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曾說:“好作品能夠幫助人。鼓舞人前進,激發(fā)人們身上美好的東西,作家寫出美好的情感,美好的形象,更是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一代青年的心靈?!彼摹斗毙恰肪褪沁@樣一篇好作品。它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的幾處擬人,更顯示了他情感的歷程。
文章寫了“我”三次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從前在家鄉(xiāng)、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三次望星空,三種心情,都透過個性化的擬人展現(xiàn)了出來。
作者這樣寫小時候的感受:“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1914年7月,巴金母親病故,當時巴金才1O歲。此后,他深深感到?jīng)]有母親的孩子的悲哀。母親“愛一切人”的教誨,對巴金很有影響,后來稱母親為自己的“第一個先生”。繁星博大無邊,帶給每一個人光明,使人覺得溫暖,令巴金想起同樣博大、甜蜜、溫馨的母愛。對星天的依戀正反映了童年巴金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三年前在南京,“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關(guān)于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辟|(zhì)樸的字里行間透露出青年巴金對友情的渴望。巴金少年時便追求進步,在探索前進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渴望著志同道合的朋友。1923年,巴金和三哥堯林一起,離開成都去重慶,由重慶至上海再到南京。離開四川的原因,是渴望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投身到新的廣闊的天地中去。讀天文學方面的書使他逐漸認識星星,了解星星,更激發(fā)了他對星星的愛。而閱讀表達人類美好情感、表現(xiàn)進步思想的書籍,則使他認識了許多心靈相通的人。讀了《告少年》中譯本,他給翻印此書的陳獨秀寫信,尋求指導;讀到俄無政府主義者愛瑪·高德曼的文章,便稱其為“精神上的母親”,給其寫信。而對其影響最深的,當屬冰心。1922年初夏,巴金從《晨報》上讀到了《繁星》和《春水》,便學習寫作新詩。巴金曾說:“當時年輕的讀者容易熟悉青年作家的感情。我們喜歡冰心,跟著她愛星星,愛大海,我這個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溫暖,找到失去的母愛?!焙髞矶顺蔀楹糜选?/p>
如今在海上,仰望星空,“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边@里,巴金再次把星星比作母親,表達了對亡母的思念。1923年1月,巴金發(fā)表《詩一首》,在冷酷的人世間,憶起“亡故的母親”的愛和溫暖。此時的情感與兒時的情感有相通之處,亦有不同之處。小時候的思念更多地出于依戀,而“如今”(1927年1月),23歲的巴金懷著追尋理想的興奮心情,登上了遠赴巴黎的航船?!拔业某踔允牵弘x開家庭,到社會中去,到人民中間去,做一個為人民‘謀幸?!母锩??!毖鐾翘欤徒鸩挥蓱浧鹉赣H的期望,感到可以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再拓展開來看,這里的母親,指生母,更指祖國。
這里的擬人,是他一顆赤子之心的外現(xiàn)。因此,下一個擬人的出現(xiàn)也就很自然了?!拔夜豢辞宄四莻€天上的巨人???,那個巨人還在跑呢!”巴金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jīng)濟學,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運動。法國是無政府主義的發(fā)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航船上的巴金,以為理想即將實現(xiàn),感到渾身充滿力量,相信自己這個“巨人”,一定能實現(xiàn)人生目標;相信祖國這個“巨人”,一定會奔跑在世界的東方?!拔宜坪跎鷣砭蛶砹藨n郁性,我的憂郁性幾乎毀了我的一生的幸福,但是追求光明的努力,我沒有一刻停止過?!?/p>
這篇文章,顯然受到了冰心兩部詩集的影響,它以真實簡練的文字,表現(xiàn)作者剎那間對于事物的獨特感受和思想的變遷。巴金先生說:“我是在生活中有了切實的感受才要抒發(fā),要表現(xiàn),有興趣就多寫一點,沒有興趣就少寫一點。”繁星固然美好,但唯有“著我之色彩”,才能活化。巴金先生的《繁星》,正因為具有個人濃厚的情感色彩,所以產(chǎn)生了積極的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