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駿
我酷愛象棋,往年回老家,我都會邀他下棋。我知道老者棋藝高超,卻不知道究竟有多高,因為一貫的結果是:他想讓我贏,我就能贏,他想讓我輸,我也別無選擇。這次回來,由于人生挫鈍心緒不寧,便沒有打擾他。
怎么,不下棋了?他問我。
我苦笑一下,說,那好,殺幾盤吧。
他從布袋里掏出棋子,隨手布在地上。那里,已經(jīng)用木棍勾畫了一副棋盤。
一開局,我便殺氣騰騰,擺出銳利的進攻姿態(tài),往他的地盤長驅直入。他一如往昔地沉思,列陣,推子,一絲不茍。中局以后,我終于看出,他已將我置于十面埋伏,只是圍而不打,靜等我將棋子一個個送往他的指掌。
第二盤,我將浮躁之氣強行壓下,進攻之勢卻絲毫未減。他仍是防御,謹慎調集各路兵馬,將局勢控制得天衣無縫。我當然再輸一場。
第三盤,也許是天色將晚,我重又焦灼起來,上手即是必殺技,中路直搗黃龍,側翼輔助,眼看車、馬、炮已突破層層防御圈,不料幾個回合之后,再次落入八卦陣中。這次輸?shù)酶鼞K,大本營只剩下光桿老將茫然四顧,只能長嘆一聲推了棋子。
無非是一場游戲而已。一場游戲的失敗,又怎能與人生的失敗相提并論。我苦笑。
老者卻燃起旱煙,明明滅滅之間,跟我閑聊起來。
我有象棋的秘訣,想不想聽?他問我。
當然想,即使從不下棋的人,聽到“秘訣”兩個字,必然也會怦然心動。
其實,想要贏棋,最好的戰(zhàn)術就是“三十二吃”。他淡淡地說。
我當然知道,象棋總共三十二枚棋子,他說的“三十二吃”,難道……
老者說:一般說到下象棋,心念所動,便只想著快快把對方的老帥置于死地,通常的棋譜說起來,也全是教人用什么章法套路,怎樣逼宮等等。其實,你心念一動的剎那,老帥已變成了飛蛾眼里的燭火。
我的心,忽然有所觸動。靜等老者繼續(xù)說下去。
下棋的秘訣就是一一忘了老帥,先從吃對方的卒子開始,給自己一點點耐心,等他只剩下一個老帥,結局自然就被你掌握了。
這就是了。我連敗三局,全是因為一個“躁”字,貪功急進,一錯再錯。
大凡一提到象棋,都認為那是搏殺的戰(zhàn)場,只有撞擊與吞噬,卻難得有人靜心思索,戰(zhàn)勝對手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戰(zhàn)勝自己。所謂拼實力,說到底就是拼耐心。
競爭壓力巨大的生存環(huán)境,正如這瞬息萬變的棋局,是一個消磨意志的殘酷過程,多用一分耐心,對手便消耗一分實力,若你用了十分耐心,勝利者非你莫屬。與高手對局,更需如此。
剖析內心,往常的一再失敗,全是因為潛意識里多了一分僥幸與賭徒心理,把贏的希望,寄托在對手的疏忽大意上,總以為奇兵突進,可一舉成功,殊不知,人生中的奇跡原本少之又少,倒不如靜下心來,學習“三十二吃”,看似拙樸愚笨,其實意境高遠。
大凡形容一個人很有本事,很成功,就會說他有“能耐”。我想,這個詞分解起來,便蘊含了兩層意思。一個人若想成功,第一要具備足夠的“才能”,第二要具備足夠的“耐心”,結合起來就是——能耐。不僅要能耐得住挫折,能耐得住寂寞,你的才能還要耐得住時間考驗。
象棋與人生的道理,竟被一位鄉(xiāng)村老夫看得如此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