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錦
臭錢
臭錢——名詞
特殊時期對具有精神腐蝕的貨幣指稱
1927年3月,毛澤東在《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里首次使用了“臭錢”一詞。自此,出自無產(chǎn)階級嘴里的“臭錢”不絕如縷,成為了描述剝削者企圖收買覺悟者的罪證?!俺翦X”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群眾口語里,使用頻率極高,鑒于文藝作品的渲染,“臭錢”不但是不義之財?shù)闹刚鳎乙搀w現(xiàn)了持有者身上的階級性氣味。
這里的臭,跟貨幣的持有者有關。通常的場景是:某個資本家拿出一疊鈔票,在漂亮的姑娘跟前晃悠,但姑娘是勞動人民,她斷然拒絕了資本家的獻媚,把錢投擲到他橫肉畢露的臉上——“誰要你的臭錢!”資本家惱羞成怒,“不交人,就還錢吧!”這種電影里的階級對立鏡頭深入人心,并教育人們要敢于與惡勢力抗爭!只是不知道姑娘后來怎么辦,是還錢呢,還是交出自己,抑或逃債,終于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臭錢”作為對金錢的鄙稱,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一直作為了檢驗覺悟者“道行”的試金石,因為描述“臭錢”的語態(tài),往往在于覺悟者與剝削者的斗爭。所以,當一件本無所謂香與臭的物品被人門賦予了強烈的愛憎時,好像其性質(zhì)也因此而發(fā)生了變化。
與臭相對的詞是香。那么,浸透了勞動者血汗的貨幣是否就成為了“香錢”?雖然漢語當中暫時還沒有“香錢”這樣的說法,但我想,有些人大概是這么認為的,因為錢來得太辛苦,他們甚至摟著錢睡覺,怎么會沒有大海一樣的感情?!
如今,對錢來說,人們早已經(jīng)沒有進行氣味鑒定的必要了,因為大家見錢眼開,味覺立即遲鈍,只想著如何裝進口袋,哪里還有閑工夫來糾纏?
廣闊天地
廣闊天地——名詞
指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
具有物質(zhì)空間與精神空間的雙重所指。廣闊天地,作為形容詞修飾名詞的結構詞組,在詞義上沒有什么特別的意味。但一句普通的話語,甚至是一個字,一旦出自偉人之口,就賦予了本義所不具備的新意。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毛澤東的一段話:“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yè)的子女,送到鄉(xiāng)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nóng)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nèi)??!庇纱讼破鹆藳坝颗炫鹊摹爸R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
盡管革命導師列寧在十月革命前,為了說明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文學部分不能和其他部分刻板等同起來,提出了兩個“廣闊天地”的論斷。遵從經(jīng)典教誨的中國,卻并不是在這個層面上認識“廣闊天地”的,在毛澤東的心目中,廣闊天地既是指農(nóng)村以及廣大的未開墾邊域,又是指思想和精神的大斗技場,包含了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空間。廣闊天地,一聽就讓人心境為之一寬,躍躍欲試,詩意的情緒迅速就彌漫了理智,神往著自己馳騁大地、縱橫青春的壯懷激烈!可見,偉人選擇的詞匯,都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的。
但廣闊天地下的農(nóng)村和與世隔絕的邊陲,生存條件的艱辛和惡劣就像掩藏在花朵下面的刺,開始扎進手掌。當疼痛的強度超越了浪漫的情懷之時,就發(fā)現(xiàn)當初的詩意其實是一場夢幻??梢韵胂?,十幾歲的少年餓著肚皮,戰(zhàn)天斗地,才能掙到一天的工分。這樣的生活不算苦,苦的還要強撐笑臉巴結討好干部掙表現(xiàn),苦的是上面宣布要在這“廣闊天地”里扎根、開花、結果,永遠不回去。苦的是這樣的生活永無出頭之日。
把青春歲月拋灑在廣闊天地的人,至今聽到這個詞,難免不小心驚肉跳。富有意味的是,在河南省郟縣,甚至還有一座“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我想,當兒門走進去的時候,當能很自然也往事逐一碰面……
青年作家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