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清的名字,不僅是古典音樂迷心目中中國小提琴演奏最高水平的象征,也是多少望子成龍的父母夢想中的典范:神童出身,少年成名,成年后又擁有健康、積極的人生。
2005年,當年的神童也有了1歲的兒子。從音樂神童到快樂父親的角色過渡,對于他,意味著什么?
“童年是本耐讀的書”
呂思清生在青島,美麗的海濱城市,即使在那個較為封閉的年代,依然有著殖民地時代留下的些許西洋文化的余韻。比如,他父親小時候在德式教育下長大,因此有著很好的音樂素養(yǎng),而他們家住在一道斜坡路中的小洋樓里。
不過,這是一個清貧之家。父親喜歡音樂,就自己教前兩個兒子拉琴,其實父親真正擅長的是鋼琴,但是只有小提琴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所以,音樂教育只能從這里開始。
父親并非指望兒子成名成家,只是單純地想,音樂是多好的東西,孩子們接觸過就好。到第三個兒子降生的時候,父親已經(jīng)暗自決定,不教了,讓他自己選要做什么吧。
第三個兒子就是呂思清,這個孩子自己選的,還是小提琴。
那時候他只有兩歲。有一天,兩個哥哥在練琴,小思清突然說:“哥哥,剛才那個地方你拉錯了?!痹趽u籃里就聽蝸居在同一房間的哥哥拉琴,孩子認為小提琴當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還太小,連胳膊都夠不到琴的那一端。但他已經(jīng)會在飯桌上舉著兩根筷子,比劃起拉琴的姿勢了。
真正開始學(xué)琴時思清已經(jīng)4歲多了。學(xué)琴的過程總是辛苦,畢竟小提琴是最難掌握的樂器之一,他又是個天性外向活潑的孩子。練琴的情節(jié)就是孩子站在桌邊拉呀拉呀,父親在桌上伏案工作。“是的,雖然很苦,但是父親對自己比對我們都要嚴格,所以我們都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他是一個傳統(tǒng)的嚴格的人,父親用行動告訴我們,刻苦是理所應(yīng)當?shù)?。?/p>
“我的童年特別簡單,也特別快樂,就像那種沒有圖畫的故事書,猛一看,也沒色彩,沒啥意思,仔細一讀,每一行字里都有想象力的圖畫?!?/p>
無言的傳承:“是音樂讓
我樂觀、向前”
“神童”,往往便是驕傲、失落的代名詞。在呂思清看來,重要的是一種樂觀,向前的性格,和對音樂本身的愛,這也是家庭教育留給他的財富。
呂思清似乎總是碰到運氣很好的機會,被梅紐因挑選到英國去進修,再考上美國朱麗婭學(xué)院,得獎……但其實他也遇到過不公平,挫折,專業(yè)的停滯……“只是我會想,大不了我什么都不是,再到樂團去拉小提琴。有琴拉,也很好啊。這樣一想就又開心起來了。”
“因為我父親就愛音樂,他從來沒有對我們說過一句學(xué)了琴你以后就如何如何了之類的話。而他更是一個不計算利益的人,只要是對音樂有益的事,他都會去做?!?/p>
他的父親因為總在為兒子找樂譜,演變成借樂譜抄下來,繼而想到,我的孩子學(xué)琴沒樂譜,別的孩子也沒有哇,從此開始了自費向音樂家索譜、抄譜、印譜并到處郵寄的生活。70年代的很多音樂人,因此跟這位無私傳播保留音樂作品的普通職員保持了深厚的友誼,而許多院校、圖書館、音樂教師,在那個年代都收到過他父親手工抄印的樂譜。
“如果我現(xiàn)在這樣算有名,那么我父親做的事情則是——偉大?!?/p>
現(xiàn)在呂思清經(jīng)常穿梭往來世界各地,把國外的演出.古董級的名琴帶到中國來,介紹給中國的樂迷,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說,不喜歡古典音樂,從來沒聽過音樂會,他會不知疲倦地說服人家去聽他的音樂會?!澳阒绬?,我最得意是一件事情,就是那些號稱從來不聽音樂會的人,后來好多都成了音樂迷!”
不知不覺中,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走著父親走過的傳播之路,因為,音樂帶給自己太多快樂,他希望把這種快樂傳遞出去。
初為人父:“帶孩子其
實比排練還累啊”
“不知道為什么,有段時間我特別不喜歡小孩子。”呂思清琢磨來琢磨去,最后認為也許那時候自己太求完美,總覺得小孩子不符合規(guī)矩,看到鄰居的孩子來,就緊張會不會把自己東西弄亂,“可是,隨著年齡大了,對自我的關(guān)注就少了,漸漸走向另一個極端,特別喜歡孩子。”
是不是喜歡孩子,也是一個自私的男孩成長為可以為別人付出的男人的標志呢?
得到妻子懷孕的消息以后,呂思清的心情只有一個詞:興奮。低調(diào)的妻子本來一直在他背后隱身,但他總覺得學(xué)聲樂的妻子為他付出太多,于是決定錄一張兩個人合作的唱片,就那么一次,留一個紀念。結(jié)果,真的有了個大紀念一一就在這張唱片制作期間,寶寶來了。
他馬上著手安排檔期,預(yù)產(chǎn)期前1個月到產(chǎn)后4個月,推掉所有演出,回美國守在妻子身邊。
“那時候要是有人看到我家書柜,會以為我是育兒專家,連枕頭邊都是中英文的育兒書籍?!?/p>
兒子的名字是他起的,Austin,中文的還沒想出來。朋友說他起得好,竟然還有人跟著也給自己兒子起這個英文名字。本想特別一點,卻被“跟風(fēng)”,他說起來牙癢癢的。
呂思清肯定是個好爸爸,因為跟他說起小寶寶的護理時,他居然如數(shù)家珍,不過也感慨,怎么寶寶小的時候,夜里會醒那么多次?!每天夜里,妻子照顧孩子的時候,無論多困,他都堅持起來陪著一起照料,現(xiàn)在回想,那可比排練累多了。
而且,畢竟音樂是他們家的最愛,他從一開始就緊張著寶寶的聽覺,看到寶寶還在月子里,就對門開關(guān)的響聲有反應(yīng),心里便“臭美”起來:瞧我兒子,耳朵多好!
給小Austin聽什么音樂,藝術(shù)家爸爸自然不能怠慢,他選擇了莫扎特和舒伯特的小鋼琴曲,時不時給兒子聽上一聽。以后打算教他什么倒沒有細想,不過根據(jù)家族傳統(tǒng),鋼琴大概是會學(xué)的,現(xiàn)在兩個哥哥的孩子都在練鋼琴呢。
要給想教孩子音樂的父母什么忠告嗎?對這個問題,他慎重地想了一會兒:“第一,學(xué)音樂一定會終身受益,你決不會后悔;第二,順其自然,尊重孩子的愛好,也尊重音樂的規(guī)律,學(xué)得快樂很重要?!?/p>
接到《母子健康》的采訪邀請,呂思清一秒鐘也沒有猶豫就答應(yīng)了下來,倒是身邊的朋友擔(dān)心,這是不是符合一個古典音樂家的形象?他說,你們以為搞古典音樂的都是老頑固嗎?我就是要展現(xiàn)出親和。愛心的一面。
有這樣一個既儒雅又活力四射的爸爸,Austin真是一個幸福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