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桂1936年10月生,陜西長安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藝術理論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對外友好協(xié)會理事,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特約編審,中華詩詞學會理事,陜西省暨西安市文史館館員,美國世紀大學特聘藝術家,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藝術短期大學客座教授,京都南畫院研究員,陜西省政協(xié)六七八九屆委員。1953年長安第一中學畢業(yè)后考入西北藝術學院美術科,1956年畢業(yè)留校工作,任團委書記兼美術評論課教學。不久被派往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研修。1961年結(jié)業(yè)返回西安美術學院任教,先后任文學選讀、藝術概論、古典文論、書法、藝術美學等課程的教學和藝術理論碩士研究生導師等工作。期間,先后被評為省文化系統(tǒng)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優(yōu)秀教師,并獲學院教學成果獎多次。曾發(fā)表過散文及藝術評論文章150余篇和詩詞100多首。著作和出版有《文學創(chuàng)作常識》(合作)、《書法十講》、《美術辭林·書法卷》、《藝術美學綱要》、《茹桂書法教學手記》以及藝術散文隨筆集《硯邊絮語》等。其中《書法十講》曾獲1985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書展”優(yōu)秀獎和陜西科技成果獎。被評論界認為“體例新穎、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合理、文筆流暢”,“能大膽抒發(fā)自己的獨特見解”。是“著眼于書法理論基礎建設、面向當代賡續(xù)傳統(tǒng)的填補空白之作”,先后再版五次;謂其論文呈現(xiàn)出“藝術家的激情與學者的嚴謹和冷峻”,堪稱“詩化的評論”。1992年因?qū)λ囆g教育事業(yè)的突出貢獻,受到國務院表彰并享受政府津貼,次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專家”。
| | |
| | |
| | |
|
|
長安這一帝王之都豐富的歷史遺存,漢唐文化的深厚積淀,美術與文學的雙重學業(yè),加上藝術理論與美學修養(yǎng),給他從事書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其書法初從歐、顏入手,繼師二王;進而遍習古代碑帖,選臨篆、隸、行、草諸體,而對張旭、懷素及李北海、黃山谷、米芾、王鐸尤為傾心;后廣泛涉取并著意于對當代中外各種流派與書風的研究,在實踐中綜合、優(yōu)選、融化、吸收,同時為自己立下“法由古受,美自我成”的箴言而逐漸形成個人的風貌。作呂除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人民中國》、《中國書畫》以及美國《世界日報》、《新奧爾良日報》、日本《讀賣新聞》、《四國新聞》、《書道》、《臨池》等國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外,多次參加陜西省歷界書展及國內(nèi)外重大書展。曾獲第十一屆亞運會陜西體育藝術展特別獎、臺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一等獎、二等獎及“華夏藝術國際展”銀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特奧會書畫作品金質(zhì)獎、美國紐約傳記中心“金帆獎”;論文獲98年度亞太華文教學成果獎,99年度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曾先后在日本東京、京都、松本、行田、高松以及美國世紀大學、巴登魯日博物館和新奧爾良等地舉辦個展或聯(lián)展。分別被授予日本京都府城徽,美國巴登魯日市榮譽市長等。鐫刻勒石及楹聯(lián)巨匾有:嶗山摩崖、黃河碑林、福建大覺寺、湖北黃鶴樓、洛陽普救寺、橋山黃帝陵、寶雞炎帝陵、白水蒼圣廟、西岳華山、翠華山、太白山、張良廟、西安大雁塔、鐘樓、環(huán)城西苑、青龍寺、興善寺、八仙庵、仙游寺、香積寺、大佛寺、樓觀臺、五丈塬武侯祠、鳳翔東湖、銅川玉華宮、榆林紅堿淖、臨潼明圣宮以及日本高野山常喜院、香川縣五劍山以及大麻學園等名山勝跡多處。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毛主席紀念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以及法國東方藝術研究所、菲律賓巴維士博物館、日本空海總本山、大平正芳紀念館、京都南畫院、京都大相國寺、美國世紀大學、巴登魯日博物館、美國總統(tǒng)府、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中曾根康弘、森喜朗,以及梅香梅女士、連戰(zhàn)先生等有關單位和個人收藏。出版除50余件單幅作品外,有《白居易〈長恨歌〉》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以及所書自作詩39首《長安好》等行草書帖和長卷刊世。
新聞傳媒和評論稱其為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學者型書家”、“長安書壇一翹楚”,謂其作品能“集古自立、獨標靈彩”,風格雄里藏秀、平中寓奇、驚驕縱橫、瀟灑自然,呈現(xiàn)出“典雅的熱烈”,“胸次卓別,墨韻不凡,總有一種筆墨之外的詣趣和意味”。
其生平及藝術簡歷被收入《中國當代書法家詞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名人大典》、《中國大百科人物傳集》、《中華百年》、《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優(yōu)秀專家人才名典》、《中華英模大典》、《中華驕子》、《東方之子》以及美國紐約傳記中心《世界藝術家名人錄》等。
讀《書法十講》贈茹桂老弟
霍松林
蒼茫一畫辟鴻蒙,偉矣筆參造化功。
岳崎川流心攝象,鵬搏虎躍腕生風。
藝舟賴此傳雙揖,草圣從渠越九宮。
四美新鋪天樣紙,且看墨海舞蛟龍。
贈書法家茹桂
毛琦
方家如林翰墨苑,茹君風韻獨飄然。
鐵畫銀鉤賴腕力,煙霏露結(jié)生毫端。
飛龍鳳舞參妙化,行云流水渾自閑。
嘆我雕蟲意趣少,何若從君學張顛!
題茹桂畫梅
霍松林
詩情奇峭亦汪洋,草勢奔騰更老蒼。
草勢詩情巧融匯,畫梅別顯一家長。
霜欺雪壓更昂揚,老干青枝吐異香。
哲士風神高士骨,中華文化賴弘揚。
(霍松林,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
寄茹桂
閻綱
茹桂念我是鄉(xiāng)黨,酒后臨池發(fā)清狂。
贈我神情驚風雨,云霞聚散墨色光。
向來骨氣居為上,妍美功用人蔑誆。
男兒何不動狼毫,筆掃千軍蕩氣腸。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評論家)
陳香梅
茹桂奇才豈虛傳,古城夜敘雪云天。
墨濃茶溫紅泥印,杜郎詞書勝昨年。