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到德國打工。與德國人交往時,我覺得他們單純善良,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一次,鄰居羅拉夫人敲開我的房門,說:“小伙子,你能幫我一個忙嗎?”
我有些意外,像我這樣居無定所的異鄉(xiāng)人,能幫她什么忙呢?
她說:“我要到法國旅游,一個月后才能回來,你能幫我照看一下我養(yǎng)的熱帶魚嗎?”
我有點猶豫,看到她懇切的目光,實在不忍拒絕。她熱情地把我領(lǐng)到她家,里面的陳設(shè)相當(dāng)講究,隨便拿一樣?xùn)|西,都可以抵我一年的房租。
她指著那個巨大的魚缸,說:“這魚缸的水溫是電腦自動調(diào)節(jié)的,換水的方法很簡單,魚食放在柜子里,請你多關(guān)照這些可愛的家伙?!闭f著,她把房門鑰匙交給我。
我有些忐忑不安,此前,我和她幾乎沒有任何交往,難道她不怕我這個“流動人口”把她家的東西偷了,然后溜之大吉嗎?
每次給魚喂食時,我打開她家大門,都會莫名其妙地心慌起來,下意識地四處看看,我擔(dān)心有人看見,問我為什么打開鄰居家的大門?
有一天,我在超市里挑日用品,不知不覺到了店里關(guān)門的時間。這時候,老板走過來,友好地提醒我,現(xiàn)在到了打烊的時間。我正準備走人,他卻急了,說:“先生,我不是這個意思,您完全可以繼續(xù)挑選商品,不過,我要回家了,自動收款機就在超市出口的地方。另外,勞駕您走的時候,幫我把大門關(guān)上,祝您晚安?!闭f完,他就匆匆走了。
我一下子置身于空蕩蕩的超市里,忽然.心虛起來,這里沒有任何防盜設(shè)施,我要“順手牽羊”,易如反掌。我覺得渾身不自在,提著選好的商品,在自動收款機前付帳,然后趕快走出超市。
看來,在德國,信任也是一種壓力呀。
選自《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