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服是什么
家居服(homedress)當然與“家”連在一起,家,是個溫馨的地方,是個隨意的地方,自由自在的地方,不過電腦時代的家,不再僅僅是睡覺休息、燒火做飯,以及生兒育女的地方。現(xiàn)代的家這個地方, 可以工作,可以會友,可以展示藝術,可以開Party……可以辦各種有個性的社交活動。
于是,家居服不再是臥室的睡衣,不再是浴室的浴袍,不再是廚房的圍裙,不再是掃除的罩衫,也不再是帶孩子的衣褲了。
家居服,成了在電腦前寫作時的碎花布寬松衣褲,成了接待閨中密友,端上一壺新煮的咖啡或幾盞剛沏的功夫茶時的暖暖棉衫;成了舉辦個人收藏,站在一墻畫作或滿柜手工藝品前的雅致長裙;也成了周末邀上好友幾個,盤膝而坐時的吊帶絲裙……
家居服,肯定不是朝九晚五一族的西服套裝,也肯定不是商務會談時的毛料裙裾,肯定不是在大商場購物時的休閑裝,也肯定不是參加晚會時胸前綴滿閃光亮片的裸肩長裙。穿著家居服工作,很寬松,穿著家居服會友,很隨意,穿著家居服開個人Party, 很自在, 穿著家居服辦個人展示, 很自我。
家居服,實在是新的生活方式下一類新的服飾。它其實已隨著“家居”內(nèi)涵的改變而變成了新一種工作服和活動服。Homedress,以它特有的舒適感、自由感和美麗可愛被新生代女士們喜愛起來。
SOHO族的流行款
SOHO族(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是隨著電腦時代,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而出現(xiàn)的一類新人。電腦的出現(xiàn) , 一方面加快了社會節(jié)奏和生活節(jié)奏,社會價值的創(chuàng)造必須跟上電腦速度。于是有了“快餐文化”,一切都加快了腳步,時間似乎總是不夠用。然而另一方面,電腦畢竟解放了勞動力,使很多工作可以節(jié)省時間, 促使了“休閑文化”的誕生,工作節(jié)奏和生活節(jié)奏可以在時間的自由支配下舒緩下來。SOHO人就是享受電腦便利帶來的舒級節(jié)奏的一族。
SOHO在家辦公, 其中相當多數(shù)是女性, 她們是新獨立時代的一個象征。
SOHO人離不開電腦操作,他們的職業(yè)主要有5種:
自由撰稿人——為各種報刊寫文為生;
平面設計人——為廣告或報刊做美術或電腦動畫設計;
網(wǎng)頁設計人——為需要網(wǎng)頁的人做程序設計;
工藝制品設計人——如服裝設計師、珠寶設計師、陶藝師;
注冊會計師——為各類公司做會計總管。
SOHO人最大的感受是獨立、自由、從容、自信。他們往往責任重大但不必承受辦公室一族的工作壓力。因為他們以自己獨立的工作和特有的專長自如地擔當起責任。他們常常面對社會各類人士, 但不必忍受辦公室、白領的人際關系應對, 因為他們以自己獨立的身份與社會交往。因此, SOHO人的生活方式是自主自由的。
SOHO族起源于美國8O年代中后期,到8O年代末已風靡世界各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僅德國就有36O多萬人以SOHO方式工作。德國的IBM公司有25%員工在家里為公司工作。在美國現(xiàn)在已有3OOO萬人擁有了家居辦公室。
著名的法國時裝設計師安卡羅在最近的時裝秀上對記者說:“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女人們到底要什么?在我做了3O年服裝設計后明白了,她們要的是自由。因而我的設計告訴人們的是:不要做服裝的奴隸?!边@位設計師同時道出了“女人們生活是為了自由”和“穿衣服是為了舒適”這兩個道理。而用這兩個道理形容SOHO族就再準確不過的。她們的流行款式就是不同季節(jié)、不同心情下的Homedress。
這些綴著蕾絲、鑲著絳邊有印花圖案的可愛的各式家居服,與她們放松的心情、自由的精神, 以及藝術化的陳設、現(xiàn)代化的工作設備如此協(xié)調(diào)一致。若沒有寬松家居服的那一抹陽光, 常常要趕截稿期的方案和設計怎么能從容完工。這真是一種新的工作服飾!
體閑文化的必備組成
工作時間的減少,周末與假期時間的增加, 使各式娛樂休閑產(chǎn)業(yè)新興起來,與之相應的休閑文化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一種時尚。
休閑生活方式在2O世紀60年代后期隨著西方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而被確認。70年代各種國際勞工組織關于勞動者權益宣言相繼問世,從法律上對閑暇與閑情給予了充分的保障,休閑成了人們的正當權利。一份1970年通過的《消譴憲章》這樣指出:“消譴時間是指個人完成工作和滿足生活要求后,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時間,他為補償當代生活方式的確創(chuàng)造了條件。它通過身體放松、競技、欣賞藝術、科學和大自然。為豐富生活提供了可能,還為人們提供了激發(fā)基本才能的條件。建立于閑暇時間基礎之上的行為情趣, 或者是休息、娛樂或者是學習交往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獲得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與滿足,產(chǎn)生一種美好感。休閑新文化成為現(xiàn)代人選擇的生存方式,是人在閑暇時間里,為不斷滿足自身的多方面需要而處于文化創(chuàng)造、文化欣賞、文化建構(gòu)的一種生命狀態(tài)與行為方式。人們休閑,是為了愉快和健康。
家居服, 正應了休閑文化的需要脫穎而出。它其實已不滿足于僅僅在家里婀娜多姿,在眾多的公共休閑場所也婷婷玉立,為整個休閑文化添加靚麗的一筆。君不見,在現(xiàn)代的泳池邊、夏季的沙灘上,在健身房,保齡球館,在桑拿浴室、美容店……人們在做完運動、做完美容、做完形體調(diào)整后,寬松活潑的家居服送上的是—份大大的輕松和消譴。在這里,Homedresss實際上成了Resort wear ——休閑服。
無論如何,Homedress和Resort wear都是為了人的舒適, 就像休閑是為了人的健康愉快一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認為:“新人是新社會的標志。新社會促進新人的生成。新人即那種為了全面的生存,愿意放棄一切形式占有的人, 那種相信自己并充分體現(xiàn)自己生命和愛的能力,盡可能將貪欲、仇恨和幻想減低到最低程度的人,那種覺悟到自我和他人的充分發(fā)展是人生最高目標, 獲得真正的自我認識和精神自由的人。”這里, 不妨再補充一句:新人,也常常是那些喜歡穿Resort wear和Homedress的一類人,因為他們懂得在工作與生活之間、 創(chuàng)造與休閑之間保持最佳張力的一類人。
家居服給單身生活的一份溫情
給自我一種善待
單身生活,自由自在,一切由自己做決斷,不必聽從任何人的絮叨。樣樣事情都得自己來,倒也不嫌瑣碎麻煩。只是常有莫名的孤獨襲來:不知生了病誰來送我去醫(yī)院。于是跑到街上去逛,逛得腳痛,還得獨自走回有點早春涼意的小屋。這畢竟是自己選擇的“港灣”——屬于自己的家。
那套絨質(zhì)的寬松家居服,一買回家就穿上了身。穿慣以后,進家門就要穿,結(jié)束一天工作后,握一杯白水,嚼幾粒立波水晶糖,看看電視新聞,溫暖的絨質(zhì)家居服,給人很居家很自我的感覺。午夜夢回,不用開燈,伸手摸到床邊的家居服,披在身上,夜醒的涼意消散,總是暖暖的馨香。
給交往一種輕松
假日的午后,與合租房的伙伴們閑聊,或陽臺,或客廳。沏一壺清茶,端一碟蜜餞,海闊天空,細述衷腸。聊到高興處,大家一起瘋笑,說到惱人處,相互安慰幾聲。各自都是線條簡單、圖案可愛的薄棉家居服,放松自在得仿佛回到少年時,那才真叫隨身隨體,隨心隨意。
給壓力一種緩釋
壓力總是有的,老板交待的業(yè)務做得不盡人意,獨自經(jīng)營的代理困難重重,不景氣的市場,不講信譽的客商,股市的動蕩,生意的風險——獨自闖蕩天下,接受挑戰(zhàn)必須有堅強的毅力。然而只管堅強遠遠應對不了社會的壓力。做現(xiàn)代白領堅強的同時,重要的在于韌性——堅強與柔軟之間的張力。壓力需要釋放緩釋保持住內(nèi)心的承受力。既需要堅強更需要柔韌。于是那寬松舒適。有著寫意圖案的家居服就讓你脫掉社會行具之后來一個全身心的大放松——轉(zhuǎn)幾圈讓裙式的袖口,裙式的衣擺裙式的褲腿飄起來 ,也讓自己的心情在旋轉(zhuǎn)中隨風飄起來飄起來……停下時, 給自己倒杯水, 摸一摸身上滑爽的家居服, 怎么樣?心情真好!
給心情一種平和
總要有自己的感情歸屬,想念遠在城南或城北的年邁父母,也想念高考后求學分手的高中同桌……新認識的那個年輕畫家,不知他到底在不在乎我……已經(jīng)交往了三年的男友突然要離我而去,那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但畢竟是同辦公室無話不談的女伴……飄渺的思緒,惆帳的心境,失落的情感,怨憂的氣度,想讓它們平靜下來,卻已揮不去,驅(qū)不散。穿上那件鑲滿蕾絲和荷葉邊的家居服,把頭發(fā)盤上頭頂,對鏡笑一笑,看自己的年輕,看自己的漂亮,自己那充滿青春活力的面容……揮揮手,讓懦弱隨風而去。做個決定,打電話告訴父母,秋天的時侯,把自己帶回家陪他們過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