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身邊的部屬受到惡意攻訐,我會挺身而出,替他討回公道,而且對他特別照顧。反過來看,一見情勢不妙就刻意和部屬劃清界線,或可暫且避避風頭,卻是目光短淺。到頭來,沒有人再愿意替這種老板效命。
許多人不擇手段,硬要把特納從市政府的位子上拉下來。面對連串的指控,我們也一項項調查是否確有其事;而我知道他表現(xiàn)優(yōu)秀,不能就這么棄之不顧。假設我這時換掉特納,找人頂他的位子,后果不難想見——這位繼任者只會明哲保身,惟恐步其后塵。事情后來卡在一樁來自別州的檢舉,指控特納向朋友租了一個房間,這位朋友正好就是他的副手。似乎算是技術犯規(guī),而這條法規(guī)的精神在于防止老板利用職權施壓來占部屬的便宜,但他支付的租金合乎市場行情,所以就我看來,連犯規(guī)都談不上。但利益沖突委員會還是判決罰款6500美金,特納也乖乖交錢,接著還被那些真正圖謀不軌的人批判了一番。
我衡量眼前的情況。我起訴的政府官員都是真正的犯規(guī)者——盜用公款、圖利廠商、濫用職權、作威作福的家伙。大家都知道我痛恨貪污。但明明是個好人卻受到污蔑,我也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當然,若哪個家伙故意逃稅或向屬下勒索紅包,無論他多么忠心耿耿,才華橫溢,表現(xiàn)多么耀眼,我一樣叫他卷鋪蓋走人。
這件案子很單純。特納需要一個住處,于是以合理的價格向朋友租了一間套房,若非涉及了一條防止濫用職權的法規(guī),整件事都是天經地義。領導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隨著媒體或對手的拍子起舞。我認為特納沒有犯錯。我不打算私下安撫,叫他忍下這口氣。我召開記者會,一一指陳某些法規(guī)本質上的荒謬。一方面是鼓舞特納,更讓那些巴望我開除他的家伙無法得逞。
公然捍衛(wèi)遭受毀謗的部屬,可以達到兩個目標。首先,是讓你的屬下和你希望召募的人吃下定心丸——老板不會出賣你,不會一看苗頭不對拔腿就跑。第二,讓外界知道你對于被毀謗的部下只會更加呵護,也讓別有用心的人死了心。
其實我很早就培養(yǎng)了這種觀念。20世紀70年代我從司法部退職,隨著老板哈羅德?泰勒一起進入派伯律師事務所。開頭接到的案件當中,委托我們的客戶是著名的財經雜志Barrons,有個投資人控告雜志的知名專欄作家艾倫?埃爾布森和編輯羅伯特?布萊伯格。原告羅伯特?內梅羅夫博士指控艾倫在文章中透露不利于公司的消息,趁著文章刊出后股價下跌讓空頭大撈一筆。
艾倫成了過街老鼠。他喜歡指出企業(yè)的缺失,戳穿市場分析師刻意編織的美夢。他聰明過人,有話直說。案子正好在我剛進事務所的時候遞出去。布萊伯格火冒三丈,他不但想打贏這場官司,更要還雜志一個清白。但事務所的主攻方向不在這類型案子,幾位合伙老板商量的結果,認為由我接手最合適;與此同時,雜志的后臺老板道瓊斯公司有和原告和解的打算,考慮把案子轉給一位業(yè)界知名的律師。
我先調閱卷宗,和兩名被告面談。我根據(jù)文章中涉及的公司,比對刊登之后股票的成交錄,初步的結論是認為埃爾布森無罪。我們有很強的證據(jù)足以反駁對方的指控,因為和成交紀錄不符??疹^跟著文章賣空之后,虧錢的次數(shù)反而比較多;當然,其中確實有幾次文章刊出之后,空頭馬上獲利,但知道內幕的并不只被告一個,市場空頭有其他的消息來源。
被指派處理這件大案子,我十分興奮。我告訴布萊伯格,我非常榮幸能夠為他們兩位辯護。我約他們再度碰面,說出自己的構想,他們似乎也挺滿意。當時因為還在忙其他的案子,我請了一位助理勒妮。她頭腦靈光,反應奇快,我和她一起討論Barrons的案子,看來情況頗為樂觀,或許真如客戶所要求的,我們將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下一場會議地點改在客戶的辦公室,就我方提出的答辯狀進行檢閱。布萊伯格先提出一點意見,接著對我暗示有些話想私下談。我們走到外面。“我不要小女孩來幫我打官司,”他說,“我的意思你知道,她才剛從法學院畢業(yè),像個小女孩。我要你們派兩三個資深助理?!?/p>
布萊伯格身材魁梧,姿態(tài)咄咄逼人——我其實不想得罪這種客戶。但我告訴他:“聽著,她是我挑選的。我們兩人合作。假使她退出,我也退出?!彼D了一下,接著說:“其實我也不見得要你?!?/p>
我回去收拾文件,跟勒妮說會議到此為止。我心里雖然震驚,但表面上不動聲色。勒妮還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就跟她走出會議室。埃爾布森看情況不對,馬上說:“別走!別走!”他抓著布萊伯格躲到角落上竊竊私語,然后回頭跟我說:“好吧,先留下來把今天的事情弄完,待會兒一起吃晚飯,讓我們多了解你們一下?!迸氵@兩人吃晚餐沒那么容易,耗到11點才結束,他們對勒妮欣賞有加。
官司的結果大獲全勝。雜志社恢復清譽不說,由于濫行訴訟以及企圖利用法院逼迫雜志封口,原告和他的律師還必須負擔賠償金。本案也是針對惡意的訴訟施以制裁的起源。布萊伯格和勒妮也成了好朋友,勒妮后來甚至到雜志社擔任法律咨詢工作,指導他們如何避免扯上毀謗的官司。我在重要關頭對她的支持,不僅鞏固了我們的友誼,也讓客戶知道我以誠待人。我沒有看到情勢不妙就背叛自己的助理,自然不會背叛我的客戶。
挺身捍衛(wèi)屬下是理所當然,但若這個人真的犯了錯,那又另當別論。問題是這兩者間分野并不十分明確。我的原則,是讓員工有機會澄清。如果證明是他的錯,自然會得到報應。如果你見他受人指控就棄之不顧,等到之后發(fā)覺他是無辜的,你永遠也洗刷不掉背叛的罪名。除了這位員工之外,其他人也不再信任你。
就算是我的屬下犯錯——只要不犯法——我也會出面袒護;我可能會私底下申斥一番,但絕不會讓他在眾人面前出洋相。
克里斯?林恩為人精明干練,曾在我手下?lián)纬鲎廛嚭妥庥枚Y車管理局的局長。紐約市的出租車早已惡名昭彰,敲竹杠似乎成了傳統(tǒng)行規(guī)。林恩定出所謂的“自律公約”,貼在每輛出租車上,列出乘客應享有的基本服務——車子干凈、座位清潔、司機不吸煙、空調順暢、熟悉市內道路,等等;規(guī)定駕駛座后方張貼市區(qū)地圖,鼓勵外籍司機上英語會話課程;他定出往來機楊的固定收費標準,避免司機故意繞遠路。這家伙創(chuàng)意無窮,每個點子都顧及司機和乘客的利益。
雖然在職表現(xiàn)優(yōu)秀,媒體還是抓住他的小辮子。他過去當律師的時候,曾經替一些身份特殊的被告——毒販之流的不良分子——出庭辯護。媒體強調他替這些被告辯護一向不遺余力。雖然這跟他當局長沒什么關系,記者硬是緊咬不放。
記者偶爾還弄些花邊新聞在他身上大作文章,例如他在揚基體育館附近和一個私人停車場的收費員吵架的事。記者寫得越多,我越支持他。官員我自己會選擇,不用報社記者插嘴。
有幾位幕僚勸我不要這么袒護他,最好把他炒魷魚,免得授人以柄?;蛟S他們說得沒錯。但我決定不能就這么棄他于不顧。我可能私下責罵他,請他自我約束,但絕不會去羞辱他。他在我旗下一直擔任要職。
一位領導人自己接受和付出忠誠,還成不了氣候;你必須將忠誠的觀念灌輸?shù)匠蓡T身上,建立一種組織文化。
一個大型組織必定會起內訌。某些人表現(xiàn)特別出色,自然會讓其他人眼紅。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也算好事一樁。競爭之下,強者出頭。不過當對手開始放冷箭的時候,領導人必須出面,強調團體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一個人對團體的忠誠度,此時就受到考驗。
為了袒護一個人而面對輿論批評,其實是有代價的。冷言冷語終將淡化,你贏得的忠誠卻恒久不變。
(李覺摘自《領導:紐約市長朱利安尼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