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的佛性
潘榮華
老方丈的禪房里,有一只蟈蟈經(jīng)常鳴叫不止。有一天,前來向老方丈討教的一個小和尚聽到了蟈蟈的叫聲,就對老方丈說:“清凈之地怎容下這小生靈擾亂,我把它捉了放到山上去?!?/p>
老方丈就說:“這是我請來的頗具佛性的貴客,它為我伴讀、陪我誦經(jīng),不分晝夜、永無懈怠,是我的同道、知音和良師益友,哪能捉了去呢。”
小和尚就疑惑地嘟嚕道:“小蟈蟈也有佛性嗎?”
“當然有佛性了,”老方丈特別認真地說,“事無巨細、物無大小,蟈蟈軀體盡管微小,但它耐得寂寞、清音長鳴,它是漫漫長夜的偉大歌手,更是修得道行的蟲界的高僧?!?/p>
太陽以無比輝煌的光芒照耀大地,老虎以異常勇猛的姿態(tài)威震山林,可是,太陽和猛虎都沒有蟈蟈的優(yōu)美旋律,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威嚴和卑微,只要有你的聲音和作為,你就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會得到相應的關注和尊重。
選自《泉州廣播電視報》
蜂死蠅生的思考
魯 橋
大自然給予兩種昆蟲——蜜蜂和蒼蠅以相同的生存條件。然而蜜蜂和蒼蠅卻不是一個活法。
蜜蜂積累財富無止無休,它們恨不能把天下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還有蜜有粉,它們就不會休息。疲憊不堪、早衰和過勞死的現(xiàn)象,是它們無法排解的尷尬和不幸。蒼蠅,餓則求食,飽則安息,它們雖無豐厚之積累,卻能養(yǎng)精蓄銳,活得自在。
蜜蜂一旦分居,便將同類視為異己。它們常會因食源短缺而你爭我奪,戰(zhàn)事迭起,弄得兩敗俱傷。蒼蠅不然,它們共食而不爭食,更不會去東征西討。窮日子,反讓它們太太平平地活個夠。
蜂不改向,蠅尋生路。有人做過試驗,將數(shù)量相等的若干只蜜蜂和蒼蠅放進一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光源,將瓶身與瓶口置于黑暗之中。結果,瓶中的蜜蜂只只都朝著光源掙扎而死,而蒼蠅卻都從背著光源的瓶口飛走了。
善良的人們永遠熱愛蜜蜂,贊賞蜜蜂的勤勞和勇敢,批評蒼蠅的自私與懶惰,但人們卻不得不承認,蜜蜂的種種積重難返,實在是生命的一大悲哀。
譚軍/薦
心靈比眼睛更真切
光 揚
清覺禪寺的心明禪師,是一位盲人,他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萬象有另一種“覺察”和體悟。而他臉上常年掛著祥和的微笑,更是令人為之動容。
有一天,心明禪師正坐在寺院的石凳上曬太陽,有一位信眾看到他笑瞇瞇的自在相,就問他:“您老笑什么呢?”
“笑這明媚溫暖的陽光!”心明禪師隨口答道。
有一天,陰雨連綿,心明禪師坐在禪房里參禪,一位前來上香的居士看到他笑瞇瞇的恬然的樣子,就問他:“您老笑什么呢?”
“笑這潤物無聲、金貴如油的春雨!”心明禪師順口答道。
有一天,寺院里游人稀少、冷冷清清,心明禪師在寺院里悠閑漫步。有一位前來掛單的云水僧看他笑瞇瞇的神情,就問他:“您老笑什么呢?”
“笑那高山流水、笑那鳥語花香!”心明禪師順口答道。
有一天中午,心明禪師坐在一棵大樹下打盹,有一位女施主看他打盹的時候還笑瞇瞇的樣子,就問他:“您老笑什么呢?”
“笑你看我時怪怪的表情,笑我又將有個美麗的夢境!”心明禪師順口答道。
如果說人的眼睛是視覺窗口的話,那么,人的心靈就是感應的X光線,它比眼睛更真切、更有穿透力,能捕捉到任何障礙后面、假象后面的真實情景,也更能發(fā)現(xiàn)、更能體察到容易被常人忽略的深層次的美好事物。
隆昌憶薦自《石獅日報》
慧眼與財門
吳如雅
一位在日內瓦大學學習的法國人塞爾日·克拉斯基,一天不小心將自己的一串鑰匙弄丟了。望著門上的鎖,他束手無策。無奈之中,他的眼前又發(fā)現(xiàn)了一大群丟了鑰匙無家可歸的人。就在他非常苦惱的時候,一個念頭涌入他的心中:要是提供快速配制鑰匙的機械或者服務,那多好!從此,塞爾日·克拉斯基一心投入了他的創(chuàng)造構想之中。當他畢業(yè)之后,他創(chuàng)辦了快速配制鑰匙公司;次年,又為快速配制鑰匙技術申請了專利。從此之后,他的商標成為人所共知的名牌。無獨有偶,歐元啟用后,十幾個歐洲國家各自的貨幣尺寸都小于歐元。歐元區(qū)人口有3億之多。這是多么大的市場。于是,浙江海寧長虹皮件公司立即生產了40多款230萬只歐元專用票夾,投放歐洲市場,一銷而空,大批訂單又接踵而至?!伴L虹人”為歐洲人小錢夾換大錢夾,著著實實發(fā)了一大筆。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消費需求也是五花八門的,關鍵在于發(fā)現(xiàn)。有時,生活的難點往往成了消費的熱點,猶如一把丟失了鑰匙的鎖、裝歐元的小票夾,要害是誰能將它首先打開。這就需要一雙慧眼,方可捷足先登,打開財富之門。
丁曉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