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兩位媽媽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買東西。
小男孩的媽媽在挑蘋果,小男孩跟著往筐里拿,他媽媽看見了,把他選的蘋果全都放回攤上,告訴他:“你挑得不好,讓媽媽來挑!你呢,乖乖地呆著?!毙∧泻⒕筒辉僮约禾籼O果了,低著頭,一聲不吭。這位媽媽挑好蘋果后,帶著小男孩走了。
一會兒,又一個媽媽帶著小女孩過來買蘋果,那個小女孩也幫著媽媽拿了幾個蘋果。媽媽問她:“你為什么要挑這個蘋果呀?”小女孩說:“這個蘋果紅紅的,我喜歡?!迸⒌膵寢屩钢贿h處的另一個品種的蘋果說:“那邊的也是蘋果吧?為什么它們的顏色不紅呢?”“因為它們不是一種蘋果?!薄澳撬鼈冇质鞘裁雌贩N呢,你知道嗎?”小女孩搖搖頭。小女孩媽媽說:“回去我們查查書,怎么樣?”“好!”小女孩點點頭,高高興興地和媽媽去買別的東西了。
這兩位媽媽和孩子交流的時間都只有一分鐘的時間,卻在向孩子傳遞不同的信息。小男孩的媽媽在告訴自己的孩子:你不行,只有媽媽選的才是好的。在她的面前,孩子是處于附屬地位,不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小女孩的媽媽則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我們是平等的,你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而且你還會自己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東西。這位媽媽有啟發(fā)性的詢問,同時也讓孩子有了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父母們在對待孩子的每一件事情實際上都是在向孩子傳遞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達著教育孩子的信息。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是教育,所以,不要不在乎,哪怕是很細小的一件事情,也是重要的。
選自《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