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新浪網開展了一次討論:面對明明知道醫(yī)學已回天乏術的絕癥親人,不富裕的我們要不要傾盡一切去做最后的嘗試?為了絕癥親人能多延長幾天的生命,有沒有必要讓自己的下半生背負巨債,窮困潦倒?
很快,就有數以千計的網民留言參與討論。有人說:“為了延長病人幾個月的生命,卻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值得嗎?”有人說:“如果很痛苦的話,我也許會讓他們安樂死去?!币灿腥苏f:“我會不惜任何代價,即使僅僅換來親人一天的生命,哪怕讓我今后的生活從天堂跌入地獄?!庇械牧粞詣t出語驚人:“不救,明知得了不治之癥,作為病人也想早日結束生命,早日解脫痛苦!用藥物把生命延長幾天,表面上是人道,其實是無聲無形的折磨罷了?!?/p>
我一直關注著這場討論。我不會鄙視那些聲稱“不救”的人。其實,人到生命的最后關頭,求生的欲望會感染著他的每一位親人。在很多旁觀者看來,那場艱難的拯救,似乎失去了理智而得不償失。但是,一旦真正處在與親人生死離別的關頭,感情的撕裂往往要勝過金錢的付出。因此,“不救”只是暫時的沖動的答案。至于安樂死,只能是一廂情愿的幻想罷了。
半年來,我在網絡上結識了新疆和江蘇的兩位女士。她們?yōu)榱苏然忌习籽『头伟┑膼廴?,傾家蕩產,負債累累。但她們告訴我:我所做的一切,都無怨無悔。其實,早在兩年前,為了拯救罹患惡性淋巴瘤的前妻,我也是耗盡家產,四處舉債。在這場討論中,我的留言是:“只有經歷過那種生死離別的人,才會體味到,生命和金錢都很沉重;但是,你必須要忍著劇烈的情感撕裂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去救治親人。即使是沒有希望,也要圖個良心的安寧。”
我把這場討論的答案歸結為“良心的安寧”。一位署名港璨的發(fā)言,代表了我的心聲。他說:“一份切肉不離皮的親情,一份肝膽相照的友情,一份致死不逾的愛情,在這三件事上是不能以理智去考慮代價的?!?/p>
真正的愛,在自己的心間。我們拯救親人的生命,是因為承受著血濃于水的親情。此時,我們身陷一場無法逃脫的賭局。我們不想輸,但也很難贏,于是,只好做那顆在賭局盤桌的骰子,竭盡全力去爭取最大的贏利,同時直面最殘酷的結局。愛有時會產生峰回路轉的奇跡,有時也因為金錢的拮據而山窮水盡。我們無法戰(zhàn)勝命運。但是,我們都在營造一種對待生命、對待親情的態(tài)度。我們只能無奈,而不能有愧。
良心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在注視著你的心靈是否染塵。當你捱過了這場賭局,你的良心是否得到安寧,你是否問心無愧,是斷定你輸贏的真正標準。
(黃文鳳薦自《黃河·黃土·黃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