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機于1954年首次試飛,1956年交付使用,至今已發(fā)展有10種以上的型號,早期共生產了300多架。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圖-95轟炸機開始恢復生產,于1992年停產。它與圖-160和圖-22MC轟炸機一起,共同組成俄羅斯的戰(zhàn)略轟炸機機隊。該機型的主要缺點是飛行速度慢,最大飛行速度只有91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760公里/小時,同時自衛(wèi)能力較差,所以目前只保留少數執(zhí)行偵察任務。
“熊”的一個最主要外觀特征是:8葉對轉式的非常奇特的螺旋槳格外引人注目。它的最大起飛重量185噸,實用升限1.5萬米,作戰(zhàn)半徑5600公里,轉場航程遠達1.4萬公里。它裝備有10枚KH-55(AS-15“肯特”)空射型巡航導彈。2004年夏,俄軍一架圖-95MC從俄薩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軍基地起飛,在空中連續(xù)飛行4個多小時后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巡航導彈訓練射擊,導彈準確命中位于新地島的目標。整個航程約為3000公里,這顯示出這只飛“熊”良好的作戰(zhàn)狀態(tài)和非同尋常的戰(zhàn)術性能。
目前俄軍對圖-95MC戰(zhàn)略轟炸機的主要改進是裝備新型的“白楊”-M空射導彈,該導彈以超音速巡航,突防能力特別強,射程超過3000公里,誤差僅為幾米。并首次掛載比KH-55更先進的空射型核彈頭巡航導彈kh-101(AS-19)。這樣一來,它就具有對全球任何角落實施空中打擊的能力,同時也使其繼續(xù)在俄軍空射核打擊力量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令西方望而生畏的核武器攻擊平臺。近年俄軍對圖-95“熊”進行了多項改進,預計它將服役至2010年后。
圖-160-“海盜旗”圖-160“海盜旗”是一種多用途、四發(fā)、變后掠翼、超音速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也是俄羅斯現役轟炸機中唯一無須空中加油就可以對美國本土實施攻擊的轟炸機。目前,它是俄羅斯空軍最先進的戰(zhàn)略轟炸機,號稱世界威力最大的戰(zhàn)略轟炸機。
“海盜旗”是前蘇聯三位一體戰(zhàn)略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撒手锏”的角色。主要用于對付美國B-1和B-2戰(zhàn)略轟炸機、執(zhí)行洲際戰(zhàn)略轟炸任務。上個世紀60年代,為抗衡美國的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B-1,前蘇聯政府在多家設計局范圍內招標,圖波列夫設計局在競標中戰(zhàn)勝了米亞西謝夫試驗設計局和蘇霍伊試驗設計局并于1975年開始研制,1981年12月19日試飛成功,1992年加入現役。1982年,北約為這種新型轟炸機取名“海盜旗”,意為該型機就像海盜的旗幟那樣令人恐怖。1988年8月2日,前蘇聯向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卡盧奇首次展示了“海盜旗”,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
“海盜旗”圖-160吸收了圖-95MC、圖-22M3的長處,其技術性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超過其他任何同類飛機。這種飛機的實用升限為15000米,就是在10000-15000米的高空也能提速,高空最大飛行速度2000公里/時,超過音速一倍,同時這個龐然大物還能依地勢超低空飛行。它具備洲際活動能力,能隨時完成全天候和全方位攻擊任務。同時,“海盜旗”的戰(zhàn)斗力幾乎是無限的,可謂轟炸機家族里的超人。它既能在高空、超音速的情況下作戰(zhàn),發(fā)射具有火力圈外攻擊能力的巡航導彈;又能以亞音速低空突防,用核炸彈或導彈攻擊重要目標;還可進行防空壓制,發(fā)射短距離攻擊導彈;甚至還可以把輕型衛(wèi)星送入地球軌道。飛機的武器裝備包括:能攜帶從氫彈到巡航導彈等各種航空兵器,兩個彈藥艙可攜帶12枚射程3000公里的KH-55亞音速空射核巡航導彈、24枚近程空地導彈或各種核炸彈和常規(guī)炸彈,最大載彈量22.5噸,能準確命中3000公里外的目標,誤差僅為30米。圖-160的最大無空中加油航程14000公里,若經過空中加油便可以打擊地球上的任意目標。就連美國的B-2隱形轟炸機在打擊性能方面也無法與圖-160相媲美。據稱,一個圖-160轟炸機團攜帶的導彈能夠摧毀168個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
圖-160轟炸機的最顯著特點是:裝有4臺加力渦輪風扇發(fā)動機,成對地裝在機翼下靠近飛機重心的兩個發(fā)動機短艙內;采用翼身融合體設計,機翼為變后掠翼;十字形尾翼;武器艙位于機身中部。圖-160擁有幾個創(chuàng)紀錄的數字:飛機全長才54米,可是翼展卻達到55.7米。有人欣賞它完美而優(yōu)雅的外形,把它比做“白天鵝”。另外,飛機幾乎重300噸,相當于10架蘇-27殲擊機的重量,堪稱世界之最。速度也是戰(zhàn)略轟炸機中最快的,時速達2230公里。圖-160在載重量、飛行速度和爬高性能等方面都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紀錄。
從性能上看,圖-160與美空軍的B-2B戰(zhàn)略轟炸機難分伯仲,機身外形又很相似,二者可謂是一對真正的冤家對頭。人們對圖-160遠程轟炸機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難怪俄羅斯人自豪地稱它為“民族的武器”、“俄羅斯空中奇跡”和“世界上最有力的打擊系統”。與圖-160有著50多年不解之緣的總設計師瓦連京·布利茲紐克說:“也許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我們的確從1952年就開始研制一種能把導彈發(fā)射到美國本土的飛機。”俄空軍正在分階段改進現役圖-160,使它能服役至2030年前后,并繼續(xù)成為俄“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組成部分。
美俄轟炸機未來走向
從現在無人攻擊機和“智能電腦”的發(fā)展趨勢看,下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既非飛機也不是航天器,而是具有多種動力裝置的無人駕駛高超音速飛行器。因為這種飛機并不需要臨時去尋找目標或追逐新發(fā)現的移動目標。
美國B-3戰(zhàn)略轟炸機
有報道說,早在美國空軍21架B-2隱形轟炸機建成之前,美國未來飛機的設計師們就在戒備森嚴的俄亥俄州懷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地下室里開始設計未來的下一代轟炸機了。
換代機型不僅要具有隱形功能,而且還要在載彈量上與B-52相當。美軍認為,像B-52那樣的地毯式轟炸所帶來的心理震撼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未來的戰(zhàn)略轟炸機不但將具有更遠的航程、更大的有效載荷,具有發(fā)射小型無人機的能力,還應該繼承B-52的傳統。將來的轟炸機可能不再需要駕駛員。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提出的無人全球機理念設想,由一架有人駕駛的轟炸機母機來操控4架無人駕駛的亞音速轟炸機。這種設想如果能夠實現,那么就可以遙控轟炸機打擊戒備森嚴的敵方領土,而無犧牲飛行員的危險。特別是隨著美國公眾對戰(zhàn)爭人員傷亡的日益敏感和飛行員短缺的困擾,美國空軍對這種無人駕駛轟炸機的構想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美國軍方普遍認為,B-3的隱身性將優(yōu)于B-2,它的雷達反射面接近于零,同時能夠通過先進的偽裝來欺騙敵人的視覺。新一代轟炸機還應該具有強大火力,能夠實施類似B-52地毯式轟炸的未來戰(zhàn)略轟炸機的美軍決策者們最為期待的。格魯曼公司提出的高超音速設計方案最具吸引力,這種以5~10馬赫高速飛行的轟炸機可以使美國空軍在幾小時內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qū)的目標。
俄羅斯新型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由于到2010年時,俄空軍裝備的圖-95MS和圖-22M3型轟炸機壽命到期,必須有新型的轟炸機替換這些陳舊的飛機。俄羅斯遠程航空兵司令赫沃羅夫中將日前表示,俄羅斯正準備研制兩種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其中T-60S新型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由俄蘇霍伊設計局負責研制,它的體積介于美國的F-117A和B-2隱身轟炸機之間,將采用隱身設計;能作超音速長途飛行,其巡航速度可達2馬赫;計劃取代圖-22M型機,可攜帶各型航空炸彈及KH-55、KH-65、KH-101空地導彈,可摧毀5000公里遠的目標,命中誤差只有5-6米。另一種正在設計中的圖-202戰(zhàn)略轟炸機,以取代圖-95MS戰(zhàn)略轟炸機,可攜帶上述三種空地導彈,具有洲際攻擊作戰(zhàn)能力。由于采取了隱形措施,這兩款飛機的雷達截面積只有0.01平方米。
由于資金缺乏,新型飛機最早也只能在2010-2015年間面世。由于蘇霍伊設計局在S-37前掠翼飛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外界猜測T-60S將很有可能也是一種前掠翼飛機。目前,俄官方拒絕向外界透露T-60S型飛機的研制情況,該型飛機何時能揭開神秘的面紗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對美國B-3計劃的咄咄逼人之勢,俄羅斯航空界在新型轟炸機的研制方面絕不會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