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媳婦和日本婆婆生活的點滴,跨國婚姻的婆媳相處之道,你想來聽聽嗎?
我與婆婆初見面
和先生相識那年,我剛剛18歲。那時,他從日本來中國留學。待我大學畢業(yè)后,我倆商定要結婚時,這才意識到,我的家人見過他,而他家里人還沒見過我呢。于是,1990年的8月,先生帶他媽媽一同來到了大連。
與實際年齡相比,婆婆看上去要年輕許多。那時的她,50歲,可是,用我鄰居阿姨的話來講:“你看看人家的裝束,那眉畫的,那耳環(huán)戴的,嘖嘖?!鄙蟼€世紀90年代的中國,女人到了50歲,應是一副居家婆的打扮了。可婆婆的淡妝,得體的服飾,與眾不同,難免要讓鄰人艷羨。直到現(xiàn)在,婆婆已經(jīng)64歲了,與同齡人相比,依然顯得年輕許多。先生說,這與婆婆一直工作有關。在日本,先生的家里經(jīng)營著一家商店,婆婆從嫁過去就一直在店里工作,從過去的算盤,到今天的電腦,她都用得非常熟練。因為堅持工作,所以婆婆一直保持著一種適度的緊張,沒有一般上了年紀的女人常見的松懈感,這也許是她保持年輕的秘訣吧。
雖然初次到中國旅行,卻很奇怪,在大連,婆婆根本就沒有身處異地的感覺。那時的我,還基本上不會說日語,已經(jīng)忘記了是怎樣與婆婆溝通的了。僅靠著只言片語的日文、英文,再加上比劃,我就這樣帶著婆婆單獨上街了。先生也覺得很奇怪:“你們兩個人怎么關系處得那么好?”
8月的大連還很熱,我?guī)е牌湃プ杂墒袌?、去小吃攤,把我認為好吃的東西一一向婆婆推薦,婆婆都吃得津津有味?,F(xiàn)在想來,婆婆那種對事物不存偏見的態(tài)度真了不起。因為如今,讓在國外生活了多年的我,再去那些衛(wèi)生條件不是很好的小吃攤吃東西,我自己未必能在那種環(huán)境里再坐下來。
婆媳關系 轉危為安
我和婆婆的關系也曾有過一次危機。那是在女兒出生之后。婆婆自己只有兩個兒子,一直很想有個女兒,卻沒有如愿。所以,長孫是個女孩,婆婆高興得合不攏嘴。而我,是生第一個孩子的年輕母親,自己難免有些神經(jīng)質,非常努力地想將一切做到最好,對于婆婆的育兒經(jīng)驗有時就聽不進去。婆婆可能有些傷心,又覺得沒辦法直接對我說,所以就打電話與先生的弟弟商量,先生的弟弟再輾轉電話給先生。
那段“非常時期”,先生對我說的話,我一直記得。他說:“如果你跟我母親有了矛盾,我一定站在你的立場上”。先生這樣做,不是單純地所謂“怕老婆”,他覺得,我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嫁到異國,心理上一定會有孤單的時候。而做一個零歲兒的母親,又極為辛苦,雖然婆婆的出發(fā)點可能是好的,但這樣的時候,婆媳間有了矛盾,他的立場必須傾向我。我不太清楚先生是怎樣與婆婆溝通的,只覺得婆婆后來不再對我的育兒觀念多說什么了。而我自己,隨著女兒一天天長大,身心逐漸輕松下來,那種謹小慎微的神經(jīng)質也得以改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能夠主動去詢問婆婆,征求她的意見了。
婆婆教我夫妻相處之道
記得以前的一個暑期,我?guī)Ш⒆觽冏〉狡牌拍抢?,先生一個人留在了北京。為了要買一臺筆記本電腦的事,我打電話與他商量。當天買好了以后,忙著安裝沒有跟他再聯(lián)系。第二天,先生打電話質問我,為什么不和他聯(lián)系。為了息事寧人,我干脆告訴他“電腦還沒買呢”。我和先生通話的內容,在一旁的婆婆也聽出了個大致。電話掛了以后,婆婆倒夸我:“就應該這么說?!蹦且淮?,我大笑著對婆婆說:“人家是當媽媽的教女兒怎樣應付女婿,這當婆婆的護著兒媳一起對付兒子,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呢。”
婆婆對我說,其實這也是她自己的切身經(jīng)驗。年輕的時候,婆婆也是有什么就對我公公說什么,結果我公公常對她發(fā)脾氣,讓婆婆吃了不少苦頭。直到上了年紀,婆婆才意識到,只要出發(fā)點是好的,沒必要什么事情都告知自己的先生,得過且過也沒什么不好。
向婆婆告先生的狀
與先生結婚十余年了,婚姻生活讓我們彼此適應了許多。但是,難免還有爭吵的時候。最近一次,先生在家里喝酒,喝得有點多,正好兒子在旁邊玩鬧,他就打了兒子一巴掌。我和他理論,他借著酒勁兒跟我吵了起來,讓我和孩子們“滾出去”。雖然知道他這是醉話,不應放在心上,可是聯(lián)想到,最近他喝酒喝多了的情況日漸頻繁,心中畢竟有些不安,猶豫了再三,還是決定跟婆婆商量一下。電話里,婆婆聽完了我的講述,沉吟了一下,說:“下次他再這樣說,你干脆悄悄帶孩子出來,到我這里住幾天,我們都不讓他知道,急他一下。好不好,”我聽了,不禁莞爾一笑。
俗話說,知子莫過母。婆婆知道我先生的秉性與公公非常相似,所以才這樣教我。這次我當然不會帶孩子們出走到婆婆那里去,但是,婆婆的一番好意我是心領了。幾天以后,先生回日本出差,婆婆找機會跟他聊了一會兒。先生回家后,瞪了我一眼,“你還會跟我媽告狀?!蹦翘?,他倒也沒再說什么。不過,從此后,先生喝酒還真是節(jié)制了。
彼此真心的付出
婆婆一直在學習中文,當初她學習中文的目的,是為了與我這個中國媳婦交流。說實話,我現(xiàn)在認識許多嫁給日本人的中國女孩,她們自己都在努力學習日語,而她們的婆婆去學中文的還真沒有聽說過。如今,我的日文水平在語言交流上已沒有太大的障礙了??晌业钠牌耪f,她想試試能不能有一天獨自去中國旅行,不靠兒媳這個語言的“拐棍兒。60多歲的老人了,如果她不是真心喜歡中國,我想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我和先生結婚13年了,中間有7年因為先生的工作原因,我們生活在北京。2004年3月,全家剛剛返回日本。因為與婆婆不住在一個城市,大家見面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但是,每次回婆婆那里,臨走的時候,我都會將我們住過的房間打掃干凈。因為我覺得,婆婆已經(jīng)上了年紀,又一直在工作,不能因為我們的到來,再給她增加負擔了。
我覺得,婆媳之間的關系,看起來有些復雜,有點微妙。但是,只要雙方有了信任和理解,要想相處好,也比較簡單。這是我的切身體驗。我想,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這些應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