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拿世界冠軍,思想、心理、意志、體力、技術(shù)、運氣六者缺一不可,小比賽你可能這兒缺一點,那兒缺一點,但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賽中勝出,缺哪一樣都不可能打出來。
王勵勤贏了!在他的家鄉(xiāng),在壓力如此巨大的第49屆世乒賽上,他反敗為勝,贏了。這是11分改制后中國隊取得的第一個世錦賽男單世界冠軍,作為他的主管教練,我自然是非常高興。
一直以來,媒體只要采訪我,都離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王勵勤的所謂心理問題。在他們看來,技術(shù)公認第一的王勵勤在大賽上打不出來,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理素質(zhì)比較差。然而,4年來,作為他的主管教練,我眼中的王勵勤并非如此……
心理有問題打不到這么高水平
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我還在女隊當(dāng)教練,在一次全隊出國比賽的途中,我曾與王勵勤聊過一次天。
由于在1999年世乒賽上表現(xiàn)不盡人意,這一年多來他始終是輿論的焦點,外界對他的看法主要有兩點,一個是人笨,再一個就是所謂的心理問題,為此主管他的李曉東教練曾為他制訂了70多條的作業(yè)。當(dāng)時我腦子當(dāng)中就有一個疑問:像他已經(jīng)這么高水平的運動員,不應(yīng)該到這個份上吧?
因為都是上海人,我又是上海隊的教練,那次王勵勤跟我聊得比較開,說了很多他對乒乓球的理解,我聽了馬上感覺到,他并不像外界說的那樣,只是不善于表達而已。
10月,隊里教練調(diào)整 我被調(diào)到男隊,李曉東調(diào)到女隊。當(dāng)時乒乓球隊總教練兼男隊主教練的蔡振華征詢王勵勤意見時,他說希望我能來帶他。他可能主要考慮到都是上海人,容易溝通吧。
從最初接管他,我就不認為他存在什么心理癥結(jié)。原因除了那次談話,還有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王勵勤很早就是世界排名第一,2000年奧運會又拿了雙打金牌,一個有著如此嚴重心理問題的運動員是根本不可能達到這么高水平的。我自己多年打球的經(jīng)歷也告訴我,要想拿世界冠軍,思想、心理、意志、體力、技術(shù),運氣六者缺一不可,小比賽你可能這兒缺一點那兒缺一點,但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賽中勝出,缺哪一樣都不可能打出來。再有,心理問題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很多因素相關(guān)聯(lián),怎么能單一地拿心理因素來評判一場比賽呢?
基于這樣的認識,有一段時間我總是對王勵勤講,不要理睬別人說什么,憑什么人家說你沒自信,你就真的沒有自信了嗎?老實說媒體一再地拿這件事做文章,確實影響了王勵勤的發(fā)揮,本來他可以打得更好,因為特別在意教練、媒體的說法,想得太多,導(dǎo)致比賽打不好。
大概有兩年時間,他的訓(xùn)練日記只寫技術(shù),今天發(fā)球怎么樣,接發(fā)球怎么樣?一直回避自己所有的心理活動,事實上,到他這種高水平,技術(shù)已經(jīng)不是關(guān)鍵,左右比賽更多的是思想、意志、心理等“軟”因素:我跟他講:“你哪樣技術(shù)不會?你根本不用再討論任何技術(shù),你要寫上你的想法,關(guān)鍵球時你的心態(tài)的變化?!?/p>
雖然一直跟他這樣講,但直到2003年,他才有大的改變。從這個角度說,他是輿論的受害者。在此我也懇請媒體的朋友們在報道比賽時應(yīng)該更客觀,不應(yīng)輕易地給運動員戴上大帽子,畢竟眾口鑠金。反過來,王勵勤能走出這片陰影,更證明了他心理的堅強。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我接手王勵勤時,他正處于心理極度不平衡的狀態(tài),如何解決他的不平衡,才是我面對的首要問題。
如同他的名字,王勵勤真的是非常勤奮。他是全隊訓(xùn)練最刻苦的,訓(xùn)練結(jié)束后,他經(jīng)常補課加練,其他的如身體訓(xùn)練等,他也是最認真的一個。他相信天道酬勤。然而,1999年的世乒賽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在進前16時,他0比3輸給同他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的埃洛瓦,爆出那屆世乒賽最大的冷門。比賽一結(jié)束,他的人就不見了,后來李曉東在場館附近找到他,他正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發(fā)愣。他想不通。為什么自己付出這么多,結(jié)果卻是這樣,老天不公平!
我理解他的這種心態(tài)。其實普通人也一樣,都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來構(gòu)架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平衡一旦被打破,那滋味也是很難受的,也會怨,也很容易產(chǎn)生不公平感。
那么王勵勤的這種失衡是不是完全客觀的呢,通過我的觀察,我感覺不是。我跟他講,你所謂的付出看起來確實是很多,但你只看到了自己,沒看到別人。不錯,劉國粱、馬林的訓(xùn)練時間是比你少得多,但你看看他們的訓(xùn)練日記,他們想球的時間比你多,用腦比你多,這同樣也是一種付出。而且,希望如此,結(jié)果未必如此,付出與成功之間并不是一條直線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等號事實上,很多事情并不是以你的個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這是人生的道理。
話是這么說,最關(guān)鍵的還是讓他找到平衡。奧運會歸來,轉(zhuǎn)過年來就是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46屆世乒賽。在正定封閉集訓(xùn)期間,我決定一次課都不讓他加練。我說你不是不平衡嗎?不是覺得自己練得多嗎?你練得多你沒拿到,那你這次別多練了,咱們看看行不行?
實際上,如果他能認認真真把教練布置的任務(wù)在訓(xùn)練課上完成,那訓(xùn)練量和時間已經(jīng)足夠了。加練的時間,我主要是跟他探討一些技戰(zhàn)術(shù),對比賽局面的控制或比賽中的感覺,甚至脫離開乒乓球去跟他講一些事情,包括人生觀,對事物多方位的看法。
在大阪,王勵勤混雙第1輪就輸了,團體打得也不是很好,半決賽,決賽隊里沒再讓他上,他有點苦悶。那幾天我們在一起看比賽。吃飯也在一起。我沒有跟他直接聊比賽,更多地是聊一件事應(yīng)該怎么樣去干。從我一開始帶他,我就希望能給他營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發(fā)掘他自身的潛能,不希望把他當(dāng)小孩子一樣,一味灌輸?shù)降住?/p>
男單決賽,王勵勤贏了,而且是在0比2落后的情況下贏的。這更證明王勵勤所謂的心理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誰都知道,他太需要這個冠軍了。
贏球后的王勵勤臉捂毛巾,哭了?;氐椒块g,他對我說:“謝謝?!蔽衣牭贸瞿鞘前l(fā)自內(nèi)心的。我自己同樣發(fā)自內(nèi)心對他的前任主管教練李曉東說:“你帶的好,我運氣好。”因為到那時為止,我?guī)贿^短短半年時間,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是不可能對他的技術(shù)帶來什么提高的,我?guī)Ыo他的,應(yīng)該是一些觀念。
他有那么一點天性固執(zhí)
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鹿J技術(shù)最好的王勵勤大賽時技術(shù)總是發(fā)揮不出來呢?我的結(jié)論,絕不是心理,而是他對這項運動的認識和理解不夠。
要王勵勤改變一些東西是很難的。他很固執(zhí)。固執(zhí)到什么程度呢?他和閆森是多年的雙打搭檔,老哥們了,可他們經(jīng)常吵架。閆森也是我主管的隊員,有一次閆森跟我“訴苦”,說只要王勵勤認定的東西,都沒法跟他爭。有一回說到車,王勵勤說這車好,你應(yīng)該怎么怎么樣,閆森又氣又笑,說你怎么知道我應(yīng)該怎么怎么樣?!
在球上面他同樣如此。比如打某個對手,教練認為應(yīng)該用某一技戰(zhàn)術(shù),他也認為應(yīng)該這樣,就會很堅決地貫徹,這很好,可怕的是即使對方出現(xiàn)了變化,不應(yīng)該再用這種技戰(zhàn)術(shù)了,他還是要這樣打下去。
舉個例子。有句話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王勵勤正手殺傷力大,進攻能力強,有一段時間他就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想盡一切辦法進攻,不管攻到攻不到。雅典奧運會半決賽他對王皓那場球就很明顯。我跟他講,打球的最高境界是合理,該攻的時候攻,該守的時候守,該相持的時候相持,這才是合理。21分改成11分,難就難在它的偶然性增大了,對技戰(zhàn)術(shù)運用的合理性要求也就更強,21分制允許失誤,允許你三五個球不合理,但11分制下,你3個球出去,那就意味著這一局的三分之一就沒了。
話說了,王勵勤聽不聽?有時聽,有時不聽,有時還跟我爭執(zhí):
從2002年世界杯開始,有大約兩年時間,王勵勤對波爾很難打,主要呈接發(fā)球不好,或者直接吃,或是接得不好,給對方造成進攻機會。我跟他說,你既然看不清球,那就不要接得太兇,否則失誤太多。他說我就是要接得兇,讓他不能進攻反正我要給他拉上我也是死。我說第一步你要先把球接過去,這樣你才有繼續(xù)往下走的機會,你讓他拉,拉過來你還有防守的機會,還有反攻的機會,何況他還不一定能拉得上呢!即使要死也要把球接過去才死,不能第一板自己先死了。
2004年世界杯,他又對波爾,第一局按我布置的戰(zhàn)術(shù)去打,贏了,下來他突然說,這么接發(fā)球太穩(wěn),兇一點接我都不會了。我說你不是都贏了嗎?他不吭聲,上去就變了,又回到老路上來,連輸2局。第3局時我有點生氣了,罵他:你什么腦子?。∶髅鲬?zhàn)術(shù)運用得很好,還非得自找麻煩??伤€是不聽,上去后更兇了。又丟一局。我是這樣的人,老說你不聽,我就不會再說,讓你自己去嘗嘗滋味,事實是最好的老師。果然,連輸3局,王勵勤回過脖來了,最后以4比3拿下比賽。這是他兩年來第一次戰(zhàn)勝波爾。
與帶別的隊員相比,我對王勵勤稍有點特殊,我鼓勵他與我爭執(zhí),因為他是一個很乖、很聽話的運動員,我不希望我說什么他就聽什么,我希望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能跟我爭,我認為這是他進步的表現(xiàn)。我跟他說,你哪天把我說服了你才是真的厲害了。
對他的固執(zhí),我也并不覺得這有多么不好,因為沒有自己想法的運動員肯定不是好運動員。而且王勵勤有一點非常好,一旦他真的想通了,他會非常地堅決,用老蔡(振華)的話說就是“膽子比誰都大比誰都能豁得出去。”這是成大器者很寶貴的品質(zhì)。
解開這家伙的完美情結(jié)
王勵勤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買衣服,他會挑了又挑,而且假如第一次是在這個店里買的,下次他還會到這個店里買,哪怕離他更近的地方賣的是一模一樣的同品牌衣服。這次上海世乒賽前,我、閆森和他去理發(fā) 他帶我們?nèi)ジ刍輳V場地下一層的美發(fā)店,可能以前他就來過這里,感覺不錯,可那天等著理發(fā)的人太多了,我和閆森提出換個地方 可他堅持要在這里理,后來還是理發(fā)師傅認出了我們,安排我們先理,才不致于耗太多的時間。
他的完美主義同樣帶到了乒乓球上,他對拍子非常講究,把全隊的拍子擺出來,那個最漂亮,最整潔的一定是他的??琢钶x對球拍也講究,可兩人的講究還不太一樣,孔令輝的標(biāo)準(zhǔn)是海綿、膠皮、球板給他的手感外觀上他倒并不是很在意,而王勵勤講究的是感覺,第一眼看上去的印象,所以球拍供應(yīng)商都知道,給王勵勤的拍子不一定是內(nèi)在質(zhì)量最好的,但一定要干凈漂亮,否則他會找各種理由把拍子給退回去。
對比賽,王勵勤眼中的完美是這樣的:不光要贏球,還要贏得漂亮,不光要贏得漂亮,還要讓自己打得舒服??纯?,他給自己設(shè)立的是何等的一個難度!在這方面,我們也有爭執(zhí)。我打球的理念,首先以對手不舒服為第一,然后才是自己打得痛快;即使自己不痛快,但只要對手比我更不痛快,那也行了。因為說到底,作為職業(yè)球員,贏球才是硬道理,一場漂亮的失敗怎么說也比不過一場難看的勝利帶給職業(yè)球員的價值。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完美情結(jié),導(dǎo)致了王勵勤在訓(xùn)練時一味追求高質(zhì)量的球,有時到了自己難為自己的地步比賽時又只管打自己的,不考慮對方,技戰(zhàn)術(shù)運用的不合理,給對手好多反敗為勝的機會。比如明明他已經(jīng)控制住局面,占優(yōu)很多了,但為了自己打得痛快——不是自己正手力量大嗎?得把力量體現(xiàn)出來呀——一發(fā)力,失誤了,給對方緩一緩的機會,等對方一打上來,他這時心態(tài)起變化了,反而開始打得束手束腳,一些比賽就是這樣輸?shù)舻?。這也是引發(fā)人們認為他笨,甚至說他不會用腦打球的原因之一。
世乒賽前在廈門封閉集訓(xùn)時,隊內(nèi)比賽他總輸王皓,犯的是老毛病,一味進攻。我說你連給人家犯錯誤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那就是你自己在犯錯誤。你把殺傷力減下來,給人家機會的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不要把問題都攬在自己這里。
讓我高興的是,世乒賽決賽他明顯有進步。在對馬林1比2大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他主動改變戰(zhàn)術(shù),不再一味進攻,改拉高球,全部不發(fā)力,減少了自己的主動失誤。比賽結(jié)束他跟我講:“第二局輸?shù)艉?,我也察覺到馬林是在揀我的漏?!彼郧翱墒菑膩聿辉趫錾嫌^察對手的想法的。正是由于他指導(dǎo)思想的改變,第三局開始,馬林的心態(tài)才發(fā)生了變化,這回是輪到王勵勤來揀馬林的漏了。勝利的天平就是在那一刻,開始慢慢地向王勵勤傾斜。
賽后王勵勤還講了一句話,讓我很高興。他說:“我現(xiàn)在才明白,在爭得要命的時候,平時練的有些東西是沒用的?!边@說明,他已經(jīng)從實踐中感受到自己以前的那種完美心態(tài),那種每個球都要控制得隨心所愿是一個過于美麗的夢想,而現(xiàn)實畢竟不是夢。我但愿他這次悟得徹底,從此登上一個新境界。
就是要亮出所有的壓力
巴黎世錦賽我們丟了男單金牌,雅典奧運會我們?nèi)耘f沒能拿回這塊分量最重的男單金牌,可以想見,上海世乒賽,我們就是沖著男單金牌去的。奪牌的任務(wù),很明顯,就倆人,一個王勵勤,一個馬林。這也是在賽前備戰(zhàn)口號中點明了的。
相比馬林,王勵勤多背負了一重壓力:他是上海人,要在家門口打。上海方面對這次世乒賽的投入很大,也非常希望他來拿這塊牌。這些,不用別人說,王勵勤都門兒清。以往這種情況,我想的是如何幫他減輕壓力,排除思想負擔(dān),但這一次,我早就想好,我不會這么做了,我要一直給他加壓。
為何如此,還得舉雅典奧運會的例子。在奧運村,我和王勵勤住同一個房間。半決賽他對王皓前的那天,我都不敢回房間。我怕那么多領(lǐng)導(dǎo)來來回回地找我,會加重他本來就很大的壓力。直到凌晨兩點多,我才回房,那時他已經(jīng)睡了,但看樣子并沒睡著。回想起來,雅典奧運會我犯的惟一錯誤就是太擔(dān)心刺激王勵勤了,太呵護他了。事實如何呢,很多事情你不說穿,運動員其實全都知道,全都想到了,你不說,他也不說,他就一個人在那里扛著,扛不住的結(jié)果,就是輸球。那我這次索性就全說穿,讓壓力全都明朗化,看看如何?
人都有痛處,最怕就是揭短。對王勵勤來說,最大的痛處就是雅典奧運會。對王皓,他一直贏了一年多?。∮谑窃谒媲?,我就經(jīng)常提奧運會的事。我說,奧運會后你的壓力是跑不了的,事實明擺著,你贏了王皓你就是英雄,你輸了,那你王勵勤就什么都不行,體育比賽就是這樣,勝者王侯敗者寇。但你有一點不要怕,你最大的都輸了,還怕什么?
隊里也制定了很多的加壓措施,比如不讓隊員自己粘拍子,由教練胡亂給他們粘;比如先進行大運動量的身體訓(xùn)練,在很疲勞的情況下才開始比賽,總之,怎么別扭怎么來,他對我說這樣折騰不好,球沒法打了。我說奧運會前不是沒這么折騰你們嗎?你們不也都輸了,這么折騰一下,也許會贏回來。一提奧運會,他馬上不說話。
越臨近比賽時,無形的壓力就會出來,加上練得比較累,人容易煩躁。后來他就找一些客觀理由為自己的狀態(tài)不好開脫,其中一條就是我們老給他壓力。我還是說奧運會,我說奧運會時我給你這樣的壓力了嗎?我所做的都是奧運會時我沒做到的,因為你輸了球,我才總結(jié)出來的。他就又不吭聲了。
世乒賽決賽那天,上年半決賽打完后,1點多,我在酒店走廊里碰到他,我說你怎么安排的?他說吃過飯了,要睡一會兒。晚上6點多,我的手機響了,一看是他的電話。說想找我聊聊。到他房間,我問他:“你感覺怎么樣?”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第一句話就說:“我想結(jié)果太多了?!痹谖?guī)倪@4年中,這樣的開門見山是從未有過的。我很高興,這說明前面做的工作起作用了。
他告訴我,從1點多到6點,他雖然躺在床上,卻壓根沒睡著,一會兒想贏了怎么樣,一會兒想輸了怎么樣,從頭到尾是迷迷糊糊的。這時我就開始給他減壓了,但還不是直接的,我說你想想馬林,他想的絕對不會比你少。他還從來沒拿過男單冠軍,這個金牌他太渴望了。而你已經(jīng)拿過一次了,有與沒有是下一樣的。
在到他房間之前,我其實是在大堂里接受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采訪,這個節(jié)目將在6點進行直播。在去他房間的路上,我開始還想不告訴他這件事,但到了房間,我決定告訴他。我說記者一共問了我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雙方各自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二個是評價一下他們從開始到?jīng)Q賽期間的表現(xiàn)。你知道我如何說,他看著我,等著我往下說。我說他們倆共同要解決的就是要擺好心態(tài)。對馬林來說,一是要擺脫第45屆世乒賽他對劉國粱在占盡優(yōu)勢的情況下被對手翻盤的陰影當(dāng)然,擺脫這個陰影很難;二是對這塊金牌不能太渴望奪冠軍有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對王勵勤來說,主要放正心態(tài)去拼,因為這不是21分制,也不是在大阪,但有利的是他拿過。我又跟他講。你拿了怎么樣,無非是上海人的英雄,名啊利啊,這些都會有,輸了呢?也無非是老調(diào)重彈,你王勵勤沒扛住壓力等等,還能怎么樣?
我談了有一個小時。我都說了出來,教訓(xùn)告訴我,沒必要藏著掖著,你想得多,身在其中的運動員想得比你還多。事實證明,這一次,我做對了。
還缺少一點霸氣
可能是從小家庭教育的結(jié)果,王勵勤的氣質(zhì)偏弱一點,很聽話,不調(diào)皮,是個好孩子,在做人方面這很好,但要成為一代球星,這是不夠的。或者說,做人與做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標(biāo)準(zhǔn)有時是相左的,做人要老實,打球可不能老實。我希望他能多一些霸氣,一些王者之氣。
霸氣的培養(yǎng)是滲透在球場上下各個方面的。他用錢謹慎,我有一段甚至鼓勵他大手大腳,總是那么細密,該豁出去時往往就缺了一種勇氣和豪情;以前王勵勤見了女孩子特別靦腆,話都不敢說,我鼓勵他多跟女孩接觸,要勇于展現(xiàn)自我;我還讓他當(dāng)“孩子王”,帶小隊員玩,培養(yǎng)他的觀察,組織和領(lǐng)導(dǎo)的能力;隊內(nèi)比賽時,我說你別總是繃著勁,用玩的心態(tài)打一打,甚至可以玩輸,讓心理多一重體驗……
就是爭執(zhí),我也注意給他自信。我說我為什么比你看得清楚一些?不是你不明白,更不是你笨,因為我是旁觀者,你是當(dāng)局者,就算你在場上看到了,還有個敢與不敢的問題。也許換了我施之皓,在場上也是這個樣子,沒什么不同。
上海世乒賽的男單冠軍是王勵勤的第二塊男單金牌,但這一塊與大阪那枚有著質(zhì)的不同,11分制徹底顛覆了乒乓王國,在比賽更難、取勝更難的情況下,王勵勤能頂住壓力打出來,說明他確實成熟了。
出籠破繭,一飛沖天。我希望王勵勤能繼續(xù)學(xué)習(xí),開闊視野,開闊思路,以上海世乒賽為新的起點,更加自信地邁向2008年奧運會。
責(zé)編/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