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的“狗戲”,有的是戲名中帶有“狗”字并由演員扮狗形演出;有的是戲名中雖不帶“狗”字卻也有演員扮狗形登場的戲。
京劇傳統(tǒng)戲《梅花嶺》,演的是楊戩、哪吒收服梅山七怪的故事,其中就有犬怪上場。歷史劇《鬧朝撲犬》寫趙盾勸諫晉靈公,與奸佞屠岸賈結(jié)怨。晉靈公與屠岸賈密議假召趙盾入宮賜宴,放出犬獒撲咬死趙盾。趙盾門客提彌明挺身而出,擊斃犬獒。該劇系有“南麒北馬關(guān)外唐”之譽的唐韻笙自編自導的代表作,他主演的趙盾在一連串的翻滾跌撲后,身上的蟒帶、帽翅、水口、髯口、佩劍、玉圭等等,依然干干凈凈、互不掛礙,堪稱絕活。后來李萬春、曹藝斌等都曾演過《鬧朝撲犬》,在刻畫趙盾的形象上各有千秋。
河北梆子、秦腔的傳統(tǒng)劇目中有一出叫做《殺狗勸妻》。故事寫的是樵夫曹莊之妻焦氏虐待婆母,曹莊佯裝殺狗以恐嚇焦氏,焦氏于是痛改前非,婆媳和好,一家和睦。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京、滬兩地先后舉辦過兩臺別開生面的“十二生肖戲”,其中都有《殺狗勸妻》。北京演的《殺狗勸妻》,特邀梆子老生“二寶紅”演曹莊;上海演的梆子《殺狗勸妻》,則皆由京劇名演員反串,文武老生李少春反串花旦焦氏,青衣花旦李玉茹反串老生曹莊,武丑葉盛章反串老旦曹母,京劇演員唱梆子,演來別具特色。六十年代初,秦腔《殺狗勸妻》中王秀蘭扮演的焦氏,給人的印象尤其深刻。戲中有焦氏為婆婆送面充饑的情節(jié),王秀蘭左手端碗面湯,右手拿雙筷子,出場時行動遲緩,表現(xiàn)得極不情愿。她看了一眼稀湯寡水的面湯,用筷子在碗里攪了一下,發(fā)現(xiàn)筷頭上有一個面頭,欣喜地送進自己嘴中,輕輕一嘬,咽了下去。這些動作雖不大,卻將一個虐待婆母的惡媳刻畫得細膩傳神,入木三分。
京劇名宿貴俊卿編演的《人不如狗》(又名《恩怨報》),說的是小人忘恩,義犬救主的故事。施忠厚在洪水泛濫時駕船救起吏部尚書之子鐘植等多人,以及王恩夫妻和一條狗。王恩見忠厚家產(chǎn)豐厚,頓起歹念,遂買通官府誣陷忠厚,并踢死其妻。忠厚攜女外逃,卻遇園門上鎖,正在惶急,那只被救的狗兒跑來將門鎖咬落,于是父女得以逃生。中途,父女失散,忠厚悲痛萬分,欲尋短見,狗兒見狀狂吠呼救。幸遇鐘植至此,救下忠厚并問清原由,殺死王恩夫妻,收養(yǎng)了忠厚父女。這出戲曾轟動一時。
四十年代,四川“厲家班”曾演過《擊犬盜紅綃》(又名《青門盜綃》、《昆侖劍俠傳》),演的是唐朝書生崔慶,因戀郭子儀府中歌姬紅綃,與家奴昆侖奴夜入郭府與紅綃相見,并由昆侖奴盜出紅綃。這場戲以功夫為主,武凈應工的昆侖奴表演“飛腳”,“狗形”由二路武生扮演,作為陪襯。厲慧良飾的昆侖奴深夜?jié)撊敕陉柛?,盜出歌姬紅綃時被看家犬發(fā)現(xiàn),與犬搏斗,將犬擊斃?!白哌叀币粓?,臺上三桌橫列,中有間隔,厲慧良連起三個“飛腳”,飛越三桌,表現(xiàn)了昆侖奴飛檐走壁的驚人武功。
抗戰(zhàn)勝利后,著名老生張君培、漢劇老生翟雙平同在漢口演出,曾京漢同臺聯(lián)袂獻藝一場。第三出是由翟雙平主演的漢劇《度白簡》,說的是莊周為救一名被強人挖掉心的死者,將狗心代換,并挖土為“心”,使狗復活??h令白簡聞知此事,掛印棄官隨莊周學道的故事。劇情雖荒誕,卻充滿人生哲理。
舞臺上的“狗”叫“狗形”,一般是由武生穿上“狗形衣”扮演的。有趣的是,當年著名京劇演員郭玉昆演出《鬧天官》時,扮演哮天犬的朱亞林竟是一位啞人,表演十分出色。開打時,他與同臺人配合默契,翻、摔、亮相干凈利落。在一次戲曲會演時,朱亞林因扮演哮天犬榮獲表演獎,一時傳為梨園佳話。
此外,也有真狗上臺的奇聞。唐韻笙在三十年代演出京劇《狗咬呂洞賓》時,曾讓一條名叫“吉利”的狼狗登臺演出。有意思的是,它會隨著鑼鼓點真“咬”呂洞賓,逗得觀眾捧腹大笑?!凹边€在《十二真人戰(zhàn)玄壇》中扮哮天犬,在鑼鼓聲中與趙公明的黑虎(由武生扮演)搏斗。真狗上臺激起了觀眾的好奇,票價加價,仍趨之若騖。三十年代時,“江南美猴王”在上海演出連臺本戲《西游記》,上海大舞臺的“武行頭”李人俊馴有一條狼狗,登臺表演大顯身手。頭本收服孫悟空,二本救駕唐太宗,三本戲弄豬八戒,“吉利”演來有情有戲,惟妙惟肖。“狗演員”演技高超,又懂鑼鼓經(jīng),起了演員不能起的作用。據(jù)說這條“狗演員”的包銀不菲,有六百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