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12號”是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糧菜兼用型蠶豆新品種,籽粒大而均勻。豐產性及商品性好,商品率高,百粒重190~200克,是糧菜兼用蠶豆的優(yōu)良搭配新品種,干籽粒性狀符合美國和歐洲市場油炸蠶豆片標準要求。2005年通過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
春性,中晚熟。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枝2.4個,結莢集中,單株粒數(shù)13~16粒,花白色,成熟莢黑色,單株產量22~34克,百粒重190克以上。中抗倒伏,中抗褐斑病、輪紋病、赤斑病。適宜在青海省海拔2000-2600米的川水、中位山旱地及我國西北地區(qū)同類生態(tài)區(qū)種植。
栽培要點
1.前作及備耕。以選擇中等或中上等麥茬地種植為宜,要求種植地塊3年以上未種過蠶豆。播前每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尿素5.4~6.5公斤,過磷酸鈣33公斤。
2.播種。水地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播種深度7~8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種量22~24公斤,保苗1萬一1.1萬株;高位水地或旱作地于4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種,播種深度7-8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種量28~30公斤,保苗1.3萬~1.4萬株。
3.種植方式。水地種植以等行或寬窄行種植。等行種植以平均行距40厘米為宜。寬窄行種植多為3窄1寬式,寬行行距40~45厘米,窄行行距30厘米,株距14~15厘米。旱作種植以等行或寬窄行種植,等行行距以235厘米為宜,寬窄行種植以每2行空1行的方式,平均株距13~14厘米。
4.田間管理。水地栽培:生長期灌水2~3次,初花期灌第1次水。當主莖開花至12層時及時打頂。旱地栽培:土壤解凍后達適耕期及時搶墑播種,播后及時覆土鎮(zhèn)壓。當苗高10厘米時,及時中耕松土,并根據(jù)苗情每667平方米追尿素5公斤。
5.蟲害防治。4月底、5月初采用有效殺蟲劑防治蠶豆根瘤蟓。視蟲情連續(xù)防治2~3次,每隔7~10天防治1次。蚜蟲發(fā)生初期。用殺蟲劑噴施封閉帶。蚜蟲發(fā)生普遍時,全田噴霧防治。(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彭繡科 劉洋 郵編:810016)
夾江特產——四季香蔥
白根小蔥,是四季小蔥的改良品種,株高40厘米,蔥和0.5厘米左右,可直播和移栽,生長快速。品質細嫩,特別清香。耐熱、耐寒、抗病。南方各地常年均可播種移栽(彩圖參見81頁圖6)。(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